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孩子的未來由心情教育來決定

孩子的未來由心情教育來決定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的未來由心情教育來決定

培養孩子正確處理好三種關係

  1.物——我關係

心情教育提倡讓孩子體會到,世界上的萬物都有它們存在的道理。作爲一個人應該從中去尋找它們存在的意義,父母應幫助孩子從自己身邊的生活環境中去發現、感受和體驗萬物的存在和變化,使他們逐步認識萬事萬物的變化都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應該鼓勵孩子與自然接觸,熱愛大自然;愛護環境,具有環保意識;並懂得善待身邊的事物,如玩具、用品等等。

導讀:最近,來自美、法等國的心理教育專家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心情教育”。

2.人——我關係

父母應該讓孩子逐漸懂得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並學會自己處理一些簡單的人與人之間的問題。

*父母在愛孩子的同時,一定要教孩子懂得珍惜他人的愛,並學會給予他人愛。懂得珍惜愛,就是讓孩子體驗愛的美好,知道父母在給予愛時付出的辛勞,從而使孩子產生尊敬、感激之情;學會給予愛,是要教會孩子關心他人,照顧他人。

*鼓勵孩子與更多的孩子經常往來、友好相處。同伴羣體交往,會豐富孩子的經驗,培養其交往能力,引導孩子注意他人的情感變化,學會關心與理解他人的感情,激發孩子與他人分享快樂和解除別人痛苦的願望。

*重視培養孩子與其他人相處的能力。例如,可以帶孩子參與公益活動、福利活動等,增進孩子與老年人、殘疾人等的交往,關心他人的生活,使孩子從小就具有平等協作的思想與人道主義的精神。

3.我——自我關係

現代社會要求人才具備更高的自主性,而人自身也要求教育能不斷髮展更高的自我認識、自我設計、自我實現的能力。父母應該——

幫助孩子發展認識自我的能力。只有較爲正確地認識了自我,纔有可能更好地處理好自己與他人的關係。父母要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給他們適度的自由和自主抉擇、自負其責的機會。

幫助孩子發展自我設計的能力。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說:“我將來要當……”這時,父母要鼓勵孩子把遠大的理想和現實結合起來。問問他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通過一系列的提問和引導,把孩子的一些遠大理想內化成爲孩子心目中的自我設計藍圖,一步步培養孩子自我設計的能力。

幫助兒童發展自我實現的能力。父母應注重促進孩子自我實現慾望的產生和發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從事各種有挑戰性的活動,充分挖掘以前不曾被意識到的聰明才智。

對於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孩子來說,心情教育已顯得越來越重要了。爲了今天的孩子能夠更好地適應明天的社會,就要讓孩子從小懂得愛父母,愛家人,愛社區,讓孩子的心情素質在愛的薰陶下成長,到他們長大成人,他們會懂得怎樣去建立友愛和諧的社會。

國外信息

德國:三張照片實施“心情教育”

當時是1983年的德國。一年級思品課教材第一頁是孩子現在所居住的社區,在二戰時的樣子。圖片上標了路名,然後讓孩子查查自己家所在的道路,孩子會看到路上有很大的彈坑,或者堆滿了屍體。第二頁是現在社區的照片,依然讓孩子去找自己家的位置,再問他們喜歡生活在哪張照片裏?孩子當然願意生活在現在的社區。於是老師就告訴他們,第一張照片是你們的長輩所經歷的現實,而不是想象出來的,從第一張照片到第二張照片,是靠你們的長輩用勤勞的雙手建造出來的,單憑這一點,你們就沒有權利無緣無故的對他們發威,向他們抱怨,因爲他們給你們帶來了這麼美好的生活,從而樹立起孩子對長輩的崇敬。第三張照片是一張2000年的藍圖。孩子最喜歡這一張。老師問,你們還有沒有勇氣和理由讓你們的父母再去建造第三張照片?忍心嗎?一個孩子算了算他父親已經40多歲了,到2000年已經60多歲了,不能再去造房子了。孩子們終於明白,第三張照片是要用他們自己來建造的,不能再依靠長輩了,這就讓孩子在懂得愛長輩以後,又懂得了愛社區、愛國家,這樣的教育更容易感染孩子。

美國:“心情教育”撫慰幼小心靈

近年來,由於美國的破碎家庭多,孩子的身心受到傷害。一些學校專門爲離異家庭的子女設立課後輔導班,委婉地將這種輔導班稱爲“香蕉班”或“彩虹班”。輔導班上,老師鼓勵孩子們傾吐內心深處的隱痛,排解因父母離異帶來的精神痛苦和不良心境。然而,這樣做能否達到學校的初衷,尚不得而知。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