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一個習慣決定孩子未來的成績!再不重視就晚了!

一個習慣決定孩子未來的成績!再不重視就晚了!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原標題:一個習慣決定孩子未來的成績!再不重視就晚了!

一個習慣決定孩子未來的成績!再不重視就晚了!


文 | 米粒媽 (公衆號 米粒媽頻道)

親愛的們,微信又改版了。爲了防止大家不會錯過每天的精彩內容,強烈建議大家“星標”我。這樣我們每天就能相見,不會錯過啦!


米粒姥爺湖北老家有個親戚家小孩,中考那年報考中科大少年班,最後差幾分沒被錄取。後來在本地一所重點高中就讀。今年9月份讀高三,前幾天我給他發微信,問他模擬考試怎麼樣。

他說數學接近滿分,物理和化學都在一百三十分左右,英語也還好,只是語文成績遲遲提不上來,剛剛及格。排在他前面的同學,數理化跟他差不多,語文成績卻比他高几十二十分。他急得吃不香睡不好,問我怎麼辦。


語文跟數學不一樣。數學成績不好,花時間瘋狂刷題,成績很快就能跟上。語文成績背後體現的是語文素養。它需要長期積累,長期堅持閱讀、用正確方法讀書的孩子,即便不用花費太多的時間在語文這個科目上,成績也都不錯。

所以我猜這個孩子可能讀得書太少了,從小也沒有閱讀的習慣。一問果然如此。

不到一年時間,想讓語文成績突飛猛進確實得下一番苦功。因爲語文的特點是知識點零散又廣泛、學過的東西不容易歸納餘串聯。拿高考語文來說,除了文言文默寫是在課堂上學過的,其餘的閱讀理解的材料都是課外的!

這讓我想起認識的另一個孩子,才上初中,他媽媽說,從小學起開始補作文,已經花掉幾萬塊補課費。這還不算,語文不好,理解能力差,剛開始學其他學科的時候,經常因爲讀不透題目的含義,做出的答案也是南轅北轍。


閱讀是語文的基礎。而語文又是所有學科的基礎。

在閱讀上偷的懶,都會用另一種方式來償還。

關於閱讀,網上有無數個金句,比如“閱讀是門檻最低的高貴”,比如“讀完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在後臺總能看到一些問題,比如“孩子就是不愛看書怎麼辦”“孩子讀了好多書,表達能力一般”,所以今天不談那些高大上的問題,米粒媽專門給大家講講,書到底該怎麼讀?


閱讀和識字的關係

總有人問我,孩子認識的字不多,如何能做到自主閱讀呢?

其實,閱讀和識字密不可分,絕對不可以割裂開。現在有很多識字APP,米粒也玩過一些;我也見過好多家長,在寶寶1歲的時候起用字卡教寶寶識字。

無論識字APP,還是字卡,字帖,只起到輔助作用。

就拿字帖和字卡來說,我不建議家長生硬地,指着漢字教寶寶,這個字念什麼,它是什麼意思。這種方法等於死記硬背,說白了,孩子只是機械地記住了字的長相、讀音和意思。遇到合適的語境,他依然不會運用。

真正能幫孩子把字學得紮實,知道它怎麼讀,是什麼意思,怎麼運用,還是要靠大量和長期的閱讀。

我家米粒5歲的時候,識字量還不多。一年之間,識字量突然大增。到了小學入學前,書架上大部分繪本、童書,他都能自己讀出來。

米粒對漢字的興趣,從讀繪本開始。一開始給米粒讀繪本的時候,我沒有嚴格按照繪本上的文字去講,爲了讓米粒對聽書感興趣,我加了好多私貨:比如加了一些疑問句,“這麼多小螞蟻,它們要去哪裏呢?”

後來有一次,我發現米粒自己用手指着繪本《我爸爸》的封面,唸叨着,“我的爸爸”,明明是三個字,他卻多讀了一個“的”。我就靈機一動,心想如果給孩子指讀,會不會幫他識字呢?

