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興趣班也許正一步步毀掉孩子的興趣……

興趣班也許正一步步毀掉孩子的興趣……

來源:寶貝周    閱讀: 4.3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週五,接喆同學英語課放學,聽到幾個媽媽在討論給孩子報興趣班的事——“不知道該給孩子報什麼班,擔心報了孩子學不下去……”“我想多報幾個班試試,看他的興趣再重點培養。”

“那花銷可不小,如果中途不學了多可惜。”

“主要是不知道孩子到底喜歡啥,問他就說啥都想學,可真報了班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爲了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讓孩子有點能拿出手的“本領”,大家真是操碎了心。

可怎樣才Get到孩子的興趣點?恐怕是很多父母共同的疑問。

一個和我同齡的朋友,也算是半個有興趣班經歷的人。

小學四年級時,她們學校門口貼出告示,說晚上8點有縣裏來的小提琴老師在禮堂選拔學員,請感興趣的同學來參加面試。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小鎮,小提琴是神一樣的存在。消息迅速傳開,大家都躍躍欲試,那位朋友也跑回家要父親帶她去“面試”。

當晚,學校禮堂門口排着長隊。那些說是選上了的孩子,家長臉上一派榮光,彷彿手裏已經牽着未來的小提琴演奏家;那些沒選上的,大人會直接埋怨孩子沒出息。

看到沒選上會捱罵,她手心開始冒汗。爸爸摸摸她的頭,問:“喜歡小提琴嗎?”她毫不猶豫地點頭,以前從電視上看過拉小提琴的人,覺得站在舞臺中央好神氣!

她爸爸笑了:“你是喜歡那些站在臺上拉小提琴的人,還是喜歡小提琴發出的聲音?”她正不知怎麼回答,就輪到她進去面試了。最後,她因爲“手指長,柔韌度也好”而得以參加複試。

自己被選上,朋友有些小興奮;爸爸卻表情平淡,沒再提關於小提琴的事。

第二天覆試,老師放了一段音樂,要朋友聽聽其中有幾種樂器的聲音。她至今記得自己當時的感受:很白癡,聲音就是聲音,還分幾種?老師把那段音樂放了三遍,她仍一無所獲。最後,老師擺擺手說“回去吧”。

她牽着父親的手走出來,又羞愧又失望。父親卻沒表現出絲毫不滿,在學校門口給她買了袋米花糖說:“你從沒接觸過樂器,分辨不出那些聲音很正常啊。爸爸也希望你有自己的特長,但咱們得選自己喜歡的事去做,這樣才能做得長久,即使碰到困難也能堅持下去。”

那是她人生中第一次面對“興趣”這個命題,伴隨着對那次經歷的反覆咀嚼,她對“興趣”這件事有了最初的理解:一件自己喜歡的事,不跟風也不盲目崇拜;一件自己有所瞭解的事,不是一時興起也不會輕言放棄。

興趣班也許正一步步毀掉孩子的興趣……

很幸運,我小時候,也被父親同樣尊重地對待:我喜歡看課外書,在那個視“閒書爲洪水猛獸”的時代,我很感謝父親騎車一個小時帶我去縣城電影院的地攤看小人書的日子。

或許,正因爲年幼時看小人書的興趣,我纔在寫作這條路上執着地堅持。所以,在尋找、發現、遵重孩子的興趣方面,我特別欣賞好友H的做法。

H是鋼琴老師,經營着一間藝術培訓工作室,兒子彬彬今年4歲,是喆同學的小夥伴之一。

主業是鋼琴培訓,但H的工作室課程涵蓋了樂器、繪畫、舞蹈、主持,很受家長們歡迎。家裏有這樣一位專業級的媽媽,彬彬可謂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媽媽自己工作室的課程肯定隨便學吧?

