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孩子愛不愛學鋼琴,方法是關鍵

孩子愛不愛學鋼琴,方法是關鍵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愛不愛學鋼琴,關鍵在於什麼因素?學習什麼最重要的是快樂的學習,″注意手勢,你這孩子,說過你多少次了,總是記不住。″″怎麼彈着彈着身體就歪了,坐好了。″陪孩子彈琴簡直是媽媽和孩子的共同噩夢。下面看看愛學習鋼琴的孩子是什麼樣的?

小鴻五歲左右開始學彈鋼琴。

開始練的時候手指總是平平地摁下去,忘了立起來。老師在課上提醒他,媽媽也糾正了他幾次,可還是老忘。媽媽翻找了不少鋼琴教學圖書,找到一張教孩子彈琴手勢的,上面畫着小黑貓,″你看,手弓着,像小黑貓要跳起來的樣子″,″跳起來,落下來很放鬆,又準備起跳″,小鴻被畫面吸引了,模仿小貓弓着背″跳″了好多次,再到黑白琴鍵上跳。

有時彈琴小鴻身體歪歪扭扭,媽媽多提醒幾次他也不高興。媽媽就用手機拍攝他彈琴,彈一遍,讓他自己看一遍,平時讓他坐正,他還嫌煩,有了錄像,他也想在鏡頭前面好好表現,多彈幾次,他也發現,坐得歪歪扭扭的時候彈得不如坐正時好聽,下次再讓他坐正,他也不會不高興了。

小鴻同時用左右手彈新曲子的時候,常常忘了換手,彈錯音。媽媽和鋼琴老師商量了下,下次學琴時錄下了老師的示範彈奏,彈之前讓小鴻重聽一邊,一聽到音不對馬上可以停下來;一起看譜,在要換手的地方,讓小鴻自己畫上個記號;小鴻喜歡唱歌,媽媽找了很多首好聽的歌曲,比如《一閃一閃小星星》,在彈熟悉曲子的時候,他就能自己邊彈邊唱,彈錯了,慢慢再找回正確的音。

孩子愛不愛學鋼琴,方法是關鍵

小鴻彈琴的故事就到這裏,我們一起看看小鴻媽媽的教孩子彈琴的技巧。

1. 生動形象來模擬動作

在練手勢和坐姿時,大人的嚴格要求讓孩子生怕犯錯,彈琴變成沉重的任務,孩子就不會喜歡上彈琴。

每次要新學會一個動作習慣並非自然而然,需要反覆訓練和強化。用孩子喜歡的形象來模擬彈琴動作,比如小貓弓背,孩子會更感興趣。

2. 讓孩子自我評價

大人的提醒會讓孩子覺得煩,而小鴻媽媽用錄像的方法,讓他看到聽到自己的表演,感受到歪歪扭扭時彈,確實不太好聽,從而自我調整。

大人一直在旁邊糾正孩子自己也累,如果給孩子更多自主空間,讓他自我評估,將更少牴觸情緒,進步時自己也更有成就感。

3. 給孩子反饋

小鴻學着換手時,媽媽增加了兩種反饋:一是錄下老師彈奏的示範,小鴻可以自己比較彈的對還是錯,二是讓小鴻多學唱英文歌或者唱譜,一旦唱熟了這些歌曲,邊彈邊唱時就能夠做到自我反饋和及時糾正。

使用具體、描述性的語言也是對孩子的積極反饋,要比概要式地表揚″彈得真棒″效果要好得多。

4. 培養孩子的內在動機

如果在練琴的時候,讓孩子多做些決定,可以增加他們的主動性。比如時間(飯前還是飯後),和誰一起彈(自己或媽媽陪),觀衆(動物玩偶,還是其他小朋友)、怎麼彈(可否改編)等方面,多給孩子些選擇,他們就越會把彈琴當做是自己要做的,而非被動接受的任務。

我曾經問過一位學生,爲什麼她能從小一直堅持練琴還頗感樂趣?

她說老師並不要求她們考級,在練習曲子中會告訴她們曲子的歷史文化背景和作曲時的經歷,讓他們多感受音樂的美好和練習中自己的進步,老師還常組織學不同樂器的小夥伴合作排練一些曲子,從開始的磕磕絆絆,到後來演奏時樂器間的銜接和相互應和,直到流暢的團體演奏,大家都能體會到團體和自己一塊成長的快樂。

因此她很樂意一起排練和演奏,彈琴中也能感受到樂趣。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