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百科知識 > 年熱門旅遊城市排行(三)

年熱門旅遊城市排行(三)

來源:寶貝周    閱讀: 6.4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南京旅遊

年熱門旅遊城市排行(三)

南京市旅遊局爲方便遊客旅遊南京,與媒體合作整出十條南京的精品旅遊線路。分別是:六朝懷古遊、大明勝蹟遊、鄭和遺蹤遊、民國文化遊、宗教文化遊、秦淮風情遊、科教修學遊、濱江風貌遊、溫泉度假遊、鄉村美景遊。

此外南京作爲十代故都,文化底蘊極厚,雖許多地面文物蕩然無存,但保留的老地名仍讓人追昔不已,2004年南京先後評選出“南京十大遺憾消失老地名”,唱經樓、安樂寺、邀笛步、百貓坊、杏花村、子午路、鳳凰臺、仁孝裏、吉祥街、赤石磯榜上有名。“南京十佳老地名”分別是烏衣巷、朝天宮、桃葉渡、成賢街、龍蟠裏、夫子廟、長幹裏、孝陵衛、莫愁路、虎踞關。這一個個地名分明讓人感覺到了歷史鮮活的記憶。

旅遊類型

  六朝懷古遊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南京歷來就有“六朝古都”的美譽,東吳、東晉、宋、齊、樑、陳,六朝定都給南京帶來了一度的繁華,成爲東南物產豐饒的勝地。六代豪華春猶在,如今在南京城內散落的六朝遺蹟可考、可賞、可嘆……

臺城(覽鐘山、觀玄武,臺城柳堤懷六代)

雞鳴寺(南朝名寺藏帝王,香菸嫋嫋抹胭脂)

玄武湖(帝王習武地,金陵秀色處)

南京白馬石刻公園(東漢傳說,數朝石刻)

靈谷寺(南朝名僧塔,明帝御遷地)

古林公園(齊樑拜梅亭,今朝賞梅地)

清涼山、石頭城(武侯駐馬點江山,石頭虎踞依秦淮)

莫愁湖(南朝有莫愁,悄然湖畔走)

朝天宮(冶山舊地,春秋史築,魏晉遺風)

夫子廟(六朝金粉地,十里秦淮河)

棲霞山(舍利塔、千佛巖、乾隆御花園、紅葉谷),登高望遠,如逢秋天還可一賞楓葉

棲霞山附近的南朝石刻,散落民間的珍寶(甘家巷小學內樑安成康王蕭秀墓、十月村樑吳平忠侯蕭景墓、甘家巷以西的樑始興忠武王蕭譫墓、樑鄱陽忠烈王蕭恢墓、仙林大學城樑臨川靖惠王蕭宏墓、陳蒨永寧陵石刻等)或江寧麒麟鎮、淳化鎮附近的六朝石刻等

 大明勝蹟遊

1368年,平民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開創了明王朝,再一次將南京提升成爲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明代的南京始終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漫步這座古城,隨處可見大明勝蹟……

明孝陵(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

明文化村(陽山碑材,碑中之最)

靈谷寺(明代規模最大的寺廟)

明故宮遺址(現闢爲午朝門公園。是北京故宮的藍本,爲明初洪武、建文、永樂三代皇宮,現雖未修復,但仍能給人以磅礴的感染和無盡的遐想、回味)

玄武湖公園(湖光山色儲皇冊)

鼓樓公園(明朝都城的見證,重大儀式的聖地)

閱江樓(朱元璋的願望和遺憾,六百年的見證和關聯)

靜海寺、天妃宮(明帝敕造,航海信仰)

南京鄭和寶船遺址公園(最大的中世紀造船遺址)

莫愁湖公園(明代古典公園,園中勝棋樓原是明太祖朱元璋和開國元勳徐達經常弈棋的地方)

朝天宮(明代朝拜天子禮儀的場所)

中華門城堡(世界第一甕城,明代最大的城門之一)

夫子廟、李香君故居、瞻園、白鷺洲公園等(曾經的國子監,明清時代最大的鄉試場所,江南貢院科舉嚴謹,秦淮浪漫)

清涼門、鬼臉城

獅子山(走儀鳳門—定淮門南京明城牆風光帶)

神策門公園(敵樓唯一保存完好的城門)

臺城(看城牆博物館,武廟閘)

曾國荃破城處、琵琶湖、前湖、中山門

午朝門公園(瞭解明故宮位置走向)

東華門、西安門遺址(明代皇城和宮城各自唯一留下的城門遺蹟)

東水關(欣賞古代水利樞紐)

鄭和遺蹤遊

鄭和,明代偉大的航海家,用28年的時間譜寫了壯麗的七下西洋航海之歌,友睦了鄰邦,交流了文化。鄭和的船隊在南京組建,首次航海在南京下水,晚年的鄭和也定居在南京,如今,鄭和的遺蹟依然可尋……

靜海寺(乃是明成祖爲鄭和所建,鄭和晚年曾一度在此生活)

天妃宮(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歸來奏請建立,每次出海前祭祀之地)

龍江寶船廠(大多數鄭和船隊曾在此營造)

南京鄭和寶船遺址公園(原爲鄭和府第內的私家花園)

淨覺寺(淨覺寺的重建有賴於鄭和的奏章)

