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別再跟孩子哭窮了,毀TA一輩子!

別再跟孩子哭窮了,毀TA一輩子!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沒錢!不買”,“我們家裏很窮,買不起”,“沒錢買菜了”,“我們是窮人,爸媽上班很辛苦”,有多少父母經常跟孩子說這樣的話?或許你覺得這樣說,孩子會變得節儉、懂事,但是這樣真的好嗎?孩子可能會因爲你經常的“哭窮”而變得節儉了,但是內心的匱乏感會伴隨着孩子一生的成長,並且會因匱乏感而帶來諸多的毛病。

孩子會壓抑住正常的需求

當孩子一次又一次被爸媽的“沒錢”,“買不起”拒絕後,孩子在一次次的失望後,會變的“懂事”——爸媽沒錢,我不應該要求任何東西。孩子的童年容易被壓抑,想玩的玩具不敢開口,想買的學習用具也不敢買,該有的快樂也不敢爭取。“窮”字會讓孩子過早地成熟,但需要警惕的是,孩子是被壓抑着長大的,他們內心不快樂,甚至這樣的陰影會跟隨他們一輩子。

孩子會變得摳門

僅有的玩具或物質是在父母的“沒錢”的情況下買的,孩子會由於過度珍惜而拒絕分享,零食獨食,應當給人提供幫助時不捨得,孩子會變得摳門、自私。丁丁有一輛漂亮的滑板車,是姑姑送給他的禮物,正當他在廣場上玩耍時,旁邊一個小朋友很想玩,詢問丁丁能否借給他玩一會,沒想到丁丁這樣回答:“我不能給你玩,我家沒錢,滑板壞了就買不起新的了!”讓旁人目瞪口呆。其實父母的“哭窮”非常不利於孩子的人際交往。

孩子會變得自卑

當同學生日聚會時,或班級舉辦集體活動時,孩子可能會由於花錢而拒絕參加,“我家裏很窮,交不起這錢”,“那個同學家裏很有錢,我們家這麼窮,好的禮物買不起,差的禮物會被取笑或被偷偷處理掉,還不如不去”。父母經常的“哭窮”會讓孩子有匱乏感,容易造成孩子心理自卑,覺得自己家不如別人。

別再跟孩子哭窮了,毀TA一輩子!

不是孩子的慾望都要百分百滿足?

孩子的欲求滿足還是不滿足,取決於你的能力和意願。有能力也願意滿足,就輕鬆愉快的盡情滿足,多多益善。沒能力或者不願意滿足,就直言相告:我暫時沒有能力滿足你,或者說我就是捨不得錢。父母不需要完美,但至少要誠實。誠實的父母,即使孩子得不到很多滿足,會知道那是父母的問題,不是自己不配得到,未來依然可以通過工作賺取豐富物質生活。

有一次孩子要一樣東西,媽媽講各種理由拒絕孩子,孩子直接問:“媽媽你爲什麼見不得我開心?”孩子經常能簡單通透地看到本質。父母若對自己內心的匱乏感沒有覺察,會無意識地傳遞給孩子。自己小時候沒得到過的快樂順暢,所以也要跟孩子較勁,讓孩子處處擰巴。

王爾德說:“使孩子品行好的最好方法,就是使他們愉快。而這個社會的大多數成年人在讓孩子愉快這點上,都顯得出奇的吝嗇。就在他們或是粗暴、或是和藹地奪走那些讓我們愉快的事物時,他們總會不忘附加這樣一句:‘這樣做是爲了你好’。而這真的是一句帶有說服性的辯詞,會在最後使我們也同意毀滅自己。”

不要評判孩子的慾望,講一堆理由證明孩子不應該提這個要求,甚至自欺欺人說這麼做是爲了孩子好。孩子需要什麼,就是需要什麼,可能在你眼裏那個根本沒必要,但在孩子心裏就是他想要的。無論買或者不買,請尊重孩子的慾望,你可以不滿足,但是不能自以爲是去評判。

富養窮養取決於父母的心態,而跟經濟能力關係不大。一些身價千萬的父母,去趟香港給孩子帶一堆上千塊的童裝,因爲這是父母想要的。而孩子喜歡的貼紙或搖搖車,卻經常跟孩子較勁,給孩子製造匱乏感。這樣的孩子長大一些,容易變得慾壑難填,跑車、名錶攀比着買,也很難彌補童年的匱乏感。然後所有人都會感嘆一句:就是父母太溺愛了,造成孩子如此奢侈浪費。

溺愛幾乎是中國人的萬金油標籤,孩子出啥問題都往溺愛上貼,典型的中國式漿糊邏輯。那些口口聲聲富養就會把孩子養成李天一的網友,按照這個邏輯,豈不是窮養的孩子就要變成馬加爵?身窮窮一時,心窮窮三代,心窮之人一旦擁有權力便容易窮奢極欲,劉志軍、成克傑等著名貪官都回憶說,出身窮苦是“思想走偏”的原因之一。

請不要再教育孩子粒粒皆辛苦,而是分享給他工作並獲取金錢的樂趣;請不要再嘮叨孩子節約花錢,而是告訴孩子你值得擁有富足美好的物質生活;請不要再傾述養家多辛苦,而是講述你爲這個家庭奮鬥的自豪和滿足。爲了孩子未來精神和物質的豐盛,請收回我們對待生活的沉重和匱乏感,將希望與豐盛傳遞給下一代。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