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的數學啓蒙該怎麼教?數學啓蒙的第一步居然不是數數?

孩子的數學啓蒙該怎麼教?數學啓蒙的第一步居然不是數數?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的數學啓蒙該怎麼教?孩子數學啓蒙的第一步是什麼?數學啓蒙的第一步居然不是數數?那會是什麼?

數學啓蒙的第一步是什麼?很多家長的做法是教孩子認數字和數數。小區裏經常有家長“炫”娃:孩子2歲就能數到100了。但是在孩子數積木、數糖果的時候經常數完5直接跳過6數7,而且會出現手口不一。爸爸媽媽就會沮喪:怎麼這麼幾個數也查不明白了呢?其實這個時候孩子只是“唱數”而已,並沒有理解數字的意義。在真正數數之前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內化一個概念——集合。

在數學中把具有某種相同屬性的事物的全體成爲合集,如在水果裏挑出5個蘋果放在一起,這5個蘋果就是一個集合。我們數(三聲)數(四聲)就是想知道一個集合裏同類元素的數量。

曾經有學者做過一個實驗:對孩子單純進行計數訓練,過了一個月之後發現這個訓練對數概念的形成和發展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只有當孩子形成對集合中所有元素的確切感知時,才能對數概念有深入的理解。

集合與集合之間存在着交、並、補、差等關係,這些關係就被稱爲數的運算。

孩子的數學啓蒙該怎麼教?數學啓蒙的第一步居然不是數數?

從集合的角度看,數學中的加法和減法就是求集合之間元素的數量的運算,所以說,集合間的關係是幼兒進行運算的感性基礎。換句話說,經常以日常生活事物進行集合相關的遊戲,有助於孩子在後期順利理解和掌握數的加減運算。

分類

物品的分類是很好的關於“集合”概念的啓蒙。生活中的分類活動很多,孩子可以把身邊的物體按照不同的特徵屬性進行分類,將他們歸類到不同的集合,舉個例子:

按照物體的外部特徵,比如顏色、形狀等。

按照物體的大小、長短、粗細、厚薄、輕重等差異分類。

按照物體的用途,例如,把蠟筆、畫紙、手工剪刀放到一起,都是學習用品。把毛巾、牙刷、洗手液放到一起,都是清潔用品。

按照事物間的關係分類,例如在一堆動物和食物中,把小兔子和胡蘿蔔放在一起,把猴子和香蕉放在一起。

對於大齡的學前兒童分類教育,可以學習按照“二維特徵進行分類”,也就是按照事物同時具備的兩個特徵進行分類。

孩子的數學啓蒙該怎麼教?數學啓蒙的第一步居然不是數數? 第2張

分類活動所涉及的思維的分析、比較、觀察、判斷等基本過程也能夠對鍛鍊和提高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產生一定的影響,家長可以帶着孩子玩這些遊戲:

在盤子裏裝顏色、形狀、大小不一的糖,讓孩子嘗試把糖果分類。

讓孩子把有相同名稱的東西圈在一起或者擺放在一塊兒,說出它們的名稱。

讓孩子給各種生活情景中的集合取名稱,如從奶奶家帶來的衣服、姥姥愛吃的零食、媽媽買來的……。

準備一個多層的架子,讓孩子根據繪本、小玩具、吃的......分類,然後放入架子上的每一層。讓孩子整理自己的衣襪,分類擺放。

一一對應

兩個集合的一一對應關係就是不通過數數的方式,按照某一種對應關係,使一個集合的元素和另一個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對應。生活中存在着各種各樣的對應關係:數量與數量的對應、形狀與形狀的對應、物體與位置的對應等等。

一一對應是幼兒學習計數的感性基礎。因爲計數的過程就是要把數的那個集合裏的元素,與從1開始的自然數集合順次建立起一一對應。如數一排小椅子,即將小椅子從1開始按順序點數,數到最後一個數就是這排小椅子的總數。

孩子的數學啓蒙該怎麼教?數學啓蒙的第一步居然不是數數? 第3張

能夠運用一一對應進行計數之後,也就能夠進行比較,如比較小椅子和幼兒的多少,只要每一個幼兒坐在一把小椅子上就可以了。兩個集合比較一樣多還是不一樣多,可以採用多種一一對應的比較方法,如:

重疊比較:把一個(一組)疊放在另一個(一組)上,一對一進行比較,如杯蓋放在杯子上。

並放比較:把一個(一組)並放在另一個(一組)旁邊,一對一進行比較,如筷子放在碗旁邊。

連線比較:把一個(一組)同另一個(一組)用線段連接起來比較,如將圖中的貓和小魚相連。

孩子都是從具體事物中感知學習的,幼兒數學啓蒙教育不是直接教集合和對應的概念、符號,一定要與生活真實情境中的具體的內容相結合。家長必須清楚抽象的數學符號背後代表的實際意義。從這樣的角度來看,會發現生活中處處充滿了數學啓蒙的機會和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