南郊烏龜山浡泥國王墓(鄭和下西洋增強國際交流的鑑證)

牛首山鄭和墓(航海家壽終正寢之地)和鄭和紀念館

民國建築遊

南京現存的民國文化遺蹟有1000多處,因此,南京可算是民國文化的典型代表。中西合璧的建築羣、巍峨壯觀的偉人陵、秀麗蒼翠的林蔭道……數不盡的風情。

中山碼頭-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東路沿線建築(交通部、鐵道部、立法院、最高法院、外交部、鼓樓醫院、司法院、中央飯店、逸仙橋、鐘山賓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南京博物院、中山門等)

南京博物院(30年代蔡元培倡導建立的國立中央博物院,目前全國第三大博物院)

中山陵、鐘山風景名勝區(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陵墓)

靈谷寺、靈谷公園(北伐陣亡將士公墓、譚延闓、鄧演達墓)

美齡宮、孫中山紀念館、音樂臺、蔣介石湯山溫泉別墅(莊重典雅的中西合璧建築,得山水之優勢,引香泉之環抱)

總統府(近代史博物館,孫中山、蔣介石辦公處)

梅園新村(國共談判舊地)

南京1912旅遊休閒時尚街區(民國古典風情,現代休閒文化)

毗盧寺(民國時期全國佛教的中心)

沿太平南路還可經十竹齋、寶慶銀樓、亨達利鐘錶行、安樂酒店等清末民初建築)

南京大學(三江起源,知名大學)

南京師範大學(三江餘韻,女校風範)

東南大學(三江的另一分支,最早的綜合性大學之一)

頤和路公館區(民國官府和使館區,汪精衛公館、閻錫山公館、蘇聯大使館、馬歇爾舊居、陳伯雷舊居等)

南京地質博物館(中國歷史最悠久的自然科學博物館之一,第一個以地質礦產爲主要內容的專業博物館)

北京東路北京西路沿線建築(華東飯店、日本大使館、考試院、汪僞還都紀念碑等)

餐飲:綠柳居素菜館(始建於1921年民國時期的老字號素菜館)

住宿:民國時期留下的著名賓館(鐘山賓館、中央飯店、華東飯店、江蘇飯店、福昌飯店等)

宗教文化遊

南京地處中國南北交界之處,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多次人口遷移,南來北往的遷徙讓不同的民俗和宗教信仰在此交匯,歷史、地理上的重要地位造就了它的宗教香火旺盛,地方風俗獨特。

雞鳴寺、玄奘寺、毗盧寺、靈谷寺、中山陵藏經樓、棲霞寺、鷲峯寺、金陵刻經處、大報恩寺遺址、金粟庵、牛首山宏覺寺、宏覺寺塔、定林寺塔、無想寺、保聖寺、真如禪寺、惠濟寺、靈巖禪寺

秦淮風情遊

  江寧織造府

秦淮河,南京的母親河,造就了南京的文化積澱,自古南京歷史上就不乏對秦淮河的記載,無論是嘆詠,抑或是傳說,這條穿城而過的河流給南京留下了無數美妙的話卷。數十年前,朱自清和俞平伯的兩篇同名散文《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更是傳爲佳話。如今,畫舫依舊,秦淮兩岸的風景卻更加迷人了。

秦淮風光帶、內秦淮畫舫(王導謝安故居、秦大士故居、李香君故居、吳敬梓故居、沈萬三故居)

夫子廟、外秦淮畫舫(大報恩寺遺址、長幹橋、石頭城、江蘇電視塔、水木秦淮、城西新景等)

伏龜樓(最新發現的南唐城牆遺址)

老城南,尋訪秦淮手工藝人

朝天宮(參觀南京市博物館,並品嚐在地攤淘古玩、倉巷淘舊書的樂趣)

南京雲錦博物館(工藝三寶之首,手工藝界的奇蹟)

甘熙故居(九十九間半,參觀民俗博物館)

科教修學遊

  自然科技

中山植物園、南京海底世界、紅山森林動物園、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南京地質博物館、南京紫金山天文臺、南京國防園、江蘇電視塔、南京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

高校觀光

江南水師學堂(洋務運動開辦的軍事學校)

南大/南師大/河海/東大/南航等、金陵中學(清匯文書院)、曉莊師範學院(瞻仰陶行知展覽館與墓園)、仙林大學城/江寧大學城

文化博覽

南京博物院、明城垣史博物館、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總統府)、烏龍潭公園、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南京市博物館、太平天國曆史博物館、南京市規劃建設展覽館

紅色之旅

雨花臺、中共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渡江勝利紀念館(新南京渡江勝利紀念館)、靜海寺、南京長江大橋

濱江風貌遊

南京長江大橋、南京長江二橋、獅子山閱江樓、靜海寺、天妃宮、渡江勝利紀念碑、燕子磯、幕府山(觀音閣、頭臺洞、二臺洞、三臺洞)、長江遊輪覽江景、南京奧體中心、綠博園、江心洲:民俗百業館(民俗百業展演)——農趣館(農具展演、知青屋、踩水車、推石磨等)——農民藝術館(葫蘆雕刻、竹製品展銷、奇石奇根展示)——江村農俗園(茶具博覽、家禽動物展示、晃橋索道等)——江島酒坊——農家菜一條街——葡萄樂園——大江風貌——紫光田園)、八卦洲

