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百科知識 > “快樂媽媽邦”和皮卡書屋

“快樂媽媽邦”和皮卡書屋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快樂媽媽邦”有個大大的寶貝匣子,這裏有公主王子的美麗故事、有神祕女巫的魔幻世界、有讓人笑翻天的喜劇王國、也有開動腦筋的智慧擂臺。這裏就是皮卡書屋——兒童連鎖圖書館。

“快樂媽媽邦”和皮卡書屋

快樂媽媽邦成員:

胡碧榕,38歲(兒子10歲,女兒3歲半)

寧愛東,38歲(女兒6歲半,兒子1歲8個月)

王奕,39歲(女兒8歲,兒子4歲半,女兒1歲)

羅鳴,40歲(兒子6歲,女兒6歲)

我們就先叫這四位媽媽爲“快樂媽媽邦”吧!

她們的快樂洋溢在她們興奮的言語-----

“我們希望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圖書館,所以我們把圖書館開在社區!”

“我們想把國外最好的書都統統帶給孩子們!”

“每本書裏都藏着我們精心挑選的寶藏,孩子們走進圖書館就像在翻開我們裝滿寶貝的祕密匣子,真讓人興奮!”

“孩子們不僅能從書裏找到快樂,還能在圖書館裏找到友誼!”……

她們是一個“媽媽邦”,因爲她們有太多的相同之處------她們都在美國生活了10年以上,她們都曾經是北大、清華的高材生,她們都曾縱橫馳騁在IT行業,她們都愛說愛笑,她們都充滿夢想,她們都是孩子的媽媽,她們都愛孩子,她們都想把孩子們享受到的快樂和幸福延續下來,即使環境已經發生了改變。

所以,她們的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最快樂的事情就是爲孩子們打開我們的祕密匣子,讓他們從中找到快樂、想象和無窮的智慧。

快樂媽媽邦開辦的小小圖書館叫皮卡書屋,是直接從書屋的英文名字“Peek a Book”音譯而來的。它既象美國小孩藏貓貓找到對方時說的兒語“Peek-a-boo”,本身又有偷看一本書的意思,充滿童趣,書屋也就在這樣輕鬆快樂的心境下從4000本圖書開始了。

還記得書屋剛剛開業的時候,童話世界一樣的佈置曾引來不少人好奇的目光,很多人走進書屋後恍然“哦,原來是賣書的!”“不,這是兒童圖書館!”媽媽們這樣解釋之後,往往會引來來訪者更多的疑問。

是的,在中國,兒童圖書館還是個比較希罕的事。而對於幾位媽媽來講,卻是她們美國生活的一種延續。

“我們回國生活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孩子能離中國的文化更近一點。不要在長大以後對自己的文化背景不知所措。這一點我們得到了!”但同時她們也發現,有些她們已經習慣了的生活在這裏很難延續。比如,圖書館。在美國,平均3萬人就有一個圖書館。差不多每個大的社區附近都有圖書館。開車5分鐘的路程之內,你會找到有三四個圖書館,書的種類非常多,而且每次可以借上100本書。

所以,她們都養成了借書看的習慣,只有非常經典的、要經常看的書纔會買回來。“這裏我們找不到方便孩子去的圖書館,而且在書店裏我們看到大面積擺放的孩子的書籍是教材和輔導練習冊,這些書在美國只有老師纔會去找。”

在回國前幾個月,“媽媽邦”之一的胡碧榕恰好在美國加州自己家的附近發現了兩個臺灣人開的兒童圖書館,覺得非常好。“憑我們幾個人的力量,建成美國那樣的圖書館是不可能的。能建成一個小小的兒童圖書館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於是,幾個姐妹一拍即合,2006年1月,皮卡書屋誕生了。

最初的書籍都是她們從美國買回來的英文原版書,有的是她們根據自己的經驗挑的、有的是美國幼兒園和學校推薦的、有的是通過朋友和圖書目錄介紹選擇的。

當她們精心挑選的4000本書放進圖書館的時候,她們真是興奮極了。

另一位媽媽羅鳴如數家珍地說,“每本書裏都好像藏着寶藏,打開圖書館就像給孩子們展示一個神祕的寶藏匣子。”對於媽媽們來講,最快樂的事情就是給孩子們打開她們的祕密匣子,讓他們從那裏找到快樂、想象和無窮的智慧。

