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藝術培養 > 孩子學鋼琴的正確步驟是什麼

孩子學鋼琴的正確步驟是什麼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學鋼琴的正確步驟是什麼呢?好的學習步驟能夠讓孩子在學習鋼琴的路上,走得更快、更遠,也更加的輕鬆,下面,一起來看看這些學鋼琴的步驟吧!

導航目錄:
1.孩子學鋼琴的正確步驟
2.學習一首鋼琴曲的四種正確方法
3.如何讓孩子愛上學鋼琴
4.家長選擇鋼琴老師的心理前提
孩子學鋼琴的正確步驟是什麼

孩子學鋼琴的正確步驟

一、彈奏中的音斷、音跳

通常情況下,音樂中聲音間的關係應是連續的,而不是孤立、斷開的。如果用“○”表示聲音,聲音在音樂中的關係應是“○○”,不是“○○”。彈奏中出現音與音的斷開在大多情況下是不正常的,就好比人跳着走路。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彈奏者的手腕、手臂表現僵硬或是他們是用手腕、手臂的力度在彈奏。這樣的聲音效果就比較生硬。要讓聲音放鬆、通暢,應該減少肌肉的緊繃、阻塞,加強手指彈奏能力訓練,讓手腕手臂合理利用自然力度配合手指彈奏。

二、對聲音粘連的分析

聲音粘連指彈奏中的前一音還未消失,後一音就已出現,兩音相互重疊,好像有雙影一樣,如“○○”。這種情況的出現多在於手指離鍵太慢造成。要讓學生明確手指彈奏時擊鍵和起鍵的動作(當這一手指彈奏發出聲音時,前一手指要立即擡起),克服手指的惰性。同時,聲音粘連通常還伴隨着指尖軟、聲音虛的表現。所以,彈奏時應固定指尖關節,使力量凝聚於指尖,這樣可以改善音質,解決音樂虛飄問題。

三、均勻訓練

在鋼琴演奏中,聲音根據樂曲的需要音樂要有強弱明暗的變化,手指觸鍵也有深淺的區別。首先,這裏要探討的聲音是指那種結實飽滿的聲音,即通常說的“要彈下去”的聲音,這也是鋼琴彈奏主要訓練的聲音。當手指彈奏這種聲音達到均勻時,手指的控制能力就得到了提高,再作出變化也就比較容易。鋼琴彈奏中,聲音均勻包括時值(節奏)的均勻和音量(包括音色)的均勻。而真正意義上的絕對均勻是不可能達到的,但訓練時應儘可能地沿這一方向高標準要求。只有具備這種彈奏技巧,才能在彈奏樂曲中有細膩的表現。第二,藉助於節拍器對時值均勻的訓練是非常有效的手段。當彈奏者內心的節奏不準、對兩音間距離不明確時,要一個音響一次,讓琴聲跟節拍器對準。或是當演奏者在速度控制不好、時快時慢時,節拍器也可以起固定速度的作用。因此,均勻訓練可以使演奏者參與彈奏的各個器官得到有效鍛鍊,能夠提高個人對彈奏的控制能力,而這也恰恰符合了現代鋼琴教育講究從聲音着手進行訓練的觀點。

四、速度訓練

速度的訓練應首先加強手指功夫的訓練。手指跑動速度快的特徵是手指擊鍵的瞬間速度快,要從高擡指的訓練到近距離小部位動作快下鍵快起鍵。當然,科學的訓練方式也不是手指孤立的運動,必須結合重量彈法,符合力學規律,合理利用重量、重心轉移、慣性、反作用力等因素,根據樂句走向、分句,調整運動方向、呼吸,找到支撐點、平衡點以順應彈奏。