 溫泉度假遊

湯山頤尚溫泉、湯山溫泉、明文化村景區、南京大吉溫泉度假村、老山國家森林公園、惠濟寺、南京鐘山國際高爾夫俱樂部、南京銀杏湖國際高爾夫球俱樂部、“太陽島”休閒俱樂部、國際昭富高爾夫俱樂部

 鄉村美景遊

牛首山郊野踏青、菊花臺公園、金陵石刻園、將軍山風景區、大石湖生態旅遊度假區、世外桃源農業旅遊村

青島旅遊觀光

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重點歷史風貌保護城市、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4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有嶗山風景名勝區、青島海濱風景區。山東省近300處優秀歷史建築中,青島佔131處。青島歷史風貌保護區內有重點名人故居85處,已列入保護目錄26處。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處:即墨馬山石林。

日前,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批准市北區葡萄酒博物館和膠州少海風景區爲國家4A級旅遊景區。另外,市南區駱駝祥子博物館和劈柴院、四方區民俗館爲國家3A級旅遊景區。

截至目前,青島市共有A級旅遊景區66家。其中,5A級旅遊景區1家,4A級旅遊景區爲18家,3A級旅遊景區30家,2A級景區15家,1A級景區2家[3]。

會展節慶

青島國際會展中心位於嶗山區世紀廣場,建築面積15萬平米,展覽面積11萬平米,是山東省展會最密集,大型展會最多的會展中心。

佛山名勝古蹟

名勝古蹟

康有爲故居:康有爲故居在南海丹竈鎮銀河鄉蘇村,康有爲(1858—1927),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西樵山人,人稱康南海先生,實行維新變法,其故鄉蘇村中的“涎香書屋”“澹如樓”和“七檜園”是康有爲幼年生活和讀書處。抗日戰爭時全部拆毀,1983年將故居修復,闢爲“康有爲史蹟陳列室”,1987年建“康有爲紀念館”,南海縣博物館在此舉辦“康有爲史蹟陳列展覽”。現紀念館門前旗杆夾是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乙未科康有爲中進士時建立的。故居爲一廳二廊二房佈局,硬山頂建築,面積81平方米。故居具有歷史紀念價值,1989年6月公佈爲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門頭路:明代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農民黃蕭養在衝鶴堡起義反明,屢戰屢勝,佔地甚廣,揮軍圍攻省城(廣州),且分兵進攻佛山,兵臨城下。在洛水前建造了一座堅固的街閘,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樑廣等人得賜忠義官,並敕封祖廟爲靈應祠,將季華鄉改爲忠義鄉。當時鄉紳們將洛水前的地方稱“勝門頭”(即勝利之城門頭),並刻石豎於街閘上頭,以作記念。據說因“勝”、“城”同音,後直呼“城門頭”。建國後拆除勝門頭街閘遺址,並闢爲馬路[26-27]。

石巷當樓 :石巷當樓位於禪城區福賢路石巷39號,建於1924年,佛山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石巷當樓平面爲方形碉樓式磚木結構的五層樓房,高24米。樓頂設槍炮眼供護院守望,內部層層爲典當業儲物架。佛山典當業,在明清時期已有,在清嘉慶、道光、咸豐時期最爲鼎盛。據史料記載,當時有36家店鋪散佈在佛山各街道。民國時期,佛山的典當業比清代有所發展,在民國二十年(1931年)達到鼎盛,有大小當鋪60家左右[28]。

石路巷:位於佛山市城區福賢路紀綱街,是一條長達100米的內巷。兩側的建築始建於明,有清代和民國時重修的痕跡。其古樸的花窗、方柱的趟櫳、厚重的大門、長0.27米×寬0.12米×厚0.06米規格的大青磚、夯土厚實的牆體和紅砂岩的石牆腳,均具有明代的風格。而4根圓柱支撐的大廳,卻是清代所建造。巷口有二棟紅磚綠瓦的建築物,是民國時代建造的私家醫院,名叫“小樂園”。石路巷民居的屋頂所建造的封火山牆,均採用鍋耳式,其體量比清人建築的大而厚,是當地民居建築沿革的物證[29]。

祖廟大街店鋪:佛山在明、清時期,民居比較集中,且大部分以商號、作坊、住所三合一使用,下鋪上居或前鋪後居成爲佛山典型傳統店鋪的形式和街景,花崗石的“鋪張墩”,曲尺型的木櫃臺和裝嵌在牆上的雜貨架是營業的天地,門前例有“門官土地福德財神”,室內例有歷代祖先神位和井泉龍神、竈君等神位。是當時本地商業發達和民俗風情的傳統代表建築。1998年佛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爲文物保護單位[30-31]。

塔坡廟和井: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鄉民在塔坡崗(塔坡街)上出土三尊銅佛像,塔坡崗遂成佛家之山,立石碑上刻“佛山”(右圖),故得名[32]。