我試着指讀了幾本,米粒不反感,但也沒特別喜歡。我從他熟悉的、讀過好多次的繪本入手,開始指讀;怕他煩,我儘量選字少、故事情節簡單的繪本來讀。

就這麼指讀了有一段時間,他積累了不少漢字。當他磕磕巴巴第一次獨自讀完《螞蟻和西瓜》之後,我真是各種激動啊。

有讀者問,孩子遇到不認識的字就放棄了,不願意繼續。其實還是缺乏大量的閱讀作爲基礎。有大量閱讀習慣的孩子,通過上下文字裏行間的意思,能夠推敲出生字的含義。也就是說,有個別生字,並不會影響閱讀。

另外也可能是沒有選擇合適的童書。孩子不認識的字太多,當然有挫敗感。噹噹上的童書都有標適合的年齡,另外還得根據孩子的識字量選書。


孩子真的讀完一本書了嗎?

爲什麼有的孩子讀過好多書,可是表達能力一般,在語文上也沒有明顯的優勢呢?

因爲他們只是用眼睛“讀”書,並沒有用“心”讀。閱讀的重點不僅在於讀,還在於思考。

試試美國家長的陪讀方法:孩子每讀完一本書,家長可以試着這樣問:

五個手指複述法

1. 故事開頭髮生了什麼?

2. 主人公有哪些?

3. 他們(主人公)需要解決哪些問題?

4. 故事裏發生了什麼?

5. 開頭、中間和結尾各自發生了什麼?

6. 他們(主人公)是怎麼解決問題的?

提問法

1. 這本書講了什麼,它給了你哪些啓發?

2. 這一頁講了什麼?

3. 你覺得這個角色感覺如何?爲什麼?

4. 你是什麼時候感覺到的?

5. 你認爲接下去將會發生什麼?

Close Reading(精讀法)

Close Reading一般是由老師帶領孩子們在理解文章之外,還要對文章架構、語言組織、作者觀點、人物性格等進行討論的方法。

圖例是一個比較簡單的Close Reading方法,供大家參考:

第一遍閱讀:理解

不做標註,只讀懂故事;

第二遍閱讀:注意細節

用下劃線、註釋標註好想法、問題和因果聯繫

第三遍閱讀:帶着目的性去讀

運用細節;回答提示深入分析在正文中找到證據

幫孩子梳理讀過的書,好好捋一捋故事的脈絡、人物是什麼性格、哪裏寫的傳神,類似這些問題能全方位提高孩子概括、分析、推理和總結等多方面的能力。

有點像語文課堂老師穿針引線似的引導孩子們學習和理解,但是千萬不能把家裏搞得像課堂那麼嚴肅,跟孩子正襟危坐,不苟言笑提問,“這本書你學到了什麼?”那本書到底講了什麼?”把閱讀的氛圍搞得太壓抑,孩子會有逆反心理。

跟孩子一起像朋友一樣討論,從孩子最感興趣的話題開始——想要幫孩子提升閱讀能力,就必須先進入孩子的世界。

閱讀,涉獵要廣泛

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表示過: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雖然後來他在微博裏澄清,上面的話純屬誤讀。但是也不難看出以後語文高考的幾個方向:

1. 需要孩子廣泛閱讀,各種書籍都要有所涉獵:小說、散文、詩歌、文言文、科普讀物;

2. 死讀書,不懂得思考的孩子可能要吃虧了;

2018年語文高考也印證了這兩點:跟之前的考卷相比,2018年語文試卷文字閱讀量明顯增大、更注重邏輯思維的考查。

現在家長給孩子買書,總容易進入一個誤區:重文學性書籍,比如名著、故事;輕知識類書籍,比如科普讀物。其實,在國際兒童閱讀能力測試中(PIRLS),知識類文章也佔到50%。中高考的語文閱讀題目中,也有不少知識類的文章。

所以給孩子選書,涉獵範圍要廣泛,一定別拘泥文學類書籍。

文章開頭,我提到的那個孩子,我教他幾招突擊的辦法,比如利用隨便時間閱讀文章,包括小說、故事、新聞、科普文,說明文,邊讀邊思考;比如怎麼寫作文能得高分,接下來能不能提高,就看他的了。

閱讀是最划算的投資。與其等到發現問題,臨時突擊,不如早做準備,閱讀纔是影響孩子一生的習慣。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