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不要用獎勵來激勵孩子學習

不要用獎勵來激勵孩子學習

來源:寶貝周    閱讀: 9.7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怎麼激勵孩子學習?能用獎勵來激勵孩子學習嗎?用獎勵的方法效果好嗎?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好成績,但這種願望應該是鎖在心裏,把其轉化到日常對孩子的教育細節的處理和思考上,而不是經常表露在言語和表情上,更不能把獎勵作爲激勵孩子學習的一種手段。

家長們也許擔心不在學習方面提醒或刺激,孩子就會不好好學習,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就當下的社會生活來說,考試的重要性已被渲染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孩子周圍根本不缺少“分數場”。從一上學開始,孩子就天然地知道好成績非常重要。家長什麼都不用說,孩子也會盡力去拿一個好成績。縱使家長沒有獎勵,好成績本身也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快樂,已足以形成激勵作用。考試成績本身就是獎勵,父母合上成績冊時一句淡淡的“很好”和眼中的愉悅,就已經足夠激勵孩子再接再厲了。而物質獎勵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會產生不少的副作用。

首先,獎勵轉移了孩子的學習目的。一個孩子如果爲了一雙旱冰鞋或者是別的獎勵而去學習,他在學習上就開始變得功利了。一旦得到了這雙鞋,對學習就會懈怠。庸俗獎勵只能帶來庸俗動機,它使孩子不能夠專注於學習本身,把獎品當作目的,卻把學習當作一個手段,真正的目標丟失了。

不要用獎勵來激勵孩子學習

其次,獎勵破壞了孩子實事求是的學習精神。學習最需要的是對知識的探究興趣和踏實的學習態度,這是保持好成績的根本動力和根本方法。把獎勵當作學習的誘餌提出來,是一種成人要求兒童以成回報自己的行賄手段。它讓孩子對學習不再有度虔誠之心,卻把心思用在如何換取獎品、如何討家長歡心上。這讓孩子的心總是懸浮在半空,患得患失,虛榮浮躁,學習上很難有心無旁騖、腳踏實地的狀態。

第三,獎勵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對立情緒。任何考試都有變數,誰也不能保證在每一次考試中都取得好成績。如果一個孩子很早就想得到一雙旱冰鞋,家長說如果考試能進班內前十名就給他買。結果孩子考了第十二名,家長就說等到下次考試進了前十名再買,家長認爲這樣可以激勵孩子繼續努力。孩子由於和家長有言在先,也會答應下次爭取進前十名,但他心裏會不由自主地對下次考試憂心忡忡。他下次進入了前十名,會有暫時的愉快,但用不了多久,家長一定會在新一輪考試中有新的條件提出來。每一次考試都是個坎,需要他去跨越,一旦做得不理想,他就會有挫敗感。不知不覺,孩子就會變得反感學習、憎恨考試了。

第四,獎勵只會暫時有效。人對獎品的熱愛程度取決於他在這方面的欠缺和需求程度。從物質貧困年代走過來的家長們常有的思路就是物質刺激,這是供應短缺時代遺留的觀念。而現在的孩子在物質方面並沒有太大的欠缺,所以物質獎勵並不能真正刺激他們的熱情。即使物質獎勵能帶來一些動力,也是階段性的,持續不了多長時間,而學習需要的是持之以恆的態度。

把獎勵當作對孩子的激勵轉移了孩子學習的目的,破壞了孩子實事求是的學習精神,讓孩子對學習產生了對立情緒,同時它只能起到短暫的效果,長期來看並不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只有把孩子拉回到踏實的學習心態中,才能防止孩子在學習中壓力過大或變得虛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