東華里:清代的佛山商賈雲集,名門望族多會於此。東華里是佛山現存的最完整的古街道,也是達官、富商的集居地,距今有150多年曆史。它同時又是珠江三角洲乃至整個廣東省保存最完整的清代街區,是研究佛山建築以及居住習俗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因此,東華里於1989年被定爲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定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3]東華里在市區福賢路,原名“楊伍街”,以清初聚居此地的楊族和伍族姓氏命名,其後兩族相繼衰落,房產逐漸轉賣與他姓,清乾隆年間改爲今名。至嘉、道年間,遷入駱氏家族,該族的駱秉章當時在朝中爲協辦大學士、四川總督,曾對該裏後半段北側宅第大加修葺改造,屋宇更爲規整美觀。清末時,華僑富商招雨田家族又遷入該裏,招氏爲市郊瀾石石頭鄉人,初經商於佛山,後轉香港創“廣茂泰”洋行,發家成鉅富後,將其東華里中段南側的宅第進一步改建裝修,遂成目前之面貌,光緒年間,還有軍機大臣戴鴻慈之弟戴鴻惠(清末民初南海勸學所所長)買下東華里中段北側宅第,並加以修葺。嶺南畫派代表人物黃少強也在這裏建立“止廬畫塾”,從事創作與教學。一時間,達官、富商、名流齊居於此,東華里堪稱“嶺南第一街”[33]。東華里全長112米,街首閘門樓尚存道光二十三年(1843)的石刻街額,街道寬闊暢順,花崗石鋪砌的路面潔淨平整。街內兩旁的宅第儼然清代舊貌,因歷來是官家富戶所居,故無論建築形式或裝修,均極爲講究,門房高大,石砌臺階,門牆多爲水磨青磚結砌;室內的廳堂裝飾亦不俗,多有木雕屏風、花架及隔扇等高檔設置。街之前段爲互相毗連的屋宇,其中尚存“伍氏宗祠”、 “招氏宗祠”、 “招雨田祠”及招氏“敬賢堂”等建築物;街後段兩旁各有小巷四條,巷內爲宅第後三進的住宅,排列整齊,格式統一,均鍋耳式封火山牆,“三間兩廊”式平面佈局,室內設置除個別略有改動外基本爲舊貌。東華里是佛山保存最完好的典型清代街道,是研究佛山地方史、建築史以及居住習俗等問題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1989年定爲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定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樵山採石場遺址:西樵山採石場遺址在西樵鎮西樵山。西樵山是一座古老的死火山,由於火山的作用,形成岩石最適於人類打製石器。根據歷年來對遺址的考古調查及發掘資料表明,是一處分佈面積廣、石器豐富、延續年代長的採石場和石器加工場遺址。已發現十多處,主要分佈在中部鐵泉峯錦巖、南蛇崗東南坡、火石逕、富賢村後坡,鎮頭及佛子廟等地。該文化遺址出土遺物非常豐富,有加工石器用的工具石砧、石錘、琢錘,石器生產工具有石球砍砸器、刮削器、石斧、石錛、石鏟等。多爲打製石器,成品比例少,多爲殘次品。石器類型可分爲以雙肩石器爲特徵的打製、磨製石器,另一類以小石核石器,石片石器爲特徵的細石器,以其獨特的風格,構成“西樵山文化”。墓葬多發現於貝丘遺址中,已發掘近100多座,仰身直肢葬,以淺穴墓爲主,隨葬品不多,有拔牙習俗,這類文化遺存,石器以有肩形爲主,陶器以夾砂的圜底釜、圈足罐,陶支腳及泥質的圜底罐,折圈足壺,矮足或高足盤、豆等器形爲主,有少量彩陶,幾何印紋陶發達,紋樣達十多種,刻劃符號也較多。

