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普通家庭的孩子,也需要上興趣班嗎?

普通家庭的孩子,也需要上興趣班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8.3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父母都想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可是這也是家庭的一大筆支出,那麼普通家庭的孩子,也要砸錢去學嗎?這會不會造成父母很大的壓力

OK媽說:

最近我一個表妹在朋友圈隔幾天就發一個帶兒子上興趣班的照片,都是不一樣的課,表妹是當地知名公辦幼兒園的老師,鋼琴10級都是打底的,自己也讀到了幼兒教育的碩士,我很好奇於自己也算是育兒專家了,爲啥還那麼熱衷送娃去興趣班。

她說自己目前是到處在試課,她對於子的興趣培養還是非常看中,找到一個興趣並且大人要努力地堅持下去,這對孩子的未來影響會很大。想到之前有很多媽媽來問過我興趣班有沒有必要上,我一直覺得這個話題涉及到很多層面的考慮,剛好看到下面這篇文章在從大量的科學實驗去研究什麼是影響孩子未來有成就的因素時,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就被列爲是途徑之一,當中的思考會給大家一些幫助。

文章有些長,但內容很乾,最後關於要不要上興趣班的建議也很中肯,做了一些整理後分享給大家一起閱讀。

先說一個故事,有點長,但看完會有感悟。

L君與S君,出生在80年代中後期的二線城市。他們是一對好朋友。

S君出身殷實,父母大學教授+生意人,對於S君的未來期望,是學界精英與商界精英二選其一;L君家境普通,母親銀行職員,父親音樂教師,自從覺察到L君的音樂天賦,他就開始立志讓兒子成爲世界一流的鋼琴家,光宗耀祖,改變家族命運。

他們從3-4歲就開始展現對音樂的敏感,S君4歲學琴,L君5歲進入同一鋼琴班學習,二人成爲好友,共同玩耍、暗中較勁。他們學習速度極快、技藝過人、樂感超羣,深受啓蒙老師賞識,周圍人紛紛誇讚這兩個孩子乃音樂奇才。

到了小學,S君憑藉家庭資源,求師於當地鋼琴大師門下,與L君漸行漸遠。L君父親心有不甘,辭去工作、帶着家當,與孩子進京拜師。從此,二人命運分道揚鑣。

S君自恃天賦過人,加之周圍親朋鼎力稱讚,日漸膨脹,無心刻苦練習。即使跟隨大師學藝,也常常曠課偷懶,琴藝久久不見長進。其父母並不要求S在鋼琴方面取得太高的成績,也就不做太多要求,由着孩子高興。

因此S君的琴藝猶如推磨一般,父母推一把、琴藝上一層,他的老師也常無奈苦笑:“孩子,你真真是在浪費你的天分啊”。S君卻毫不在意,他心比天高,自知家境優越、路途寬廣,即使高考失利,出國讀個書也並非難事。

因此學琴只當個炫技機會,在衆人面前演奏,學校裏演演節目,給父母長長臉即可,初中畢業之前,他就徹底荒廢琴藝,父母也只得無奈作罷。周圍人談及S君幼時過人琴技,無不搖頭慨嘆:“傷仲永啊,可惜了。”

L君這邊,又是另一幅光景。

他與父親從小城赴京以後,一邊住出租房裏刻苦練琴,一邊四處拜師學琴,其父利用自己的音樂教學經驗,輔導琴童賺取生活。歷經鄰居威脅、小偷光顧,還有因沒錢送老師紅包而遭到的嘲諷和冷眼。

在求師無門的那段時光,L君父親篤信只要技藝足夠純熟,就一定可以打動老師。因此他不斷命令L君增加練習時間,甚至到了嚴苛與無情的程度,對疲憊的兒子毫不心軟。

他對於兒子前途的孤注一擲,既寄託了扭轉家庭命運的希望,也隱藏着自己年輕時期懷才不遇的遺憾,這種私心大於父愛的偏執,在某一階段,佔據了他的頭腦與理智。

L君內心充滿彷徨,雖然對父親的偏執與頑固心有恨意,但從小目睹父親爲自己拜師時的艱辛與付出,也深知此行再無退路,只有一心撲在自己熱愛的鋼琴上。

終於在一個老鄉的幫助下,L君被一名著名音樂家收至麾下,L君也逐漸擺脫了父親的專制管教,在老師的帶領下不斷精進。

加上自小煉成的高度自律,與數九寒天的刻苦練習,他從14歲就開始頻頻在國際上得獎,並受到國際音樂大師垂青。L君跟隨的老師越來越有名,參加的比賽越來越高端,直到17歲時在全球一舉成名,此時,他已經日復一日毫不間斷地練了12年鋼琴。

