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美食文化 > 頭腦的來歷

頭腦的來歷

來源:寶貝周    閱讀: 3.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頭腦的來歷

把“頭腦”當做食品的名稱,大約始於十四世紀末由(元朝末至明朝初)。《水滸》中有“趕碗頭腦”的話,可見那個時期,社會上已經有了賣頭腦的飯館。

大原的頭腦是由明末清初著名文人,醫學家傅山先生想出來的。傅山字青主,出生於太原市北郊區的西村,人們稱他“仙醫”。他寫的醫書有《傅氏女科》。太原市大寧堂藥店的名藥“二仙丸”。“和合丸”,當初就是用傅山先生的處方來配製的。

傅山在頭腦中也配了兩味草藥——黃芪和良姜,這是頭腦與別的飲食不同之處。黃芪味甘、性溫,功能是補脾胃、三焦而健肺,體氣虛弱者用之最有效。產于山西綿山者,溫補力強,叫做綿芪,良姜味辛、性熱,有溫中、下氣、消食等作用,醫家療胃病用良姜治外寒、乾薑治內寒。良姜產於廣東高州(原府治在今廣東茂名)者質量佳,叫做高良薑。傅山加配這兩種草藥,就是爲了預防和治療脾虛胃寒。

頭腦是一種滋補劑。從前的飯館,都是在清晨掛上燈籠賣頭腦的。這對就餐者來說,等於進行一陣晨間運動,既有滋補之效,又取鍛鍊之功,一舉而兩得,這正是傅山發明頭腦的主要用意。由於輾轉傳播,頭腦生意曾擴展到歸綏(今內蒙古呼和浩特)一帶。

頭腦的材料成分有羊肉、羊髓、酒糟、煨面(炒過的麪粉)、藕根、長山藥,連同黃芪、良姜共計八宗,叫做八珍場。吃的時候,佐以醃韭,好象服藥的引子。

羊肉味甘、性熱,有補虛、開胃的作用,自醫聖張仲景就用它治寒疝腹痛和產後腹中不舒,這正是由於它能夠溫脾緩中的緣故。羊肉配以清熱化痰的藕和補脾除溼的山藥,就成了一劑溫補而不膩、清醇而可口的藥餌(傅山先生好用藥解二字,就是摻藥物於食品、憑食物祛病保健)。

頭腦的來歷

山西頭腦的傳說

明亡後一代名醫傅山隱居故里,侍養老母,創制了“八珍湯”讓母親康復。後他將此點傳授給一家飯館,以“清和元”掛牌。“八珍湯”則易名爲“頭腦”。每當傅山給體弱需補的人看病人時,便告訴他們去“吃清和元的頭腦”。意指去吃清朝和元朝統治者的頭腦。此品屬滋補藥膳,是在一碗麪糊裏,放上三大塊羊腰窩肉、一塊藕鮮和一條山藥,吃時撒上3.3釐米長的韭菜節。

頭腦的來歷 第2張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