五、關於連奏

在《哈農》的教學中,它多用作高擡指進行手指跑動的訓練,作爲方法訓練仍可以用連奏法彈奏它。連奏在聲音上指兩音間要完全連接,沒有縫隙。如:○○,指前一音未完全消失後一音便跟上,類似於走路時兩腳間的關係。在彈法上因其多出現在旋律化、歌唱性段落,傾向於重量彈法爲主,不主張手指的敲擊,採用臂送、慢下鍵的方法,注重旋律走向及音的傾向性。
鋼琴發展到今天,其作品瀚如大海,每個人能彈奏的也只能是蒼海一粟。作爲鋼琴教育者,沒有時間也不可能在每首作品中去糾正學生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唯一能做的就是洞悉演奏規律,幫助學生分析、明白彈奏技巧,改善他們的彈奏水平和能力,引導學生投入到主動、自覺、有目的的學習中去。《哈農》這類教材雖然短小,但是集衆多技巧於一體,練習者只需運用《哈農》選出個人需要的部分訓練來解決技巧問題,並將技巧難點歸類集中,這樣就可以很好地達到觸類旁通的目的。
總之,在變化和不規則中找到普遍規律是鋼琴教學的一個重大思路。而現代音樂教學的精髓不在演奏者練習曲目的多少,也不在其手指的機械運動,而應是在實際學習中,如何更好地運用頭腦、冷靜分析、找到恰當的切入點對症下藥纔是鋼琴教育有針對性教學的重要問題。

孩子學鋼琴的正確步驟是什麼 第2張


學習一首鋼琴曲的四種正確方法

1. 在鋼琴上看譜:

這是一種邊視譜邊彈琴的視奏能力的培養。視奏會發展眼睛的功能,即“一目數行”的能力。

2.離開鋼琴看譜:

這是一種視唱能力的培養。這種練習“一舉兩得”,既提高了視唱識譜的能力,也加深了對樂曲的理解。指揮家都有這種讀譜的能力(據說小澤征爾每天凌晨四點鐘,就開始看總譜,幾十年持之以恆)。

3. 在鋼琴上不看譜:

背奏對於一個演奏者是非常必要的。有些演奏家上臺演奏時帶了樂譜,然而他們還是憑着記憶彈奏的。他們帶上樂譜僅僅是爲了加強安全感。

4. 離開鋼琴不看譜:

這是一種心裏默讀樂譜的方法。試圖在腦海中描繪樂思的進程,“此時無聲勝有聲”。  以上第二種與第四種是思想上最吃力、最勞累的方法,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它們卻是最有利於發展我們所說的“見識”的,這是一種極爲重要的才能。
孩子學鋼琴的正確步驟是什麼 第3張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鋼琴

1、精心安置:溫馨琴房

小孩情願學鋼琴,大多是出於對鋼琴的好奇,一同,還會有一絲淡淡的“鋼琴是我的”的自豪感。若要使孩子始終堅持對鋼琴的這份親近感,就需求家長讓琴房洋溢着溫馨的空氣。在初學鋼琴時,可在琴上放一個孩子最喜歡的玩偶。當孩子在彈琴的過程中感到厭煩時,他會下意識地抱一抱玩偶,減輕一下心境,振作起來,持續練琴。這樣做會使孩子將玩玩偶與“玩”鋼琴之間建立起聯絡,感受練琴離他的“玩”並不遠。當發現孩子習慣於練琴時,玩偶就有必要撤離琴房,主張換上個性化的“自我評獎”的環境。比如在鋼琴上放一個美麗的花瓶,當孩子自個感受彈得滿足時,能夠插上一朵獎勵的花。也能夠在琴房內安置一個別致的“信息發佈欄”,讓孩子用圖示或符號進行自我評估。將孩子心中的期望與練琴的成果建立起直觀的、可見的聯絡。這種無聲無息的激勵,遠遠勝過爸爸媽媽坐在孩子身邊的言語催促,不妨一試。可是爸爸媽媽千萬不要忘掉用擁抱、親吻的辦法來表達你對於孩子自我評估的鼓舞。