正如歐美國家很多出身底層,希望孩子在體育領域苦練出頭的家長一樣,L君的父親把所有寶都押在孩子身上,拿出絕境求生的勢頭幫孩子爭取機會。所幸L君心中對鋼琴的熱情從未熄滅,天賦加上刻苦練習和名師指點,他最終在一路付出中熬出了名堂。

20歲那年,L君與S君在美國相遇,彼時L君正忙於全球巡迴演出,S君正在美國某華人衆多的大學讀商科。L君彬彬有禮、舉止成熟有風度,S君也出落成青年才俊,略帶玩世不恭,偶爾炫炫琴技泡妞交友。

兩人相談甚歡,L君羨慕S君有過的完整童年和青春趣事,S君暗想自己也可能會擁有的樂界盛譽。世界各領域的頂尖人才寥寥無幾,在美國讀商科的年輕人卻一抓一大把。

從L君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普通子弟突破侷限、殺出血路的有效因素——父母有遠見、能決斷,孩子有愛好、肯吃苦,同時有導師、貴人相助,得以進入好平臺深造。

也許你會疑惑,爲什麼在這些因素裏面,沒有“成績好、智商高”或者“考名校”等和認知能力相關的因素?

這個問題的引伸就是,對於一個人的長遠發展來說,到底什麼纔是最關鍵的東西?是學習好,還是發展出一套能夠應對未來社會的能力集合重要?

這也是一個無論是學術界還是家長圈中,頗有爭論性的議題。

普通家庭的孩子,也需要上興趣班嗎?

成功的人生,需要的不僅僅是“成績好”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都毫不懷疑地相信,一個人的成功主要倚賴於認知能力,也就是可以在IQ測試中測得出來的智力水平,以及各種學習能力,要提高這些能力,就是儘早讓孩子開始付諸練習。

不過,“認知能力決定成功”的觀點已經隨着經濟學家、教育學家、心理學家以及神經科學家對於人類發展的深入研究,越來越開始被廣泛地質疑。

大量研究發現,對於一個孩子長遠發展最重要的因素,並非我們在兒童時期給他們大腦灌注進去的知識,和發展出的認知能力,而是我們可以幫他發展出的一系列應對未來社會的綜合能力——由堅持力、自控力、好奇心、自省力、Grit、自信心、社交能力組成的“非認知技能”(non-cognitive skills),也叫作個人特質或者性格。

1. 美國的GED項目說明,僅有知識不足以讓底層孩子實現人生提升。

來自於200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James Heckman曾經參與兩個對認知假設的研究。

美國政府在上世紀90年代發起了一個針對高中輟學者的培訓項目,叫做Gener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program(GED項目)。

這個項目專門針對來自貧困家庭、少數民族的高中輟學者,無需讀完三年高中,只要得到GED項目的知識培訓,再通過一系列學術測試,只要成績合格獲得GED證書,美國官方就假設他們獲得了一個高中畢業生應有的認知能力。

也就是說,他們可以用很短時間獲得相當於高中文憑的GED證書,之後就可以進入大學或者去找工作了。

按照常理,既然這些輟學了的孩子通過了考試、得到了GED證書,那麼他們的智商水平和認知能力理應與正常高中畢業者相同,未來發展也不應該有什麼不同。

可是事實令所有人意外,在對獲得GED證書的孩子做了長期跟蹤調查後發現,即使這些輟學孩子獲得了GED證書,依然只有3%的孩子進入四年制大學或獲得大專文憑,而正常高中畢業者有46%進入大學。

不僅如此,在日後的年收入、失業率、離婚率、吸毒率方面,持有GED證書的孩子,與高中輟學、且沒有獲得GED證書的孩子毫無二致。

這就是說,通過GED測試後獲得的證書,並沒能幫助輟學孩子獲得更好的人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僅有知識不足以讓底層孩子實現人生提升。

2. 佩裏幼兒園的實驗說明,高質量的早期教育,不能給貧困孩子們長期的智商提升,但可以提供非認知技能,讓孩子未來更容易成功。

獲得了知識的孩子,爲什麼還會一路墮落到底?

Heckman教授在一篇論文中寫道:

“獲得GED證書,卻依然很墮落的孩子,其實都是聰明卻缺乏非認知能力的孩子。他們雖然能夠通過認知能力測試,卻無法爲自己長遠考慮、爲一件事堅持到底,也無法做到自律自控。缺失非認知技能,纔是他們失敗的根源。”

爲了驗證“非認知能力比認知能力重要”這一論點,Heckman教授又參與了一項研究。

這項研究開始於1960年,在美國底特律市的老工業區,一組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從黑人區招募了一些低收入、低智商的家長和他們3-4歲的孩子,這個實驗主要想觀察,低收入家庭兒童經過高質量幼兒園的教育,認知能力是否會得到提高,因爲佩裏幼兒園是一所兩年制、高質量的幼兒園。

