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邊學邊玩的傳統文化啓蒙

邊學邊玩的傳統文化啓蒙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1世紀,年輕人羣中,給人的感覺是英文盛而中文衰。尤其對聯、詩詞這些,是式微的。

平仄、音韻、隊長、格律……都離我們很遠。因而我與兒子玩《聲律啓蒙》接龍比賽遊戲時,常常滋生一種微妙的心情:“天,我不是在背道而馳地給孩子啓蒙吧?”

常識培養和盡力陪伴

現在的孩子都在上各種帶着英文名的國際早教機構,玩各種智力啓蒙遊戲。我比較懶惰,一沒讓兒子上任何早教,二沒給他做過任何智力測試與智力開發,三沒有帶他去任何高大上的國際幼兒園。只是盡最大能力陪伴他,從日到夜,除了滿足他的日常生活需要,就是和他玩他感興趣的遊戲,讀各種故事書,瞭解各種常識。

我把生活常識看得比較重要。比如,萬一他必須得一個人過馬路該如何,在電梯裏需要遵守什麼規則,是否記得住報警與急救電話,記得住自己住的地址,洗澡前如何收拾自己的玩具,在超市裏怎樣幫我拉小型購物筐,每日把換下來的衣服丟到換洗盆中……還有,閱讀(其實是聽)各種故事。

我和兒子也會玩再普通不過的文字遊戲,從不強迫,毫無要求。接不上撓一下癢癢,接上了香吻送上。他會自己選擇今日睡前讀物,也會讀龐帝的故事書《好大好大一棵樹》忽然心血來潮就要下樓去看那棵粗壯得十個他都不能環抱的大榕樹。

半玩半學的聲律啓蒙
邊學邊玩的傳統文化啓蒙


除了看繪本與故事書,兒子還喜歡讀《聲律啓蒙》。這本啓蒙讀物,每次與兒子一邊讀一邊玩的時候,都不想中斷。隱約有點強迫症了。

好在,《聲律啓蒙》讀起來朗朗上口,即便孩子不理解什麼意思,都會覺得有趣。我們打着節拍,從“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開始,到“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一人一句,誰說錯了,就得親對方一下。

當然,這是遊戲,我知道以他三歲的記憶,上了幼兒園也許很快就忘記了。

從兩副對聯說起

原本的半玩半學,某一日受到刺激,忽然心中有了要堅持下去,讓兒子讀完全本的念頭。

受到刺激,是因爲看到復旦校友爲慶賀復旦校友會30週年而贈的兩副對聯。一個贈聯是:復喚華夏夢想,旦教日月光華。一個贈聯:旦復旦兮滄桑學府騰新銳,南又南矣日月光華照舊人。

心中只有兩個字的評價:生硬。爲了對聯而造字造詞或給字新添涵義,失之本意,頗爲造作。

對聯三個基本要求,平仄、詞性、意境,難度依次遞增。平仄要求隨着音韻的遷徙,已經不太嚴格了,但詞性的基本要求還是要守的,至少能對上:實字對實字,虛字對虛字,動詞對動詞,名詞對名詞。

第一則贈聯
“旦”字何意?作名詞,本意旭日東昇,即天亮,又有“某日”的含義,或指女角。復字何意?形容詞有雙/重複之意,作動詞有迴轉,回覆之意,作副詞有再次之意。詞性上就對不上,爲了拼一個藏頭對聯而用,未免牽強。旦與教放在一起,更奇怪。那麼,兩句可解爲:重新呼喚華夏夢想,天亮就看到日月的光輝?

