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窮孩子和富孩子的差距,其實都在“早教”中

窮孩子和富孩子的差距,其實都在“早教”中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所說的早教,是父母爲核心主體、家庭教育爲主要形式的早期教育,其實並非只有在昂貴的早教班纔算是好早教。各種研究都證明,如果父母有能力、有意識,完全可以在家中給孩子非常好的早期教育,而且這種融合了溫馨陪伴、親子閱讀、豐富環境和交流溝通的早教,會比去早教機構有效多了。

我們所說的早教,是父母爲核心主體、家庭教育爲主要形式的早期教育,其實並非只有在昂貴的早教班纔算是好早教。各種研究都證明,如果父母有能力、有意識,完全可以在家中給孩子非常好的早期教育,而且這種融合了溫馨陪伴、親子閱讀、豐富環境和交流溝通的早教,會比去早教機構有效多了。

而如果父母忙於工作,只能讓老人、保姆代替孩子的照料,同時這些照料者並沒有很好的教育能力,那麼早教班也許能更好。

所有父母都知道,早期教育無非是陪伴、音樂、讀書、玩耍。但什麼年齡做什麼早教才最有成效,可能並非所有人都清楚,因爲這還要看兒童大腦是如何發育的。

所以下面這篇文章,可以讓我們瞭解如何根據孩子不同年齡的大腦發育特點,來爲他們進行富有成效的早期教育。

美國華盛頓研究機構Brookings Institution中的長期研究項目The Hamilton Project,致力於研究各種經濟、社會問題。2013年,The Hamilton Project推出一篇關於社會流動性與教育發展的報告,揭示了一個經濟事實:

低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剛出生的智商測試結果並無差異。而到了幼兒園之前(4歲),兩者認知能力就出現了較大差距,而且差距還會越來越大。

收入最高家庭的孩子在閱讀和數學測試中成績排名第69百分位(69%的人比他低),而收入最低家庭的孩子,測試分數則是第34百分位(34%的人比他低) (Waldfogel and Washbrook,2011)。而且,這種差距在家庭環境和家庭社會經濟地位的影響下,會越來越大。

也就是說,窮人家庭的孩子,並非天生不聰明。可他們的學習成績,的確會在年齡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比富人家庭的孩子差。

這是爲什麼?

窮孩子和富孩子的差距,其實都在“早教”中

科學家告訴我們,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結果,主要原因就是高收入和低收入家庭中,早期教育質量的差異。

很多貧困家庭的孩子,在兒童早期時營養不足,又並沒有經常閱讀,也不具有豐富語言環境、溫馨的父母照料,更缺乏高質量、系統性的學習經歷,就會造成他們認知能力、社交能力、情感發展能力滯後。

而中產、富裕家庭又因爲父母學歷高、收入高,恰好能夠提供這些條件,因此這就會造成兩種家庭孩子的能力差距。

在基礎懸殊的情況下,加上富裕家庭巨大的教育投資,兩者差距就會越來越大,以至於很多貧困孩子未來進入好學校,也難以跟上進度。

需要注意的是,這裏說的早期教育,並非我們大衆認知中價格不菲的“早教班”,也並沒有哪一個研究者說過,只有讓孩子從小在昂貴的早教班學習,才能讓他們獲得良好發展。這種錯誤認知只會讓普通家庭灰心喪氣,從而主動錯過孩子的黃金髮展期。

家長才是孩子早期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父母的負責任(注重學習環境、爲孩子讀書、與孩子交流、詢問孩子學校生活、豐富孩子生活經歷等),對於孩子的閱讀能力、專注力、持久力、自立性等能力的提高作用,比早教機構和學校的影響還大。