這些孩子被分爲兩組,一組孩子進入實驗者選擇的Perry Preschool(佩裏幼兒園),另一組則被自然放養。研究者對兩組兒童展開長期跟蹤調查,直到當時的小孩子成爲40多歲的中年人,Heckman教授在實驗中期加入研究組。

研究結果令科學家們十分不解。

在剛開始的階段,進入佩裏幼兒園的孩子毫無疑問地得到了能力的提高,他們在認知能力測試中,獲得了更高的成績。不過意外的是,這種“智商收益”並未持久,到了孩子們都進入三年級的時候。讀過佩裏幼兒園的孩子,智商測試成績與被放養的那組孩子毫無二致。就是說,一段高質量的早期教育,並未給貧困孩子們長期的智商提升。

又跟蹤了數十年,他們發現,雖然進入佩裏幼兒園的孩子沒有獲得持續的智商提升,但與另一組被自然放養的孩子相比,他們的高中畢業率、成年後就業率更高,在40歲的年收入高於$25,000,且犯罪率更低、拿低保機率也更低。

這證明,經過兩年高質量早期教育的孩子,終究還是擁有更好的人生。不過, 如果幫他們過得更好的原因不是智商提升,而是從佩裏幼兒園學到的這些非認知技能。

研究者們發現關鍵信息在於小學老師對兩組孩子“個人行爲”和“社交發展”能力的評估。“個人行爲”記錄孩子罵人、撒謊、偷竊、缺勤和遲到的頻率;“社交發展”記錄孩子對事物的好奇心、與老師同學的關係。這些和IQ無關的元素稱爲“非認知技能”。

“非認知能力比認知能力重要”這件事,有了確鑿的實證基礎。

3. 優秀學生、歷史名人都有非認知能力上的共同特點。

並非學習成績和認知能力不重要,但我們無需過於強調智商、認知,而忽略了同樣至關重要的非認知能力。

如果一個孩子擁有堅毅品格、自律自控,並能時刻保持好奇心、專注力,不拖延、社交強,那麼學業出衆、工作優秀其實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如果你去查看跨越身份、階層逆襲成功的人物傳記,就會發現他們都有非認知能力上的共同特點。

與此同時,主創團隊抽樣調查了國內2008~2016年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在與這些學生、畢業生的訪談中,我們也覺察到,這些孩子都有極其自律、善於自省、高度計劃、好奇心強,以及與老師同學關係融洽的共同點。

結論:

當我們在談論普通孩子如何成功時,不應該僅僅拋給他“好好學習”四個字,而是要認真考慮,在努力學習的基礎上,如何幫助孩子們獲得寶貴的非認知技能。

練習一門愛好,可以磨鍊非認知能力

未來孩子與孩子的區別,就在於誰的家長意識到了非認知能力的重要性,並及早開始培養這些能力。

其中,進行一項愛好的練習,就是培養非認知能力的不錯途徑之一。

爲什麼要把愛好放在第一項呢?

這是因爲,“努力學習、考好大學、找好工作”,已經是人人都知道的前進路徑。但是走的人多了,也就沒有了路,我們需要另闢蹊徑,找辦法提高孩子的非認知能力。其中,練習愛好就是一個有效途徑。

1. 堅持下來的人,成績更好、能力更佳

根據多年教育學家、心理學家的研究,擁有興趣愛好,再加上練習和堅持,可以對孩子的成績、性格、能力、學歷,甚至未來的職業發展有促進作用。

曾有一項實驗(Eccles,2003),收集了美國密歇根市來自10所學校的1800個六年級學生的數據,並對這些孩子跟蹤調查到21-22歲、25-26歲,研究發現:

那些發展了愛好的孩子,學習成績更好,未來各個年齡段行爲問題更少,吸菸、酗酒、吸毒、逃課機率更小,而且更能夠享受校園生活、厭學情緒較少,並且大學升學率更高,也比沒有愛好的孩子更願意追求高學歷,未來職業成就更高。

此外,有愛好的孩子社交能力、團隊協作意識更強,在校內外更受歡迎;遭遇逆境時情緒更穩定,韌性更強,抑鬱機率更小,精神狀態更好;自制力、自尊心、自信心更強,對於自我認知也更爲成熟和清醒。

2. 有愛好的孩子在學業、社交、性格方面發展得更好

一方面,音樂、藝術、體育等項目的學習,的確有助於開發大腦潛力,也就是獲得認知性的“硬實力”。

這是因爲,0-12歲時孩子大腦的“黃金窗口期”,除了基本的思維、語言、閱讀能力的發展,藝術的學習也能事半功倍地增強大腦靈活性。

有研究表明,學習並掌握一門樂器的孩子,普遍在數學方面的表現更好。此外,大腦中掌管音樂和語言的區域有所重疊,音樂和語言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都有韻律、音調和節奏,所以孩子對於音樂的學習、感知能力,又會促進他們語言、閱讀能力的發展。

