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幼兒園教育 > 如何對待寶寶分離焦慮呢?

如何對待寶寶分離焦慮呢?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分離焦慮症是兒童時期較常見的一種情緒障礙,而這種不適應行爲或情緒,依不同年齡,會有不同的行爲反應,例如:越小的孩子,會表現出來緊緊抱着父母不放、害怕、非常愛哭;而較大的孩子,則會有懼怕的表情出現、情緒非常不穩定、又叫又跳的、耍賴、哭躺在底上不起來等等。

如何對待寶寶分離焦慮呢?

  分離焦慮的孩子不少 家長的方法往往治標不治本

孩子一歲七個月,她的分離焦慮來得有點早。從她六個月起,幾乎每個早上都要上演“每日一哭”。不知爲何,媽媽去上班這件事,對於從小到大處事平和、不愛哭鬧的女兒來說,是件多麼值得悲慟欲絕的傷心事。這一年多來,我們累計試過的辦法有:偷偷離開、正面告別讓她接受事實、重複媽媽要上班賺錢給她買這個買那個……

直到孩子快一歲零五個月,婆婆才找到一個辦法,站在門口拍手唱“歡送,歡送,歡送媽媽早點回來”。但新鮮勁一過,孩子看媽媽上班還是哭的時候遠遠多過不哭的時候。雖然哭的時間很短,往往媽媽走到五樓(我們家住六樓)就聽不到哭聲了。問過身邊每個有寶寶的媽媽,結果像女兒對媽媽上班反應這麼強烈的竟只是少數。

孩子不是沒有安全感、道理講不通的孩子,但爲什麼會這樣呢?可能是她對她白天的看護者信賴不夠吧?那有什麼更好的辦法讓孩子開始愉快的一天呢?

  家長對待寶寶分離焦慮的辦法

  1.降低親子依戀強度

因爲孩子將父母作爲自己安全的港灣,所有的事情都依靠父母來完成,所以在父母離開時便會產生這種分離焦慮,因而降低親子依戀程度,是首先要考慮的事情。在生活中要適當地放手,讓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使其感受到成就感,知道自己能獨立完成,自己是可以的。

  2.積極的引導

在孩子入園之前要讓孩子知道幼兒園是個有趣的地方,家長可以不斷地跟寶寶說:老師像媽媽一樣地愛你,老師就像是你的朋友,你有什麼不高興的事,都可以和老師說等等。首先要讓寶寶在心理上不排斥老師,這樣老師纔可以接近寶寶並加以引導。同時放低對老師的排斥心理。有很多小夥伴在一起玩遊戲,老師阿姨還會和大家一起做很多有意義的活動,可以學本領,也可以玩遊戲,使孩子對幼兒園留下一個好印象,並且產生嚮往與期待。

  3.形成新的依戀關係

分離焦慮主要是孩子失去了所依戀的人,出現了不安全感。要讓孩子不產生焦慮,適應父母不在場的環境,就要讓孩子與老師建立新的依戀關係。家長平時要對孩子多誇獎老師的和氣、漂亮;告訴孩子老師會講很多故事,會唱歌,會帶你們做遊戲;在送孩子入園和接孩子回家時,可以刻意的在孩子面前與老師友好的交流,讓孩子覺得老師是爸爸媽媽的好朋友。每天入園的時候,在家裏就應該說好,媽媽送到教室就會去上班,並且實際上也堅持這樣做,不要表現出不捨,否則聰明的寶寶一看到你的不捨,馬上就會以哭來要挾你。

回到家裏,爸媽要問一問寶寶在幼兒園是怎麼玩的,不要帶任何的暗示,就讓寶寶憑自己的理解和表達敘述出來,爸媽再以很誇張和驚訝的表情說:幼兒園這麼好玩,有那麼多小朋友和玩具,還有老師愛你們、和你們做遊戲,媽媽都想上幼兒園了。這樣就可以激發寶寶上幼兒園的興趣。

  4.增強幼兒園的吸引力

家長來接孩子時,不要接了孩子馬上就回家。幼兒園一般允許家長陪幼兒在戶外活動場地的活動器械上玩一會兒,但要注意安全。當孩子玩得高興時,家長要表示應該結束了,並答應他明天再來玩。這樣,幼兒可能會“懷念”在幼兒園玩耍的情景,明天有了到幼兒園更強的動力。

  5.注意孩子生活技能的培養

焦慮的產生有時還因爲孩子的生活能力差,在幼兒園需要自己動手的事情不會做。婷婷的哭鬧就與生活技能的缺乏有關係,尤其是在吃飯和睡覺的時候,自然也就想起媽媽了。所以在孩子入園前,家長應該給予生活技能上的指導,如要求他坐在桌子旁自己吃飯,不能在吃飯時隨意走動等。指導孩子試着在大小便後自己脫、提褲子。自己洗手,自己睡覺,認識自己的物品等等。家長在指導時不要心急,因爲你越着急,孩子就越緊張,越怕上幼兒園。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