2、練琴時間:請勿打擾

家長陪練並非長久之計,孩子有必要養成自個獨立練琴的習氣。有些家長老是憂慮自個不陪就練不下去,本來家長越是陪同就越簡單養成孩子的依靠心思,反而會對孩子專心學琴構成攪擾。因而,讓孩子學琴“斷奶”並不是不再重視他的學習與努力,而是牢牢地把握住“關鍵時間”,支撐孩子堅持學琴。家長的首要責任是讓孩子自個坐上琴凳,成爲一名“提示者”,適時地提示孩子“練琴時間到了”。然後,由孩子自個在琴房外掛一塊“請勿打擾”的牌子,讓孩子養成自覺練琴的好習氣。
格外提示:在練琴前千萬不要安排孩子進行過度興奮的遊戲活動。

3、先彈再玩:事受“自在時間”

好動是大都學齡前兒童的特色,長時間堅持同一姿勢地練琴,確實會使他們感到難以忍受。因而,不妨與孩子約好,“彈完琴能夠玩20分鐘”或是“彈好琴就能夠看一集動畫片”。實際上,對孩子來說,最大的價值是體會了完結學習使命後的放鬆心境,這將有助於孩子往後構成正確的學習態度以及學會積極地自我調節。格外提示:假如孩子的確乖乖地彈了琴,爸爸媽媽就一定要實現許諾。

4、“危機時間”:供給情感支撐

一般來說,孩子學琴功敗垂成的緣由大多是“卡”在了艱難上,而爸爸媽媽的再三責備,與學成的夥伴相比較,都會進一步致使孩子因懼怕、焦慮而抵抗、拋棄。本來,因爲孩子年幼,心思發展尚不老練,行動不能自控,十分需求爸爸媽媽在“危機時間”的情感支撐。

孩子學鋼琴的正確步驟是什麼 第4張

家長選擇鋼琴老師的心理前提

1、家長的認真態度決定孩子的學習心態。不管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爲什麼棟樑之才,學習音樂也是其中的一塊基石,並不是因爲孩子以後不做鋼琴家,就可以簡單學學而已。我認爲,不論讓孩子做什麼事、學什麼技術,首先要作到“認真”二字。學科之間是相互通融的,能在鋼琴上做到認真的孩子,他(她)們的其他方面也同樣認真的;不論家長讓孩子以後做什麼,既然學音樂,就要學好,否則就別浪費時間。

2、找老師要特別慎重。好多家長認爲,剛開始可以隨便給孩子找一個鋼琴老師,或者乾脆找個不花錢的帶帶孩子,殊不知這種家長犯了致命的錯誤,也是對孩子極不負責的表現。我們都明白,不合格或不負責的老師不但不會把孩子的基本功打的牢固,反而會使孩子養成很多難以克服的毛病。尤其在初級時期,特別是手型、手臂、母指及各指關節、指法、手指站立等等;這些問題在初級階段似乎不是很明顯,但帶來很多隱患,鋼琴的學習是要求非常精密的一種高難度操作技術,基本功不牢固,會直接影響以後的學習,尤其是到高級水平。好多孩子半途而廢,這跟初級時期的基本功練習有直接的原因。如果你的經濟條件允許、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彈好鋼琴並順利的達到高級水平,請務必重視這一點。

3、不要輕易更換老師。一旦找到合格的鋼琴、電子琴老師,就不要隨便換。因爲不同老師有不同的要求和教學風格,換來換去,會使孩子無所適從,從而失去了學鋼琴的興趣。再者,更換老師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相互適應。從本人的教學經驗中發現,有些孩子卻在2-3年內都不能完全適應。

4、啓蒙老師會給孩子帶來那些影響:我們都知道家長是孩子的第一個啓蒙老師,家長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至於鋼琴啓蒙老師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是好是壞,主要取決於鋼琴老師素質的高低。譬如:老師的言語、行爲、習慣等等。

5、最好不要把老師請回家授課。因爲在家上課,學生本身就有一種優越感,往往使學生思想鬆懈、注意力不集中。對老師而言,往往又礙於情面,無法嚴格要求學生。表面上是節省了家長的時間,實際上是滋長了孩子的好多優越感。明智的家長一般不會選擇把老師請回家的做法。把老師請回家的做法無論給老師還是給學生都會帶來好多困惑。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