還有研究表明,學習音樂可以增強空間感知、邏輯計算能力,對於科學、地理、歷史、英語、物理等學科,也會幫助孩子增強理解。

同時,由各種激烈活動(慶祝、比賽、演出等)引發的激烈情緒,通常有助於激發腎上腺素,而腎上腺素又可以幫助激活學習活動所需的記憶力。

所以,有競爭意識和好勝心不是壞事,不應遭到家長的打壓,如果你的孩子喜愛運動,體育類的愛好可以增強孩子記憶力,不妨試一試。

另一方面,學習、練習愛好的過程中,孩子能發展出非認知性的“軟實力”。

孩子能夠從中獲取自制力、嚐到成就感、得到自尊自信,並發展出一些爲人處事中基本的價值理念,比如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全力去贏的拼搏感,以及應對失敗的韌性鍛鍊,在應對枯燥訓練的過程中,也可以鍛煉出非凡的堅持能力。

那些需要競爭的興趣活動,能夠培養出領導力、溝通力、表達力,還有競爭意識和人性洞察力。

3. 普通家庭的孩子,究竟要不要堅持愛好?

值得家長注意的是,練習愛好,並非培養非認知能力的唯一途徑,通過愛好加強非認知能力,只有在滿足“孩子喜歡練,家長供得起”兩個條件的前提下,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而如果有一個條件不滿足,家長就需要進行再次權衡。

第一個條件是,“孩子喜歡練”。

每個孩子可能都會在遇到困難、感覺乏味的時候,對愛好失去興趣,那麼這時候,什麼樣的孩子需要繼續鼓勵練習,而什麼樣的孩子,就應該適可而止、放棄練習呢?

如果孩子只是偶爾有情緒牴觸,但通過家長給予放鬆時間、進行興趣引導後,孩子依然願意練習,或者孩子本身就希望在這個領域成爲佼佼者,那麼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克服平臺期,鼓勵他們堅持不懈、繼續練習,順便培養一下孩子的堅毅力。

然而,假如孩子對於學習的樂器非常牴觸,甚至到了茶不思、飯不想,一提起樂器就火冒三丈、怒髮衝冠的地步,那麼與其讓練習愛好影響親子關係,不如果斷放棄,讓孩子通過運動、讀書,或堅持其他事情,加強孩子的自控力、堅持力。

第二個條件是,“家長供得起”。

就好比鋼琴,不知從何開始,鋼琴似乎成爲了中產家庭的標配,彷彿不然孩子學個鋼琴,那麼就彰顯不出這個家庭的高雅品味,也無法讓人看出父母對孩子不遺餘力的培養。

於是,“學鋼琴”便成爲了無數孩子童年的家常便飯,當然也是部分孩子的童年陰影。

就像文章開頭的故事,S君家裏有錢,父母供得起,學鋼琴不會太影響家庭財產狀況,而S君不想練的時候,其父母面對“鋼琴費用、學費、時間”等高昂的沉沒成本,做出了“及時止損”的選擇,而沒有因爲過多的沉沒成本,而繼續做出無謂的投入。

不過,對於很多工薪家庭來說,鋼琴的學習費用,着實佔了家庭預算的一大部分,如果再想找更好的老師,恐怕預算更加吃緊。

而對於這樣的家庭,如果孩子像故事中的L君一樣,天賦異稟、吃苦耐勞、懂事聽話,再招老師喜歡,那麼家長做出孤注一擲的選擇,犧牲掉自己的事業機會,忍受着孩子對自己的厭惡,用嚴苛到不近人情的手段,逼迫孩子練習,那麼我們無話可說。

但如果孩子自身天賦平平,家庭負擔過重,父母就不應該再緊盯着沉沒成本的可惜,也不要爲了營造一種“富足中產、高雅品味”的假象,而持續在鋼琴上做無謂投入,更不應該以“我都花了這麼多錢”爲理由,逼迫孩子練習。

這就和明明年入10萬,卻一定要讓孩子讀一年20萬的貴族學校一樣,也許你表面上讓孩子進入了一個精英環境,但20萬隻是學費,要想真正融入這個圈子,孩子可能還需要每年幾次國外旅行、參加各種燒錢的生日派對,再多學習幾門“貴族愛好”,這些你確定都能負擔得起嗎?

最後的結果,依然是不被高層圈子所接受。

結論:

練習愛好,家長需要以平常的心態,接受孩子可能天賦平庸的事實,並做好投入打水漂的心理準備。

如果兩個條件都滿足,那麼家長可以投入足夠多,愛好應該也可以成爲孩子人生的一大亮點;但倘若兩個條件有一個不滿足,那麼就應該再三權衡;而若是兩個條件都不滿足,那麼就果斷放棄,人生還有很多條路可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