第二則贈聯
旦復旦兮,出自《卿雲歌》,意思是一日復一日,“南又南矣”倒是詞性相對了,可略見生硬。“滄桑學府”與“日月光華”對仗嗎?結構不同,怎麼讀都彆扭。

毫無冒犯之意,我只是爲現代知識分子遺失的部分傳統文化感到難過。和一位師弟聊起來,說起自己大一時寫的兩副對聯,也是有“強迫症”,爲了對聯而對聯的刻意。

復正中華夢,旦明日月心。
“復正”與“旦明”都是既有的名詞。“復正”恢復正規、正常;“旦明”:天亮時,日月交替。細想其實生硬。

複本歸心,當計天下利;旦種暮成,何來萬世名?
“旦種暮成”,是一個成語,喻收效快。“複本歸心”,則是當時年輕,傻傻生捏硬造出來的詞。

現在重讀,甚覺淺薄。正是因爲自己犯過這樣爲文造義的強迫症,因而看到後來的“強迫症患者”,更爲這些現代版對聯感到唏噓。

打好傳統文化的根基
邊學邊玩的傳統文化啓蒙 第2張

回到之前的話題,現在寫對聯的人,幾多是幼時讀過《聲律啓蒙》的?

這種文學修養的訓練,對聲律、音律、格律要求嚴格,打的是基礎。古時啓蒙,三百千弟子規聲律啓蒙皆爲基礎讀物。聲律啓蒙不但啓蒙音律,還有諸多對當時生活常識的概括,從武法、五音、天文、地理、時令、國號、人倫、宮室、器用、鳥獸、花木、人事、身體、衣服、珍寶、飲食、文史、聲色、五色、數目、干支、卦名……各個領域,都有最簡單的“說法”。兒子每讀到“馮婦虎、葉公龍”的時候,就要自己講一遍葉公好龍的故事,然後說自己口口聲聲喜歡噴泉卻不敢去玩噴泉水是“小葉公”。

餘者如“蘇武牧羊,雪屢餐於北海;莊周活鮒,水必決於西江”,直接套着兩個典故。這些都是在和孩子讀書的時候可以增加他興趣,瞭解中國歷史、文化的細節。

帶孩子感受雋永的意境與情懷
邊學邊玩的傳統文化啓蒙 第3張

讀完《聲律啓蒙》,爛熟於胸,至少做對聯是沒問題的。隨便摘幾句都是非常工整的對聯,比如:“歲冷鬆筠皆有節,春喧桃李本無言”,“茅舍無人,難卻塵埃生榻上;竹亭有客,尚留風月在窗間”,無論詞性、平仄與意境,俱齊備。

好吧,《聲律啓蒙》就是在摘取前朝名家名作的基礎上的整理。絕代風華的詞如蘇子“一蓑煙雨任平生”,辛棄疾“寶馬雕車香滿路”,韓愈“雲橫秦嶺家何在?”……佳詞佳句,在書中如珍珠落地,隨手可得。

本人自小跟着爺爺讀這些舊的啓蒙讀物,自省對後期的文言文閱讀體驗有非常大的幫助,也因此很小就學習寫詩填詞。目前,並不知道兒子會堅持多久,喜好強迫不來。但希望他能多接觸早接觸,有所積累有所體會。至少,以後他能從文字上體會現在口中“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的山水畫畫面,可以感受人生有“度日從來悲加喜,混世何用慨而慷”的豁達,也有“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邁。

在啓蒙階段,是否應該讓孩子先期接觸一些古典的啓蒙讀物而不僅僅是看繪本圖冊?見仁見智。我只是覺得,不喜歡自家民族與文化的人,很難對這個國家有認同感。不希望在後代的眼裏,只看得到移民出國這條生存之路。

詩詞與煉字推敲,則是一輩子的功夫。眼下說不得,我修煉了近30年,還差得十萬八千里那麼遠。

下面是我3歲的兒子踢踢正在讀或讀過的傳統啓蒙讀物,這些啓蒙讀物都以朗誦體驗爲主,不以背誦爲主。我從不要求他一定要完整背誦出來。

01三字經
邊學邊玩的傳統文化啓蒙 第4張

適合年齡: 2歲半開始朗誦
誦讀建議:不要求背誦,建議結合實物進行體會
帶着踢踢把三字經全文讀過兩遍,踢踢喜歡考媽媽,經常說一句,讓媽媽接下一句,然後問媽媽是什麼意思。通過三字經,他知道了春夏秋冬與東南西北的概念,知道蠶會吐絲,蜜蜂會釀蜜。
建議結合實物,比如看到蜜蜂,我就會告訴踢踢說,“看,這就是貝貝熊一家最喜歡的蜜蜂,就是‘蜂釀蜜’的蜜蜂啦。”如果他還有興趣,可以給他找出對應的圖片。

