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孩子考了好成績,還要不要用物質獎勵呢?

孩子考了好成績,還要不要用物質獎勵呢?

來源:寶貝周    閱讀: 7.0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曾幾何時,家長們越來越喜歡用獎勵來”誘惑“孩子去做某些事情,比如考了好成績,那麼這些所謂的獎勵,家長們真的該貫徹到底嗎?

都是獎勵惹的禍?

我的同事最近特別苦惱。

臨近期末考試了 ,同事的女兒問她:“這次期末考試,你給我準備了什麼?”

同事說:“這次就沒有獎勵了,你好好考試。”

同事女兒怒了:“那我還好好考試幹嘛?有什麼意思?”

孩子對本次考試一點都不重視,學習也變得很隨意。

原來同事爲了激勵孩子學習,每次孩子考試前,她都會許諾孩子:

這次你要是考到前十名,我就帶你出去玩。

如果你能考滿分,你想要什麼我都給你買。

爲了得到想要的東西,孩子確實變得認真學習了一段時間。

可是現在孩子越來越大了,很多的許諾已經引不起她的興趣了,對學習的興趣也越來越淡。

學習原本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可是父母用物質獎勵,讓孩子誤以爲學習是爲了得到獎勵,是爲了父母學的。

當父母不再滿足孩子的要求時,孩子就會覺得憤怒,不願再去做本該自己要做的事。

同事說:“都是獎勵惹得禍,我再也不要用物質獎勵來教育孩子了。”

其實,物質獎勵是有用,但如果我們過分使用物質來讓孩子學習、養成某種習慣,這就是用外在的物質來控制孩子的行爲,很容易讓孩子覺得學習就是爲了得到某種獎勵。

物質獎勵沒有錯,關鍵在於我們怎樣運用,用好了是一種方法,運用不好會有副作用。

過分強調物質鼓勵會改變孩子做事的動力。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講的:一個老人家有了廢棄的汽車,有一幫小孩天天來玩,製造了很大的噪音,老人制止無效。

於是他就告訴孩子們:你們使勁跳,聲音越大越好,我給你們50美分,孩子們很開心。

第二天,老人給孩子們30美分。

第三天給孩子們10美分。

第四天什麼都沒有。

孩子們就生氣地說:不給我們錢,我們不跳了。

於是老人達到了目的。

孩子們一開始在老人門前玩耍,完全是出於讓自己開心的目的,而當老人不斷給他們錢時,在無意識中,他們玩耍的動力就被改變了,不再是讓自己開心,而是要獲得金錢。

當最後一次,他們覺得自己的付出沒得到獎勵時,他們就不願意再去做這件費力不討好的事了。

孩子們原本是爲了開心纔去做的事,後來變成了爲了金錢,這個故事,就很好地說明了強調物質鼓勵會改變孩子做事的動力。

兒童心理學家也指出,物質獎勵會削弱孩子的內在動機,把“孩子自己渴望變得更好”的內在動機變成了“我爲了得到獎勵纔去做”的外在動機。

孩子考了好成績,還要不要用物質獎勵呢?

過分強調物質獎勵

會暗示孩子這件事是一件苦差事

天氣冷了,四歲的天天總是起不來牀,爲了讓孩子準時上幼兒園,天天爸爸絞盡腦汁,想出了一個辦法:

如果準時起牀上學就給天天買零食、放學允許他看電視。

孩子能每天去上幼兒園了,天天的爸爸正得意,他覺得這樣做真的有效果。

可是馬上有了新的問題:孩子凡事講條件。

爸爸,我去上學可以啊,但週末你要給我買一個變形金剛。

我可以吃完這一碗飯,但是你要給我喝一杯果汁。

我晚上可以早點睡,但是你能不能讓我看會電視。

於是零食越來越多,看電視時間越來越長,條件越講越多。甚至有一天不管怎麼樣,他都不願意起牀去幼兒園了。

天天爸爸很不解,孩子爲什麼會這樣?是自己哪裏做得不對?還是現在的孩子太精了?

天天的爸爸本意是想用物質獎勵來肯定孩子,從而讓孩子養成按時上幼兒園的習慣。

對於處於希望得到父母肯定的四五歲的年齡來說,原本是很有作用的,但是天天的爸爸過分強調了物質,而忽略了孩子上幼兒園本身的樂趣。

更是因爲沒有掌握好物質獎勵的度,讓孩子以爲上幼兒園是一件苦差事,所以一定要有獎勵。

獎勵孩子,一定不要過度強調物質,不然會有副作用:

孩子從中習得的不僅僅是我做好這件事就能得到獎勵,更可怕的是孩子會認爲既然那麼辛苦,我纔不要費心盡力呢,大不了不要你們的獎勵唄。

外部給予的一些獎勵、交換等都屬於外驅力,能促使孩子去做某件事情,但孩子的行爲容易隨着這些因素的改變而改變,具有不確定性,那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孩子考了好成績,還要不要用物質獎勵呢? 第2張

內在動力的強大作用

前幾天冰花男孩的故事刷爆朋友圈:頭髮被冰花覆蓋,像頂着一叢霧凇,臉龐凍得紅撲撲,手提着書包站在教室裏,背後是幾個同學的笑臉。

前一段時間,這張“冰花男孩”的照片在朋友圈走紅,不少人被他冒着冰霜求學的照片所打動。

男孩的家距離學校4.5公里,他和姐姐每天都需要這樣步履維艱地去上學。遇到雨雪天,上學路更難走,但樂觀的男孩說:“上學冷,但並不辛苦。”

如此堅強樂觀的男孩,看哭了無數網友。儘管環境惡劣,孩子依然充滿希望和堅韌。

孩子的行爲是沒有外在的物質獎勵的,但是孩子的腳步堅定:我想去北京,我想去看看那裏的孩子是怎樣讀書的。

這就是孩子內在的動力:內驅力。

什麼是內驅力?