魷魚崗遺址:魷魚崗遺址在西樵鎮百西西岸村東南處魷魚崗上,面積約1.4萬平方米,1980年全縣文物普查時發現,1985年9月,北京大學考古系學生與廣東省博物館考古隊,南海縣博物館聯合在該遺址進行考古發掘,面積130平方米,文化層堆積厚約1.5米,可分四層,貝殼層一般在第三層,發掘發現了柱洞、灰坑及房屋倒塌遺蹟,出土原始墓葬36座,無棺木,成年人佔多數,也有少量兒童,成年人均高度:女1.55米,男1.57米,均爲仰身直肢葬,頭向東110°左右,有拔牙習俗,其中在一探方的墓葬中出現疊壓現象,入骨架因受貝殼鈣質長年累月浸透,部分已被鈣化,出土陶器有夾砂陶、泥質陶的釜、罐、豆、盆等及陶紡輪。陶片紋飾豐富,有曲折紋、雲雷紋、席紋、籃紋、繩紋等,石器有雙肩石斧、石錛、三棱石鏃、石環等,骨器有骨鏃,骨針等,還有水陸兩棲動物遺骨。該遺址對研究我縣原始人類生活習俗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鑑於該遺址文化層豐富,發掘工作結束後,南海縣博物館建簡易房子把整個考古發掘現場保護起來。1989年6月公佈爲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涌亭:北涌亭在南海里水鎮新聯村北涌坊。據傳說,建八角亭純是古代人民“風水”之說所引起,當時裏水豐崗鄉建了一間“馮法師廟”,廟門對着北涌坊,認爲對裏水鄉的“丁、財、貴”都不利,於是建一亭以克之,由八坊集資建一八角亭以擋煞,每角代表一坊,這纔可保無虞,爲了獲得豐年,鄉民乃安奉“禾花娘”神於亭內,每逢農曆二月社日,鄉民都來祈禱拜祭,希望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今神像已無存。亭始建年代不詳,爲平面方形、重檐歇山頂,亭內四根木園柱爲主體,柱通至頂層,每面的樑架設三個斗拱架託,構成歇山頂,木柱外爲四根六面體花崗石檐柱,檐柱矮,內木柱高,檐柱上每面設五個斗拱架,承託瓦檐,瓦檐外伸一米,四檐角往上翹起,亭上層歇山頂四角,下層檐緣四角,故又名八角亭。亭佔地面積64平方米,亭中石檐柱上鐫刻“大清咸豐歲次丙辰(1856)本坊重建,裏市新利店造石”,主樑上刻“大清光緒歲次癸末(1883)拾貳月吉旦重建”,該亭的建築形式、結構別具一格,是我省現存亭式建築中少有的。1978年被公佈爲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燕巖採石遺址:石燕巖採石遺址在西樵鎮西樵山獅腦峯東南面,因洞曾盛產石燕得名“石燕巖”,包括“天窗框”、“石屏風”,“石祠堂”等處,石燕巖質多爲紅色粗面岩,石料最適合建房子之用,西樵山下有村名“石崗圩”,是當年石匠在此採石到山下圩上作貿易場所而得名,西樵附近一帶的建築、舂臼、石柱、夾柱石,均是此種石料。明以前多爲露天開採,明以後發展爲洞穴開採以斜井掘進採石,天窗格是此種方法開採,洞內人工採石痕跡明顯,洞中有開採石料留下的支撐柱,橫如列屏, 把洞截分成內外兩進,因長年累月開採及天長日久受侵蝕風化積水成湖,可泛舟內進,形成洞內“水上汽車”、“水底牌坊”、“石屏風”、“石祠堂”、“天窗框”等景觀。

佛山祖廟:在佛山歷史上曾集神權族權政權於一體,正如廟門一對聯雲: “廿七鋪奉此爲祖,億萬年唯我獨尊”,可見其顯赫一時的重要地位。其廟貌氣魄宏大,殿閣巍峨,雄偉壯麗,樓亭疊翠,通透玲瓏,獨具嶺南傳統建築的神韻。建築面積3600平方米。主體建築沿南北縱軸線排列,由南至北依次爲萬福臺、靈應牌坊、錦香池、鐘鼓樓、三門、前殿、正殿和慶真樓,爲三進院落四合院式平面佈局,緊湊而錯落有致,其建築結構既有民族風格又別具嶺南特色,主體建築的檐柱和地面多用石材,斗拱樑架多式多樣,以正殿最爲典型,樑架舉折平緩,前檐斗拱採用真昂結構,保留着已少見的宋代特點;建於明代的四柱三間三樓式靈應牌坊,是廣東現存最雄偉壯觀的木石混合結構牌坊,其十二柱構築形式國內罕見;建於清初的萬福臺,則是省內僅存的數個古戲臺之一。這些具有較高藝術和科學價值的古建築典型代表,是研究嶺南建築史不可多得的優秀遺例。廟內的各種裝飾工藝比比皆是,無論從設計造型上,藝術性、思想性上,均體現了當地民間工藝的精湛技藝和卓越成就。因而,祖廟贏得了國際友人“東方藝術之宮”的美譽。此外,大殿內還保存着鑄於明代的2.5噸重北帝銅像,大型的鐘、鼎、鏡、磬、八寶及兵器儀杖銅鐵鑄件,以及大型夾苧漆撲神像二十四尊等珍貴文物,無一不是古代名師嘔心瀝血的結晶。可見祖廟不啻是一座集佛山古代建築藝術、雕塑裝飾和鑄造工藝精萃大成的典型古建築。建國後該廟除本身的多次修繕、在其外圍開闢了環境幽雅的大院、並維修了附近的孔廟作爲“又一村”景點外,還通過在大院新建展覽館和大型陶塑“雙龍壁”、遷建明代磚雕牌坊和清代石雕牌坊、修復原經堂寺大型鐵塔等措施,大力改善和美化配套環境,使古廟平添異彩。加上近年來祖廟一帶的新城區已改造爲佛山的文化中心區,交通便利,面貌煥然一新, 更爲進一步發展祖廟的旅遊業開創了新局面。目前該廟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年觀衆量最高時達二百萬人次,是海內外聞名遐邇的遊覽勝地。

三水舊海關大樓:位於三水區西南街道河口社區居委會橋東街28號一座。始建於清代宣統元年(1909年),是英國在中國設立的早期海關之一。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中英緬甸條約》,條約規定清政府開放廣東三水爲通商口岸,允許英國在此設領事館和海關。同年,英國在三水舊縣城河口設立三水海關稅務司公署(俗稱三水關),實行外籍稅務司專斷的半殖民地海關行政人事制度,關稅收歸英國所有。清代宣統元年(1909年)建成該樓。1994年5月30日將該建築列爲“三水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公佈(佛府[2006]124號)爲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護單位。是廣東較早的海關之一。