02聲律啓蒙
邊學邊玩的傳統文化啓蒙 第5張

適合年齡:適合3歲開始朗讀
誦讀建議:建議買有解釋的版本
1、這本書很厚。慢慢邊玩邊讀,不要奢望3歲的孩子一個月內讀完;
2、讀的時候,可以用手拍着牀或沙發,打出節拍。我基本上是用“嗒——嗒嗒”的節奏或“嗒—嗒—嗒”的節奏讀給他聽。
3、一節讀熟了以後,可以加快節奏和他玩閱讀遊戲。比如,踢踢很喜歡媽媽和他玩加速接龍,媽媽讀“暮鼓對”,他接“晨鐘”;媽媽讀“青瑣闥”,踢踢會接“碧紗窗”;媽媽讀“春日園中”,踢踢接“鶯恰恰”。後文比前文速度快,孩子會很有挑戰的感覺。
4、藉此和孩子一起學習聲調。比如,風、空、鴻,讀起來是不是很接近呢?那麼孔、龍、峯……這些字是不是讀起來也很接近?但是他們的意思是不一樣的。小孔、葉公好龍、山峯……就開始教他一些現實中用得到的詞組。

03幼兒啓蒙唐詩30首
邊學邊玩的傳統文化啓蒙 第6張

適合年齡:2歲開始
誦讀建議:不要求背誦,幫助孩子理解詩的意思
零零散散的,基本上踢踢3歲已經都背過這30首唐詩,一度都能背出來,但孩子是一定會邊背邊忘的。不要求背誦,建議解釋詩中句子的意思,幫助他理解。踢踢不喜歡《鵝鵝鵝》,他最喜歡的是“笑問客從何處來?”經常遇到陌生人就問,你從哪裏來?他也喜歡“處處聞啼鳥”,經常告訴其他的叔叔阿姨,“我住在一個處處聞啼鳥的地方”,說的是小區環境。
現在踢踢接觸過的唐詩約有50首,能完整背誦的不超過10首。一年來,媽媽覺得踢踢的文字表達比較清晰,發音相對準確,喜歡聽四個字的成語故事,喜歡看媽媽練毛筆字。時間還短,也許過了兩年,再看孩子對語言的體驗,會比較有參照。

04千字文
邊學邊玩的傳統文化啓蒙 第7張

我小時最喜歡的一本啓蒙讀物。計劃4歲開始給踢踢讀。
編者注:即由一千個漢字組成的韻文。南朝時期,梁武帝命從王羲之書法中選取1000個不重複漢字,請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編纂成文,是爲中國歷史上第一篇《千字文》。全文爲四字句,對仗工整,條理清晰,文采斐然。《千字文》語句平白如話,易誦易記,是中國影響巨大的兒童啓蒙讀物。

05幼學瓊林
邊學邊玩的傳統文化啓蒙 第8張

建議上小學了以後再讀。
編者注:《幼學瓊林》是駢體文寫成的,全書全部用對偶句寫成,容易誦讀,便於記憶。全書內容廣博、包羅萬象,被稱爲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人稱“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書中對許多的成語出處作了許多介紹,讀者可掌握不少成語典故,此外還可以瞭解中國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風俗禮儀、生老病死、婚喪嫁娶、鳥獸花木、朝廷文武、飲食器用、宮室珍寶、文事科第、釋道鬼神等諸多方面的內容。書中還有許多警句、格言,至今仍然傳誦不絕。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