事實上,迄今爲止彬彬還沒有上過任何一個門類的興趣班,一直在家“傻玩”。有人甚至覺得H對自家孩子不夠用心,對此H說:“其實我一直都在教彬彬,只不過,我是用最適合他年齡和狀態的方式去教他。”

當很多孩子聽口水兒歌時,彬彬在聽舒伯特、莫扎特、巴赫和一些新潮的電子音樂;當很多孩子看喜羊羊和熊出沒時,彬彬在看宮崎駿和夢工廠;當有的孩子在兒童遊樂城忙活時,彬彬和要好的小夥伴一起去動物園、植物園,與大自然親密接觸……

努力給孩子感官體驗,是H最喜歡的“浸入式教育”,通俗來說就是“薰陶”。

昨天還有位朋友在微信上跟我訴苦,說女兒三歲半了,就喜歡熊大熊二,問我怎樣才能讓孩子愛看書。

熊大熊二是孩子從一開始就自己選擇要看的嗎?

肯定不是,一定是大人允許他們去看的。我們給孩子提供什麼類型的訊息,孩子就會接受並習慣於這類訊息——

如果希望孩子愛上看書,就應該儘早爲孩子創造一個隨時隨地能夠看到優質繪本的環境。

如果希望孩子愛畫畫,就爲孩子創造一個方便塗鴉的環境,讓孩子有地方可以畫,有藝術可以觸摸。

就像H所說:“小朋友在人生頭三年裏,每時每刻都在學習。你給他們看什麼、聽什麼,他們就在吸收什麼。特長學習,拼的不是誰學得早,而是誰最堅持。孩子要先儘可能多地體驗那些美好事物,才能從中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等他在完成各種體驗的積累後,終於開始對某件事產生迷戀,就找到了他可以持續投入熱情去學習並讓他終生受益的——興趣。”

當媽媽的一定都有這種體會——我明明沒教過孩子的事,他卻不知不覺學會了。

就像前幾天,喆同學拿着畫筆塗鴉,突然寫了個“上”字。

興趣班也許正一步步毀掉孩子的興趣…… 第2張

我嚇了一跳,因爲我從沒刻意教他認過字,更沒有教他寫過字,只是在讀繪本時會應他要求告訴他哪個字念什麼。

是什麼使得孩子在不經意中就掌握了那些我們從沒教過的本領?蒙臺梭利女士把孩子這種自我學習的能力,稱爲“吸收性心智”,她認爲“當孩子與某個環境接觸,這個環境中的大部分知識都會被孩子吸收,這種能力與生俱來”。

即孩子是在對環境的感受和體驗中學習的,興趣是他們在對一件事不斷深入接觸的過程中,經歷一個由知識積累到興趣爆發的過程。

這件事,即使身爲爸爸媽媽,也不可能替他們去做。

生活中常有這樣的事——孩子在某個階段對某件事表現得很有興趣,父母立刻把孩子送進興趣班,但沒過多久孩子就沒興致學了。父母很着急:學費不能白交啊,於是逼着孩子學,等全部課時上完,孩子已經完全喪失了對這件事的興趣。

畫畫、跳舞、彈琴……很多興趣的萌芽,就這樣消逝在了急吼吼選擇的興趣班裏。

當你發現孩子開始喜歡某一件事,無論是樂器、塗鴉還是運動,先別急着讓他受約束地學,正確做法是陪伴孩子儘可能多地去接觸和了解這件事,直到孩子在其中找到了樂趣,慢慢把最初的熱情轉化爲持久的行動力。

比如發現孩子喜歡聽音樂,就多帶孩子觀看音樂會,感受音樂之美,並觀察孩子能否興趣高漲;

發現孩子喜歡打球,就多帶孩子去看籃球比賽,多給他們講球星們的故事;

發現孩子喜歡畫畫,就多帶孩子去藝術氛圍濃厚的地方,多帶孩子看畫展,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試着瞭解畫家們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作品,以及這些作品背後的故事;

發現孩子天馬行空想像力豐富,就多準備一些書供他閱讀,鼓勵他們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

發現孩子對英語敏感,不多給他們看原版動畫片、多聽英文兒歌磨耳朵……

最初的熱情,只是興趣的種子;長期的浸染和薰陶,纔是讓興趣開花結果的養料。

只有足夠了解的事,才談得上喜歡。

只有真正喜歡的事,才能讓人持續投入熱情去努力,哪怕遇到困難也有勇氣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