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百科知識 > 【中元節的來歷和傳說】鬼節的由來與傳說 關於中元節的故事來歷

【中元節的來歷和傳說】鬼節的由來與傳說 關於中元節的故事來歷

來源:寶貝周    閱讀: 5.6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元節的來歷和傳說由哪些?中元節是我國一個傳統節日,中元節也北城爲七月半,因爲它就在每年農曆的七月十五,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下面爲大家整理了關於中元節的來歷和傳說,一起來看看吧。

中元節的來歷和傳說:道教傳說

“中元節”之名起於北魏,“中元”是道教的說法。道教經典稱正月十五爲上元,七月十五爲中元,十月十五爲下元。又將“三元”與“三官”相配,說天官神主賜福,生於正月十五。

道家以農曆七月十五爲中元地官赦罪之辰,屆時地官檢查、考校天上地下神仙、凡人、動物的表現,以便定罪免刑。東漢《老子章句》引《道經》:“七月十五日,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選衆人,分別善惡……於其日夜講誦是經。十方大聖,齊詠靈篇。囚徒餓鬼,當時解脫。”

又《修行記》說:“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鬼囚徒,亦得解脫。”

因此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道教會舉行“中元普渡”,作法事以三牲五果普度十方孤魂野鬼,順帶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而民間都會準備豐富的牲禮,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中元節的來歷和傳說】鬼節的由來與傳說 關於中元節的故事來歷

中元節的來歷和傳說:佛教傳說

中元是佛教的“盂蘭盆會節”,首創者據說是南朝梁武帝蕭衍。4“盂蘭盆”一詞來自佛教的說法,被稱爲“屋蘭瑪納”(梵文ULLAMBANA),是“解救倒懸”的意義,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掛在樹頭上的蝙蝠,懸掛着、苦不堪言。印度佛教儀式中佛教徒爲了追薦祖先舉行“盂蘭盆會”,佛經中《盂蘭盆經》以修孝順勵佛弟子爲旨意,爲了使衆生免於倒懸之苦,替孤魂野鬼誦經布食。

在民間亦有很多形式別樣的“薦新祭祖”的節慶活動,其意義與“中元節”的主旨是相同的,如“麻谷節”(河北)、“田了節”(廣東)、“鮮果節”(布依族)、“搶豬節”(畲族)、“豐年祭”(高山族)、花衣節(廣東)、施孤節(廣西)……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道教、佛教,還是民間的這類節俗都是圍繞着祭祀祖先、超度亡魂、慶豐收、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相同的目的展開的。自魏晉以來,佛道融合,將神佛混爲一體,已是民間普遍信仰。又因爲這些活動基本都定於七月十五這一日子,所以它們之間的界線逐漸模糊,而形成今日饒富慎終追遠、博愛精神的“中元普渡”習俗。

【中元節的來歷和傳說】鬼節的由來與傳說 關於中元節的故事來歷 第2張

關於中元節的故事來歷

中元節(鬼節)源於目蓮救母的故事:“有目蓮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爲烈焰,飢苦太甚。目蓮無法解救母厄,於是求教於佛,爲說盂蘭盆經,教於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據說當時目蓮在陰間地府經歷千辛萬苦後,見到他死去的母親劉氏,發現她受一羣餓鬼折磨,目蓮想用鉢盆裝菜飯給她吃,菜飯卻被餓鬼奪走。目蓮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蓮的孝心感動,授予其盂蘭盆經。按照指示,目蓮於農歷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捱餓的母親終於得到了食物。爲了紀念目蓮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即我們現在所說的“鬼節”。

【中元節的來歷和傳說】鬼節的由來與傳說 關於中元節的故事來歷 第3張


中元節的禁忌

1:不要穿紅色的內衣褲,因爲該月有很多做法事的,內衣褲是人體的第二層皮膚,紅色與靈界相通,免鬼邪纏身,夜晚少穿紅衣;

2:另外探病問喪可免則免,醫院、墳場等陰氣重的地方不要去;

3:最好避免到江河、海中游泳;避免一人獨行僻靜地,要多人結伴;及晚上儘量不要出去;

4:綠色植物屬陰,戀人夜間不要到下面多停留,夜晚請不要帶帽及墨鏡遮眼;

【中元節的來歷和傳說】鬼節的由來與傳說 關於中元節的故事來歷 第4張

5:絕不可玩牒仙、筆仙這類東西,在本月會非常危險;

6:有緣人也可以佩帶開光了的法器、念念佛號、經文,一串佛珠在手可以擋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家中有玉佛或玉觀音的也請隨身佩戴;

7:晚上不要直呼姓名,也不要拍別人肩膀,也不要胡亂吹口哨之類;

8:室內不要掛風鈴,路經喪事場所,嘴裏及心裏不可有不敬的念頭或言語,忌亂踩冥紙或亂燒冥紙,對故去的人要有恭敬之心。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