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如何讓孩子的興趣成爲理想?

如何讓孩子的興趣成爲理想?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月季花中的星辰,一位剛剛進入高三年級的學生。他的另一個身份果殼網萬有青年,一位對蝸牛頗爲了解的小博物學家。

從三歲開始對蝸牛產生興趣,於是他便開始了蝸牛研究之路,他養過無數只蝸牛,也曾翻閱過大量關於蝸牛的中英文文獻,在這個過程中鍛鍊了非常好的英語讀寫能力。可以說是興趣讓他自發學習植物學、昆蟲學等大學甚至研究生階段所要學習的知識。讓我們好奇的是,他的父母是怎樣培養他的呢?我們聽他自己來講一講。

我是月季花下的星辰,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成長經歷,希望以孩子的角度來講述如何讓興趣成爲理想,能給各位家長有所啓發。

如何讓孩子的興趣成爲理想?

興趣怎樣幫助我成長?

如何讓孩子的興趣成爲理想? 第2張

一興趣帶我回歸自然,體會生命本身的純真與美好。

我出生在魯南地區的一個小城市,經濟不發達,文化底蘊也不夠深厚。家庭條件不是特別好,我出生時家裏也剛剛從農村搬進城市不久。父母家人文化程度也不是特別高——爺爺奶奶只念到小學三年級,爸爸是研究生畢業,媽媽大專畢業。

三歲記事以後,爺爺帶我去小區花園裏,松樹綠化帶的基部捉蝸牛,也是那個時候我對蝸牛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它的曲線和獨一無二的貝殼令我無比興奮。

因此,想要培養孩子們對自然學科方面的興趣,那就一定要給孩子迴歸自然、貼近生活的時間。同樣也是萬有青年養成計劃的入圍者——張樂嘉,也是在父母組織的一次次家庭旅行中培養出了對於自然、水生貝類的興趣。


一興趣指引我自主探索,對生活充滿熱愛。

大約一二年級的時候我開始養蝸牛,摸索了很久才找到蝸牛喜歡吃的植物和打破蝸牛休眠的辦法。到了三年級,我第一次在課堂的即興小演講上向同學們介紹我養蝸牛的經歷。那是一堂語文課,主講內容是動物,語文老師希望大家能講一講自己喜歡的動物。講完之後我特地去網上搜索了一下蝸牛,才發現原來蝸牛的種類是那麼多,而我的瞭解卻又這麼少,意識到自己曾號稱瞭解蝸牛是多麼的自大。雖然日後發現搜索網站的結果也漏洞百出、不夠嚴謹科學,但是對當時的我也是一種激發和鼓舞。

因此,想要培養孩子們的興趣,教育工作者如何正確引導,科普網站如何提供更多更準確的解釋, 搜索網站如何加強對搜索內容可靠性的監管,可能都是未來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一興趣指明瞭我成長的方向。因爲我一直着迷於生物的分類學,所以很早就立志大學一定要學生物,一直在爲這個目標而努力奮鬥。這也使得我比同齡人更知道自己想要得到什麼,在追求什麼。雖然有的時候自己的確比同齡人更個性,但也在大事上更有主見。
一興趣幫助我形成堅強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上初二以後,我在BBS上認識了同樣是蝸牛愛好者的中山大學研究生黃小鵬先生,他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不光向我講解一些在那個年齡段無法理解的事情,還給了我大量的資料,建議我學習一些有關解剖的知識。他曾給我一本書《中國動物志-巴蝸牛科》,起初我對分類一竅不通,於是就自己多問多學,慢慢鑽研。我五年級的時候,也曾因爲讀不懂書裏有關蘭花植物組織培養的知識而去借初中生物的全套書來學習。

因此,想要把興趣發展成理想,不僅需要家長和老師的指導與指引,還需要孩子自己的鑽研。有的時候孩子在課外知識上花太多時間在家長們看來是不務正業,但是如果從孩子自我發展的角度來,這種鑽研更是一次自我思考的過程。我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多麼聰明,即使有再濃厚的興趣,不去腳踏實地的做怎麼能行呢?當我在中考考前訓練體育的時候發現自己立定跳遠只有一米八的時候,我開始瘋狂的練習,堅持了兩個月之後終於跳到兩米四。我之所以強迫自己鍛鍊身體,就是因爲我知道如果今後要學好生物,野外的活動是必不可少的,以後經歷的困難也要比立定跳遠難得多。由此可見,興趣真的能夠幫助你形成堅強的意志,從而潛移默化的影響其它領域。

如何保持興趣長久?