簡單來說就是內部驅動力,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內部喚醒狀態或緊張狀態,表現爲推動有機體活動以達到滿足需要的內部動力。

也就是人們想要做某事的內在動力。

有了內驅力,無論有沒有獎勵,一個人都能保持高度的熱情和積極投入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中,且不會輕言放棄。

外驅力和內驅力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關係,外驅力越大,內驅力越小;內驅力越大,需要的外驅力就越少。

當孩子處於5-7歲時,特別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這段時間外在驅動的作用最明顯,孩子需要通過他人的肯定,來實現自我的認知。

但是孩子越大外在驅動力的作用就越小,越需要內在驅動力。

有人說:雞蛋從外面打碎是壓力,從裏面打碎纔是成長。是的,也只有從裏面打碎,纔會獲得成長的寶貴力量。

孩子的成長也是一樣,外在驅動力有一定的作用,但激發孩子的內在驅動力纔是關鍵,真正的心之嚮往才能用盡全力。

那麼,怎麼刺激孩子產生成長的內在驅動力?

這裏就不能不提對當代動機理論有重大影響的兩位心理學家Deci和Ryan。

他們認爲,所有的人,包括孩子,都有三個基本心理需要:歸屬感(relatedness)、自主感(autonomy)和勝任感(competence)。

如果這三者得不到滿足,孩子會出現各種問題,如果得到滿足就能做到外在的驅動到內在驅動力的轉化,並且孩子會有較高的幸福感。

所以,我們可以從淡化物質獎勵的控制因素以及增強孩子的歸屬感、自主感和勝任感方面來入手。

孩子考了好成績,還要不要用物質獎勵呢? 第3張

1. 正確地愛孩子

我們在表達對孩子的愛時,常常會陷入一種誤區,以爲給孩子好的物質就是愛孩子,殊不知,比起物質,心靈的鏈接纔是孩子最需要的。

讓孩子知道父母會一直無條件地愛他,而不是他表現好才能得到父母的愛。

孩子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他的歸屬感得到滿足,就會獲得安全感,知道自己一定會戰勝一切困難,內心就會生出強大的力量,就會有勇氣繼續前行。

我們可以這樣做:

1. 高質量地陪伴孩子,帶孩子閱讀、出去走走,和孩子聊聊天。讓孩子明白:你的生命中他很重要。

2. 當孩子做錯事情或沒達到父母的要求時,我們要接納孩子的情緒同時給孩子安慰、疏導。

讓他明白雖然你做錯事了,但是我依然愛你這個人,我知道你很難過,但行爲可以改正。

2. 合理地運用獎勵機制、及時地獎勵孩子

多用事後獎勵,少用事前許諾的獎勵方式,淡化物質獎勵的信息,不要將孩子的學習行爲與物質獎勵等外在動機聯繫在一起。

比如孩子學習進步了,我們可以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以對孩子行爲的肯定,這個獎勵就是孩子行爲的附屬品,而非孩子做事的目標。

3. 放手讓孩子獨立,讓孩子能爲自己做主,能爲自己做事

父母要給予孩子做事的機會。只有孩子有獨立的能力了,內心纔會生出強大的力量。我們的做法:

1. 父母要把主動權交給孩子,讓孩子自己承擔責任,學會思考怎樣安排自己的生活。

2. 要給孩子試錯的機會,孩子是通過錯誤來學習的,在錯誤中摸索、學習,這是孩子的成長過程。

4. 讓孩子體會到“成就感”

把一件事情做好本身獲得的快樂和成就感就是最好的獎賞。

當我們全力以赴克服重重困難終於漂漂亮亮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內心一定是很舒暢的,這種沁人心脾的快樂是一種最高級的享受。

當一個孩子體味到這種快樂的時候,意味着他對學習的認識有了本質的提高,他的內在驅動力就會增強。

我們可以這樣做:

1. 多讓孩子做做簡單的家務,當孩子能夠獨立完成一件事的時候,我們可以問問孩子是怎麼做到的,從一件件日常小事中讓孩子獲得成功的經驗,讓孩子的勝任感逐漸增強。

2. 家長要學會讚美和鼓勵的技巧,例如“你可以做到的”“你能行”,當孩子做成一件事時,給孩子具體的表揚,讓孩子明白自己哪裏做得好,好在哪裏,激勵他的後續行爲。

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他的《什麼是教育》中寫道:

“教育的本質意味着: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

以物質獎勵爲輔,激發孩子內在動力爲主,讓孩子形成源源不斷的向上動力,迸發出生命的熱情,走進孩子的心,我想每個孩子都是快樂、幸福的。

畢竟只有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才能讓積極的教育有效發生。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