寧波人文古蹟

除去聞名兩岸三地的溪口鎮外,寧波也擁有衆多文化古蹟。

位於餘姚的河姆渡遺址發掘於1973年,爲中國南方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其中發現的稻米殘物和上百件骨耜將中國種植水稻的歷史提前到7000年前,糾正了中國栽培水稻的粳稻從印度傳入、秈稻從日本傳入的傳統說法,在學術界樹立了中國栽培水稻是從本土起源的觀點。

保國寺位於靈山山腹中,至今已有970多年曆史,以其精湛絕倫的建築工藝聞名。現存大雄寶殿重建於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是長江以南最古老、保存最完善的北宋木結構建築,在中國建築史上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整個大殿的全部結構皆用斗拱之間的巧妙銜接和精確的榫卯技術,不用一枚鐵釘將建築物的各個構件牢固地結合在一起,承托起整個殿堂屋頂50餘噸的重量規模。

天一閣藏書樓名出漢鄭玄《易經注》中“天一生水”一說,寓意以水制火,始建於明嘉靖四十年(BC1561年),由當時退隱的兵部右侍郎範欽主持,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乾隆三十七年,下詔修撰《四庫全書》。由於範欽八世孫範懋柱進獻藏書衆多,清朝乾隆皇帝敕命測繪天一閣房屋、書櫥款式,興造著名的“南北七閣”,用來收藏《四庫全書》,天一閣自此名聞全國。鴉片戰爭以後,隨着戰亂,樓中藏書逐漸散佚。解放後,在周恩來總理的關心和衆多本地藏書家的響應下,天一閣的珍本、善本數量得到了恢復,目前藏珍版善本達到了8萬多卷。

自然風光

寧波的自然風光也別具特色。西靠四明山,東臨東海,獨特的地理位置賦予了寧波獨特的自然風光。

行李蕭蕭一擔秋,浪頭始得見漁舟。曉煙籠樹鴉還集,碧水連天鷗自浮。這首詩就是南宋宰相史浩書寫的遊東錢湖。他在寧波市東南近郊逶迤綺麗、秀峯崢嶸、連綿不絕的青山羣抱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千百年來閃耀着誘人的光芒,是浙江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四周有七十二條溪匯流於湖 ,縱橫貫注,被郭沫若先生譽爲“西子風光,太湖氣魄”之稱的東錢湖。

月湖,位於寧波西南,開鑿於唐貞觀年間,是寧波市著名的風景名勝區。該湖呈狹長形,面積約0.2平方公里。宋元年間建成月湖十洲。南宋紹興年間,廣築亭臺樓閣,遍植四時花樹,形成月湖上十洲勝景。宋元以來,月湖是浙東學術中心,是文人墨客憩息薈萃之地。唐代大詩人賀知章、北宋名臣王安石、南宋宰相史浩、宋代著名學者楊簡、明末清初大史學家萬斯同,這些風流人物,或隱居,或講學,或爲官,或著書,都在月湖留下不可磨滅的印痕。現爲寧波市區最重要的歷史文化保護區。

國家級杭州灣溼地總面積43.5平方公里,是中國八大咸水溼地之一,位於杭州灣跨海大橋附近,世界級觀鳥勝地,地理位置顯要。它是由全球環境基金(GEF)和世界銀行合作支持下的第一個項目,是集溼地恢復、溼地研究和環境教育於一體的溼地生態旅遊區。溼地類型豐富,溼地既包括廣闊的灘塗、大片的蘆葦蕩與離岸沙洲和塘內圍墾溼地,其中沿海庵東灘塗被列爲中國重要溼地名錄。以良好的環境、豐富的食物,每年吸引了大量候鳥的光臨,這是因爲溼地是候鳥從西伯利亞遷徙至澳大利亞的重要中轉站。

此外自然風光還有鬆蘭山、九峯山、九龍湖、五龍潭、南溪溫泉、野鶴湫旅遊風景區、浙東大峽谷等也是寧波有名的生態旅遊景點。

 臨沂景點概覽

“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一首《沂蒙山小調》唱出了臨沂大好風光。

臨沂作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截至2008年,全市國家等級旅遊區總量共達到42家,其中國家4A級旅遊區10個,高等級旅遊區數量和等級旅遊區總量均居山東省前列。

蘭山

王羲之故居: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洗硯池街20號(中段北側),爲王羲之幼年居住處。正門上匾額由著名書法家啓功先生題寫。西晉太安二年(公元303年),王羲之生於琅琊臨沂,並在此度過他的幼年時期。據《臨沂縣誌·古蹟》載“王右軍故宅,治城西南隅普照寺”。

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位於臨沂市政府院內,1982年建立。《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的同時出土,解決了千百年來關於兩部書有無和真僞的歷史疑案,成爲新中國建國以來考古十大發現之一;《歷譜》是迄今我國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歷譜。

華東革命烈士陵園:華東革命烈士陵園位於市區東南部。東瀕沂河,風景秀麗。陵園於1949年2月由中共華東中央局揭底,山東省人民政府決定建立。後經陸續增建,現有塔、堂、亭、館、墓、坊等15處。

羅莊

寶泉寺:位於山東省臨沂市羅莊區羅莊街道辦事處朱陳村西、羅莊區段206國道西,佔地6.7萬平方米。 寶泉寺系“沂州四大古寺”之一,經考古鑑定屬古代文化遺址,爲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續修臨沂縣誌》記載:“寺建於宋代,松柏森鬱,東西怪石嶙峋,爭爲奇狀者約裏許……”

