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再難也要上?如何正確地爲孩子選擇“興趣班”

再難也要上?如何正確地爲孩子選擇“興趣班”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早教班到底要不要上,一直是各位父母很關心的話題。今天和大家聊聊學齡前期和學齡期家長所關心的興趣班。對於這個話題,大家關心的無非是兩類問題:

1. 應不應該給孩子報興趣班?怎麼樣選擇興趣班?

2. 如果孩子報了興趣班以後去了幾次就不想去了,要不要堅持讓他去?

關於應不應該給孩子報班,許多家長會往往會有這樣的心理,不給孩子報就覺得對不起孩子,或者就焦慮孩子以後比別人落後。這個其實不能一概而論,主要需要從以下4個方面考慮:

一、從孩子的年齡考慮

不同的興趣班其實對孩子在不同能力的發展水平是有一定要求的。雖然這裏有個體差異,但是大概還是有一個適用於大多數孩子的區間值。

比如,讓4歲的孩子去學毛筆字或者去學小提琴,他們手部肌肉力量、小肌肉協調能力可能並不能達到相應的狀態。閒來無事試一下沒有問題,但是如果頻繁強度高的練習,孩子反而會因爲吃力而喪失興趣,對於孩子的發展也並不一定有好處。

那些沒有太多年齡要求的,或者從小開始會更好的興趣班,通常就沒有年齡限制了。比如外語,研究證實早期接觸不同的語言環境對於孩子是有益的。

再難也要上?如何正確地爲孩子選擇“興趣班”

二、從孩子的性格特徵考慮

對於這個問題,有的家長說我們就是有考慮孩子的性格特徵呢,你看我們家孩子就是太愛動了,所以我要讓他去學要安靜坐在那裏的興趣班,畫畫、鋼琴、毛筆字等;有的家長則說,我們孩子就是太擔心怕生了,所以我特地給她報了足球班、表演班。

嚴格來說,這麼考慮也不能算錯,或者說不是不可以這麼幹。但是,問題在於愛動的孩子是否有足夠的其它時間給他釋放,這些“安靜的”興趣班中老師是否會根據孩子個體的情況在教的過程中做出調整,以及學習的過程是否有趣、孩子是否有成就感和滿足感。

如果家長的想法是藉助於外界的壓力(父母的批評懲罰或者老師的嚴厲要求)來抑制孩子的“動”,孩子沒有機會放電,學習過程壓抑、沮喪和痛苦,我想家長是看不到想要的結果的。

同樣,對於一個社交退縮很明顯的孩子,如果她很害怕和別人說話,很害怕小夥伴之間的肢體碰觸,足球隊中的碰撞和追趕,或者表演中要進行的當衆說話跳舞唱歌會讓孩子非常焦慮。家長很快會發現孩子會哭鬧着不願意去,甚至有孩子會出門就嘔吐。

我們曾經在社交退縮的講座中提過,沒有緩衝地帶直接把孩子丟到她非常緊張害怕的區域,其實對於孩子的社交退縮的改進反而會起反作用。相反,如果家長用腳手架理論,使用最近發展區的原則,總是給孩子情感理解和支持,適時適度去鼓勵和引導,孩子纔會逐漸改變。

三、從孩子的興趣考慮

經濟條件有限,孩子的精力和時間有限,我們不可能讓孩子嘗試所有的興趣班,這是肯定的。所以在選擇的時候,孩子的興趣通常會是我們的首選。但是,確實可能出現一種情況:孩子沒去前表示很感興趣,但是去了兩次就不願意去了。

如果操作得當,早期多嘗試其實沒有壞處。因爲不嘗試的話,大人和孩子對一些興趣班的理解都只停留在表面;但是同樣的,興趣和堅持其實也是不可分割的。因爲很多時候堅持下來了,我們就可能喜歡上,也可能因爲成就感而更有堅持的動力。

對於如何堅持這個問題,我會這麼考慮: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如果孩子表示感興趣想去學,我會考慮。但是同時,我也會和孩子說清楚:如果開始,至少要堅持一個週期(不同的活動應該週期長短不同);如果一個週期結束了,孩子還是覺得事實和自己原來的預想不符,真的不喜歡不想去,我也不會勉強。就這個共識,我會和孩子一起籤一個“君子協議”,雙方簽名生效。

可能會有父母還是覺得這樣會浪費錢,我其實覺得有這樣相對深入一點的嘗試,會比只剩幾天要有更多體會,也不至於讓孩子一直堅持他真的不喜歡的內容,錯失他可能真正有興趣的內容。

而且,這些嘗試不一定完全就是浪費了,嘗試過其實就會留下痕跡和影響,雖然這些影響不是一下子我們就看到了。

孩子就像潮溼的水泥,無論什麼落在上面都會留下印記

四、從家庭經濟情況考慮

這個我雖然放到最後一點,但重要性和前面幾條是一樣的。因爲有家長告訴我,爲了不讓孩子比別人落後,不讓孩子以後埋怨自己,即使家裏經濟情況非常緊張,生活費要精打細算,還是咬咬牙要送孩子去各種興趣班。

我總覺得如果爲了興趣班讓家裏經濟緊張,父母壓力大,爲生活焦慮,也會因此對孩子的興趣班成績更加看重和焦慮,這樣是不是得不償失呢?

興趣班也好,才藝班也罷,在我看來,更多是錦上添花。如果生活因此緊繃,導致父母互動受影響,親子互動受影響,感覺更像捨本逐末。如果不是孩子特別熱愛,父母只是覺得別人孩子上,所以咬緊牙關也要上的話,真的大可不必。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