我們希望孩子從能夠接觸書籍的那天開始就覺得讀書是一件好玩的事情。讓書成爲他們一生相伴的快樂玩伴。

皮卡書屋的書籍確實很吸引眼球。

隨手翻開一本精裝的繪本,是小兔子和媽媽望着月亮比劃着“猜猜我有多愛你”,用最少的語言講着最溫暖的故事,而另一本講大象的故事書,從頭到尾貫穿着一隻立體的大象鼻子。還有可以做遊戲的書打開來就像進了遊樂場。“這些書有的是經典的國外童書、有的是美國的原創作品,最吸引我們的是國外很多作家會研究兒童心理,研究如何讓兒童接觸這些溫暖的東西。他們的作品總是洋溢着愛和溫暖。

而這正是我們想給孩子創造的書的世界,一個健康的、向上的、快樂的環境。”

“但我們看到這裏的書店還是很少能找到那種很快樂的書。差不多每個出版社都出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不同的版本,只是長得不太一樣。卻缺少原創的、溫暖的、正面的圖書。”

比如,愛東也曾經給孩子講過一本國內原創的課外選讀書,故事的內容很好玩,但當講到一些情節,比如小豬要去批發水果賣,管理人員問小豬:“帶意思了沒有?”這樣的情節的時候,她們覺得很難向孩子們解釋。雖然這也是我們要反對的社會現象,但把社會現象擺給孩子,還是牽扯到不同的教育方式的問題。

在皮卡書屋,0歲到16歲的孩子都可以找到他們喜歡的英文書。後來“快樂媽媽邦”發現有一些不懂英文的孩子和家長來看書,於是她們又增加了很多中文書籍,還將經典的英文童書譯成中文並附上導讀。孩子們在皮卡書屋不僅可以看書,而且可以聽故事、做手工、玩遊戲,每天都有老師專門給小朋友講故事,每週還有英文角。

“我們希望孩子從能夠接觸書籍的那天開始就覺得讀書是一件好玩的事情。讓書成爲他們一生相伴的快樂玩伴。”

社區圖書館讓孩子們分享書籍、也分享友誼。

“許多兒童書籍印刷精美,但都非常昂貴,而且孩子們可能長大一些,就不再喜歡了。在圖書館裏大家一起分享應該是最好的。”

皮卡書屋很快就得到很多媽媽和孩子的喜愛。有個媽媽說她的孩子每週會來三次!很多媽媽就更覺得在這裏像找到了寶一樣。孩子們每次可以在這裏借四本書,可以足足看上三個星期。

所以,她們的小小圖書館很快就發展了第二家分店,圖書也增加到了7000多本。“孩子們從書裏和書屋都可以得到很多,有時是媽媽們也難以預料的。”

胡碧榕就有這樣的感觸。

她的兒子不愛表達,她曾經把他送進練習寫作文的地方,但半年也不見成效。不過有一天,他編了一個天上下西瓜雨的故事,被老師大大表揚了一番。老師問是不是她的兒子最近讀了很多書,胡碧榕回想起來,確實是這樣。因爲在美國圖書館非常方便,兒子每兩個星期去一次圖書館,每次可以借十幾本,可以很容易借到一些非常有想象力的書籍,這些書給了他一個世界。

書屋還經常組織一些特色活動。這不,萬聖節來了,媽媽們找來很多奇裝異服,帶着孩子們刻南瓜、做面罩,裝扮成各自心儀的公主、精靈、小動物和大俠客在小區裏面遊行,還可以像在美國一樣“trick-n-treat”—到很多家庭敲門索要糖果,當然這些家庭都是媽媽們事前安排好的。

在讀書和活動中,孩子們成了朋友,而書屋是他們尋找和分享友誼的又一個好地方。

當然“快樂媽媽邦”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她們發現學齡兒童非常忙,忙到讀書不能成爲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他們有很多培訓班要上。

“沒有看書的時間,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王奕這樣感慨着。“我們不一定要完全和美國一樣,但應該想想是不是舞蹈、鋼琴、英語都要去考級呢?我的孩子考上二級和十二級對我來講沒有什麼區別。”

“我們覺得社區圖書館對孩子們非常有意義,雖然書屋不以贏利爲目的,經濟上只求收支平衡,但我們都願意去做。我們的理想是讓皮卡“遍地開花”,希望將來在每一片社區都有我們的書屋,希望孩子們能在我們的書屋Pick a book, pick up fun; Peek a book, peek a world。”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