盛能遊樂園:總規劃面積2000畝,總投資2億元。園區現已形成以兒童樂園、水上樂園、百鳥園、動物園、採摘園、生態園、人工林場、牧場等爲主,以鴕鳥、梅花鹿、奶牛生態養殖、珍稀花卉苗圃種植爲輔的多層次大規模的綜合性遊樂場所。

河東

湯頭溫泉:位於河東區北部的湯頭街道,其發現和利用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爲全國最早的四大天然甲級溫泉之一。與“三孔”、泰山、半島海岸線並稱爲全國四大“國家號”資源。《沂州府志》詩讚“野館空餘芳草地,春風依舊見遺蹤”,將“野館湯泉”列入“琅琊八景”之首。湯頭溫泉亦於1862年被載入英國《大不列顛百科全書》。

蒼山

大宗山朗公寺:九峯環擁,爲琅琊四大古寺之首,大宗山朗公寺旅遊景區位於大仲村鎮東2公里處,主峯海拔257米,南北走向。朗公寺建寺歷史悠久,始建於東晉,元朝鼎盛時期佔地數百畝,殿閣20餘處,禪房300餘間,僧侶500餘人,曾爲古琅琊四大寺院之首,當時與長清靈巖寺和杭州靈隱寺相齊名。

莒南

山東省政府暨八路軍115師司令部舊址(AAAA級):八路軍115師司令部和中共山東分局、山東省政府誕生地,位於山東省莒南縣大店鎮。總面積4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劉少奇、羅榮桓、朱瑞、陳光、黎玉、肖華、陳仕榘、谷牧等老一輩革命家長期在莒南生活、戰鬥過。莒南一度成爲山東省黨政軍指揮中心,被譽爲“小延安”。

沂水

沂水地下大峽谷(AAAA級):山東地下大峽谷位於山東省沂水縣城西南八公里處的龍崗山下,全長六千一百米,該洞形成於二十萬年前,由巨大的喀斯特裂隙發育而成,是我國的特大型溶洞之一,是江北第一長洞,被譽爲“中國地下河漂流第一洞”。內有“一河、五關、六瀑、九泉、九宮、十二峽”等景點一百餘處,氣勢磅礴,奇特壯觀,幽深莫測,氣象萬千。

沂水天然地下畫廊(AAAA級):江北第一溶洞—“天然地下畫廊”位於“紅嫂故里”山東沂水縣院東頭鄉,是集地下長河溶洞、探險溶洞暗河漂、“怡然居”沂蒙風情度假村、滑雪滑草場、萬畝板栗山茶園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爲一體的大型遊樂場所。

沂水雪山彩虹谷旅遊區(AAAA級):沂水雪山旅遊區位於沂水縣城東3公里處。主要包括雪山、大山、馬山,總面積200萬平方米。雪山樹木蔥鬱,奇石林立,自古就有“雪山七十二景”之說,雪山文化內涵豐厚。有李逵殺虎、劉勰問學等許多優美傳說,流傳很廣。

沂水天上王城旅遊區(AAAA級):天上王城景區位於沂水縣城西北40公里處,地處沂蒙山腹地的沂水、沂源、蒙陰三縣交匯點。主體景區紀王崮處在周圍60多座山崮的環抱之中,被譽爲沂蒙七十二崮之首。

蒙陰

蒙山國家森林公園(AAAA級):古稱東蒙、東山。位於蒙陰、平邑、費縣、沂南境內,主峯海拔1156米,爲山東第二高峯,素稱“岱宗之亞”。蒙山自古就爲封建帝王、文人墨客所矚目。孔子登臨曾發出“登東山而小魯”之感慨;李白、杜甫同遊曾留下“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之佳句;清聖祖玄燁、高宗弘曆南巡中都曾遊歷過蒙山。

平邑

平邑蒙山龜蒙景區(AAAA級):平邑龜蒙景區主峯龜蒙頂因其狀如神龜伏臥雲端得名,爲國家地質公園。顓臾王曾主祭蒙山,顓臾城位於蒙山之陽,萬般無耐遺址和祭壇猶存。莊周、紫陽真人、王詡(鬼谷子)都曾隱居修煉於此。在大窪風景區有衆多遺蹟和傳說。

平邑九間棚旅遊區(AAA級):位於馳名全國的平邑縣天寶梨鄉,這裏5萬畝果園連成一片,春華秋實。每年陽春三月的梨花會,置身其間,如在畫中。主要景點:沂蒙明珠九間棚村,北海銀行魯南印鈔廠舊址朝陽洞等。

費縣

沂蒙雲瀑洞天旅遊區(AAAA級):沂蒙雲瀑洞天旅遊區位於費縣南張莊,景區由指動石、天蒙湖、醉石林、雲龍瀑、通天峽遊覽區構成,“幽谷掛雲瀑、石林醉天湖”是該旅遊區的生動寫照,素有“天然地質博物館”、“天下巨石第一陣”美譽。

沂南

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AAAA級):位於沂南縣孫祖鎮。是集自然景觀、沂蒙紅色文化、古歷史文化於一體的自然風景區。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沂南景區主峯海拔536米,孟良崮因舉世聞名的孟良崮戰役而名居沂蒙72崮之首。公園總面積1.2萬畝。

