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太黏人,警惕分離焦慮

太黏人,警惕分離焦慮

來源:寶貝周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太黏人,警惕分離焦慮

受訪專家: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孤獨症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委、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主治醫師 李雪

典型案例:到開學季,琳琳媽媽又犯愁了。女兒琳琳8歲,開學上三年級,以前學習成績很好,但上學期快結束時因怕和媽媽分開,突然就不願上學了。琳琳從小就很黏媽媽。那次的問題發生在父母大吵一架之後,當時爸爸生氣地對媽媽吼道:“你走吧,別在這個家裏待了!”琳琳當時聽到了,特別害怕,總怕媽媽會把她扔下。父母的爭吵平息了,但琳琳第二天卻不願上學了,媽媽將她強行送到學校,她也總心不在焉,情緒低落。放學後跟着媽媽寸步不離,總追問:“媽媽,你會離開我嗎?”“媽媽,你會不要我了嗎?”夜裏還總是驚醒,喊着“媽媽別走!”之後開始不願去上學,和媽媽分開就頭痛、噁心,甚至嘔吐。

分離焦慮有六大表現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主治醫師李雪博士指出,琳琳的症狀可能是分離焦慮,這是兒童時期常見的一種情緒障礙,主要表現有:1.孩子與主要照護者分離時(包括時間較長的出差、外出打工,也包括時間較短的上班、上學等)表現得過分悲傷,非常不願離開他們,較小的孩子會有哭鬧、攻擊、發脾氣等行爲;2.有的孩

子則表現出對父母擔心,比如會不會發生交通意外、失蹤、綁架等事情;3.孩子對害怕離開的對象有誇大的抱怨和悲傷情緒,比如反覆打電話問什麼時候回來;4.吃飯、睡覺都要和對方在一起,很多孩子不敢睡覺,生怕睜開眼就看不到爸爸媽媽了;5.有的孩子會做噩夢,夢見找不到父母了,或父母離開自己了;6.部分兒童會在分離時表現出軀體症狀,如噁心、嘔吐、頭痛等。

七八歲高發,1/3會延續至成年

孩子第一次離開熟悉安全的環境和家人時,往往會非常不適應、不情願。李雪表示,但如果上述表現持續超過4周,伴隨軀體症狀,孩子的社會功能受損(比如影響了正常的生活、玩耍、學習等),內心非常痛苦,就可診斷爲分離焦慮了。分離焦慮在兒童中的患病率較高,一般好發於七八歲。文獻報道,美國兒童分離焦慮的患病率在4%左右,多數患兒伴有社交恐懼症、場所恐懼症、學校恐懼症等。其中,1/3的患兒症狀會延續到成年期,影響人際交往、性格養成、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1/3的患兒存在抑鬱情緒;1/10的患兒有強迫症狀。

父母先從自身找根源

分離焦慮的病因有先天和後天兩類。有些孩子出生就表現出膽小內向、對陌生環境迴避的氣質類型,易出現分離焦慮,父母的養育方式和性格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有些父母採取過度控制、關注、保護的方式養育孩子,限制孩子自由,孩子一跑跑跳跳就緊張,給予的空間太小,往往導致分離焦慮;還有些父母自身就焦慮,控制不好情緒,往往會給孩子帶來焦慮體驗。此外,臨牀研究發現,不安全型依戀的孩子容易出現分離焦慮,特別是矛盾型的孩子,爸爸媽媽一回家就哭,伴隨攻擊和責怪的言行,比如看見媽媽回來晚了就打媽媽或者埋怨地說“你怎麼纔回來!”而安全型依戀的孩子看到爸爸媽媽回來會很高興,開心地與他們玩耍。

李雪說,要想改善分離焦慮,首先要從家長處找到解決問題的根源。爸爸媽媽要反省自己有沒有過度關注、控制孩子,或對孩子的情緒滿足和關注不夠。一般來說,兒童的依戀關係在兩歲前建立,如果過早將孩子丟給老人帶,或有效陪伴少,孩子就容易形成不安全型依戀關係。小時候欠缺的只能慢慢彌補,父母要學會更敏銳地體察孩子的情緒情感,給予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其次,正規精神科醫生和心理諮詢師可以進行心理治療。大點的孩子可進行認知治療,告訴他沒有必要這麼擔憂,同時教會他控制情緒。6歲以下的患兒可採取沙盤遊戲、繪畫藝術治療等手段。系統脫敏治療可以有效幫助孩子擺脫焦慮,做法是讓孩子逐步離開照護者,慢慢延長分離時間。

最後要提醒,父母不能因爲孩子的分離焦慮而懲罰他,更不能刻意與孩子分離,否則會破壞既有的親子互信,也會使孩子不安的感覺無法獲得釋放。▲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