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智力發展 > 前出塞九首其六唐杜甫拼音版

前出塞九首其六唐杜甫拼音版

來源:寶貝周    閱讀: 5.0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前出塞九首其六唐杜甫拼音版,這是杜甫40歲時寫的一系列軍事題材的組詩中的第六首,主要講述征夫訴說他對戰略的看法,下面一起來賞析下吧。

前出塞九首其六唐杜甫拼音版

qián chū sài jiǔ shǒu qí liù

前出塞九首·其六

唐-杜甫

wǎn gōng dāng wǎn qiáng,yòng jiàn dāng yòng zhǎng。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shè rén xiān shè mǎ,qín zéi xiān qín wáng。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shā rén yì yǒu xiàn,liè guó zì yǒu jiāng。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gǒu néng zhì qīn líng,qǐ zài duō shā shāng。

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翻譯:

拉弓要拉最堅硬的,射箭要射最長的。

射人先要射馬,擒賊先要擒住他們的首領。

殺人要有限制,各個國家都有邊界。

只要能夠制止敵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難道打仗就是爲了多殺人嗎?

前出塞九首其六唐杜甫拼音版

註釋:

挽:拉。

當:應當。

長:指長箭。

擒:捉拿。

前四句極像謠諺,可能是當時軍中流行的作戰歌訣。馬目標大易射,馬倒則人非死即傷,故先射馬,蛇無頭而不行,王擒則賊自潰散,故先擒王。擒王句乃主意所在,下四句便是引伸這一句的。

亦有限:是說也有個限度,有個主從。正承上句意。沈德潛《杜詩偶評》:“諸本殺人亦有限,惟文待詔(文徵明)作殺人亦無限,以開合語出之,較有味。”不確。

列國:各國。

疆:邊界。

自有疆,是說總歸有個疆界,饒你再開邊。和前出塞詩第一首中的“開邊一何多”照應。

苟能:如果能。

侵陵:侵犯。

豈:難道。

最後兩句是說如果能抵制外來侵略的話,那末只要擒其渠魁就行了,又哪在多殺人呢?張遠《杜詩會粹》:“大經濟語,借戍卒口中說出。”在這裏我們相當明顯的看到杜甫的政治觀點。

賞析:

這首詩的前四句,很象是當時軍中流行的作戰歌訣,頗富韻致,饒有理趣,深得議論要領。四句以排句出之,如數家珍,宛若總結戰鬥經驗。然而從整篇看,它還不是作品的主旨所在,而只是下文的襯筆。後四句才道出赴邊作戰應有的終極目的。他認爲,擁強兵只爲守邊,赴邊不爲殺伐。不論是爲制敵而“射馬”,不論是不得已而“殺傷”,不論是擁強兵而“擒王”,都應以“制侵陵”爲限度,不能亂動干戈,更不應以黷武爲能事,侵犯異邦。這種以戰去戰,以強兵制止侵略的思想,是恢宏正論,安邊良策;它反映了國家的利益,人民的願望

從藝術構思說,作者採用了先揚後抑的手法:前四句以通俗而富哲理的謠諺體開勢,講如何練兵用武,怎樣克敵制勝;後四句卻寫如何節制武功,力避殺伐,逼出“止戈爲武”本旨。先行輔筆,後行主筆;輔筆與主筆之間,看似掠轉,實是順接,看似矛盾,實爲辯證。因爲如無可靠的武備,就不能制止外來侵略;但自恃強大武裝而窮兵黷武,也是不可取的。所以詩人主張既擁強兵,又以“制侵陵”爲限,才符合最廣大人民的利益。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