孔明文化旅遊區:爲山東省重點旅遊開發建設項目,位於沂南縣城西部,規劃區總面積31平方公里,東至臥龍山路,南至團山南側,北至臥龍山北麓,西到汶河及以西的小流域綜合治理區。

臨沭

蒼馬山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臨沭縣城東北三公里處,由蒼山、馬山、草山等組成,蒼山主峯海拔394.7m,蒼山疊翠的另一個重要標誌,是四奇,即奇石、奇草、奇花、奇林。

沭河古道:位於大官莊水利樞紐至馬陵山河西段,南北長約20公里,東西寬2公里,總面積40平方公里。 古道水產資源豐饒,盛產葦、鵝、鴨、魚、蝦等各種水生動植物產品,素有“中國北方灕江”之譽。

平邑天宇自然博物館

山東省天宇自然博物館簡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天宇自然博物館位於

平邑縣城,是由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平邑歸來莊金礦投資興建的大型科普類自然博物館。該館於2004年9月建成開放。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陳列面積2.8萬平方米。館內設科研館1處,4D動感影院1處,展廳28個,館藏展品39萬餘件,總投資近4億元。是“山東省科普教育基地”、“山東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山東省服務名牌企業"、"中國古生物學會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中國縣域旅遊品牌百強景區”也是中國科學院多家機構的科研基地,擁有六項吉尼斯世界紀錄,系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然地質博物館。

書聖故里 書法名城

臨沂是享譽海內外的“書聖故里”,別稱書城、書法城、書法聖城。臨沂有着歷史上悠久而濃郁的書法文化,這裏誕生過一代“書聖”王羲之,與羲之有“二王”之稱的王獻之,大書法家顏真卿、羊欣等。

2003年9月,王羲之誕辰1700週年,市委、市政府舉辦了首屆中國書聖文化節,向全國乃至世界推出了“書聖故里”的文化品牌。自此,臨沂書聖文化節每年9月舉行一次。2006年6月,“中國書法城”在臨沂奠基,東西長1200米,南北寬200多米,總面 積約20多萬平方米,被中國書法家協會授予“中國書法名城”稱號。

龜駝鳳凰 古老傳說

“龜駝鳳凰城”、“龜駝城”、“鳳凰城”,是臨沂這座城市另外的名字,古代

四大靈獸龍鳳麟龜中,臨沂坐擁其二。東夷人的後裔建立了商,周朝的秦國也是東夷人後代,並且由秦始皇統一了中國。文化的融合也使鳳凰圖騰成爲與龍同樣重要的圖騰。

相傳姜子牙封神榜封神時,在臨沂被一隻老龜所救。姜子牙請老龜一起上天成仙,但老龜以故土難離爲由拒絕了。姜子牙於是稱臨沂“龜在城在”。老龜點點頭,順沂河進入了臨沂地下,從此就有了龜駝城的說法。鳳凰城的故事則有“鳳凰嶺”這樣的地名爲證:春秋時期此地爲祝邱城所轄,城西的一座嶺經常有鳳凰來棲,這座嶺便被稱爲鳳凰嶺,祝邱城也被稱作鳳凰城。

鳳凰城的故事裏,還夾雜着鳳凰“神火”溫暖此地、鳳凰報恩的傳說,或許就是如此多的故事不斷地糅合,才形成了現在“由神龜馱着,由鳳凰長相守衛”的“龜駝鳳凰城”。

紅色之都 綠色水城

老區臨沂與井岡山、延安、西柏坡等紅色之城一道被列爲全國8個紅色旅遊重點城市。立足豐厚的紅色旅遊資源,臨沂致力打造全國聞名的"紅色之都"。與紅色文化相映襯,臨沂大力推進水城臨沂和園林城市建設,打造最佳宜居環境,"綠色水城"初見端倪。八百里沂蒙山清水秀,天藍地綠,街闊城靚,"紅都綠城"的城市品牌爲臨沂增添了無窮魅力。

中國臨沂地處沂蒙老區的臨沂市,紅色旅遊資源豐富,被譽爲華東"小延安"。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沂蒙老區是著名的革命根據地、山東解放區的首府和華東地區革命鬥爭的指揮樞紐,劉少奇、徐向前、羅榮桓、陳毅、粟裕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裏戰鬥、生活過,留有大量的革命遺蹟。"沂蒙母親"、"沂蒙紅嫂"、"沂蒙六姐妹"的故事代代流傳。業已形成的"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

千里沂河從臨沂城中縱穿而過,爲紅色臨沂平添濱水魅力。有"世界第一壩"之稱的小埠東攔河壩攔出34平方公里的寬闊水面,一次性蓄水總量達1億立方米。沿河而建的百里濱河大道兩邊,建設了鳳凰、沂蒙精神、銀杏園等多處綠化景區和休閒園地,涑河、青龍河整治開發工程整體推進,營造宜人的城市居住環境。憑藉以人爲本的城市經營理念,沂河環境綜合治理工程被建設部評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臨沂濱河溼地躋身國家級城市溼地公園,並且在全國革命老區中第一個通過了國家環保模範城的考覈驗收。同時,臨沂投資30多億元,在城區實施"暢通、光亮、藍天"工程,打造最適宜人居和創業發展的城市環境。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