如何讓孩子的興趣成爲理想? 第3張

我很小就喜歡蝸牛,但是在五、六年級時因爲沒有途徑閱讀有關蝸牛的科普著作,我對於飼養蝸牛的技術沒有任何進步,成就感不足,於是對蝸牛的熱愛也冷卻過一段時間。但是現在的小朋友可以通過各種渠道與途徑獲取知識,包括這幾年興起的各種博物組織,都能幫助孩子在有好奇心的時候,能夠接觸到知識,再產生源源不斷的成就感,最終讓興趣成爲自己所熱愛的東西。

當然,興趣的養成除了自己去探索知識,更需要家長的幫助和啓發。我在四到六年級一直被我爺爺口中各種神奇的生物傳說所吸引,在這期間,我讀了很多的閒書,還跟着爺爺學會了繁體字。我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把一本厚厚的繁體字書《花經》(黃嶽淵,黃德鄰等)給讀完,三週把一般的植物園林,綠化之類的圖鑑背下來,這點真的要歸功於我爺爺對我的指導。

所以,家長在孩子探索的過程當中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機會,而不是直接告訴孩子答案。即使直接給出答案會提高獲取知識的效率,但是它不能激發孩子們對於學習的興趣。家長給孩子瘋狂的灌輸知識,並不能很好的讓孩子去理解與感悟。當然我並不反對家長去指引孩子探索,但在這個過程中多讓孩子試一試或許會更有利於培養興趣,使興趣長久。

初三的時候,我收到現在南京大學碩士生導師吳岷教授的PDF,發現裏面全是英文。看不懂專業單詞,我就花時間去記,看不懂語法,我就去讀外研社雙語的《簡.愛》,從中研究英語語法。當時,一天花上個一個小時學習課外的英語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每天晚上都是凌晨一點才睡覺。即使不睡午覺我依然整天精神充沛,我想這就是興趣作爲精神支柱的力量。在這裏我更想強調的是,興趣的維持需要不斷的努力,家長務必要告訴孩子的是,每天說自己有多喜歡,而不去爲自己的興趣花時間,是沒有任何用的。

孩子喜歡蝸牛,該怎麼研究?

如何讓孩子的興趣成爲理想? 第4張

首先,我們需要對蝸牛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可以參考果殼童學館上發過的文章,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常見原生蝸牛和大部分入侵蝸牛。當孩子真的有興趣想要進一步深入學習,那麼就不能僅僅只依靠在自己小區裏的發現,還需要走的更遠,進入山川河流去探索,這些都需要很好的體力才能保證。

我曾經和媽媽一起去浙江天目山,當時沒有攜帶足夠的飲用水和食物,隨身行李過重,還不小心在山裏迷失了方向。山裏的路也不平坦,更可怕的還是山螞蝗。儘管我們都穿了長褲,我還提前準備好了專滴螞蟥的風油精,但母親還是被山螞蟥爬了腿。最後我們依靠兩個小酸蘋果,走了八小時才走出山。還有一次,我在沒有護欄的垂直巖壁上採集蝸牛,一邊採一邊就能聽到落石砸向鐵梯子的聲音。總之,野外探索不是那麼簡單的,我希望我的這些經歷不至於讓孩子望而卻步,而是能夠鼓勵他們意識到困難,再努力直面困難。

如果您的孩子真的能夠徒步在路況不好的山區行走,不進食,不喝水,走上個三、四個小時,那他就基本具備了研究蝸牛,進行野外活動的能力。

那野外活動需要注意什麼呢?首先,野外活動是需要穿上長褲、運動鞋,最好穿上防曬衣,帶一個小包放採集盒、相機之類的必需品,再背上一個揹包,放食物和供給品。如果徒步地較近,可以不背大包。夏天的時候,一些防暑的藥品也是需要的。還可以放一本常見物種識別手冊,或者攜帶手機以方便查閱電子圖鑑。除此之外,還需要一定的生物常識,起碼初中的生物教材需要先看一遍,主要關注分類學的內容。

準備好這些以後,家長就可以帶着孩子,向大自然出發啦!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