“家庭是培養孩子、促進孩子發展最有效、最經濟的系統,沒有父母親身參與,任何外界的早期教育都不大會成功,而且當外界干預停止,外力教育取得的成果也會一同消失”。

——哈佛大學家庭研究計劃啓動者Urie Bronfenbrenner

這就是在說,如果家長自己沒有“親自主導早教”的意識,那麼每週花幾個小時、每年花掉萬把塊在早教班,也是投資回報比非常低的一件事。

現在,我們知道了家長在孩子早期教育中的角色和任務,就需要開始談談,爲什麼錯過高質量的早期教育,就會造成如此大的能力差距。

窮孩子和富孩子的差距,其實都在“早教”中 第2張

0-12歲,大腦的黃金窗口期

孩子剛出生時,大腦就具備了零散的神經。在他們的發育過程中,大腦就像一塊超級海綿一樣,外界信息很容易流入大腦,後天系統性、規律性的學習活動,以及外部環境都會極大程度作用於大腦,將這些神經元“編織”起來,形成突觸、構成智慧,與先天基因一起影響大腦發展。

如果一類神經元被頻繁利用,它就會發展壯大、更加聰明,而如若沒被利用,它就會死亡,這就是腦科學家常說的“非用即失(use it or lose it)”,也說明大腦有非凡的可塑性。

這個信息的吸收、突觸的壯大過程,可以從0歲持續到12歲,而這12年就被稱爲大腦的“黃金窗口期”。孩子的思維、語言、視野、閱讀等能力,就在“窗口期”奠定基礎。一旦窗口關閉,學習能力和大腦可塑性就沒有那麼強了。

所以說,兒童時期是學習和發展的黃金時期。此時父母如果對孩子進行系統性、高質量的早期教育,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0-12歲之間,大腦的發育又有更爲細微的特點。其中,大腦最有可塑性的階段,在於生命中的前5-6年。

0-5歲,大腦突觸大量產生。一個3歲的孩子,能夠根據他的生活經歷, 生長出大約1000萬億個突觸,並且比成年人大腦靈活2.5倍,大腦中神經傳輸速度也會因爲突觸的不斷連接而更快。而且,大腦神經發育會早於身體其他部分,在人類3歲的時候達到發育頂峯。

5歲以後,學齡前兒童的大腦可塑性非常強。孩子大腦的發育方向與速度,不僅取決於基因,還倚賴於生活經歷和外界環境。他們對於外界刺激很敏感,對所處的環境適應力很強,消極環境會直接對大腦皮質產生損傷。

這也是爲什麼,兒童時期經歷過貧窮、暴力、高壓環境,會直接降低孩子智商、抑制情緒控制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的根本原因。

也就是說,孩子經歷過的一切,會構成他精神世界的框架。孩子所處的環境越和諧,有目的性、有意義的經歷越豐富,大腦中形成的有益突觸就越多,他們也就越聰明。

也許你曾經疑惑,帶着看似什麼都不懂的嬰兒四處旅行,除了增加麻煩以外,會有什麼用呢?

那麼神經科學就可以告訴你,從孩子出生那天起,他的大腦就會自動接收環境和父母傳遞來的信息,你給他看什麼、聽什麼、讀什麼,都會儲存在大腦中,爲他未來的認知發展打下地基。

孩子的大腦裏,藏着他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看過的風景。

現在,我們就可以解釋,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本來與富裕的同齡孩子擁有相似的天生能力,而幾年後卻出現了巨大認知能力的差異的原因了。

這是因爲,並非所有孩子的嬰幼兒時期都能得到悉心照料和早期教育。有的是因爲父母沒有相關知識而導致的“被動忽略”,有的是因爲父母不重視早教而造成的“主動忽視”。

早期教育被忽略的孩子,他們的大腦沒有得到充分的刺激,也沒有流入豐富的信息,生活環境單一、成長經歷缺乏,這就導致這些孩子在幼兒園以前就落後很多。

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磨耳朵、雙語早教、幼兒科普,對於很多低學歷、低收入的家長,其實都是非常陌生的領域。他們很想讓孩子獲得高質量的啓蒙,只是根本不知道從何下手。

而他們周圍的親人、朋友,大多也是相同知識層次的人,信息獲取渠道又很有限,他們可能會給孩子買很多廉價又不健康的零食,卻很少有人知道該買什麼樣的啓蒙圖書。因此,他們只能在孩子上學以後,將教育的責任交給老師。

這就造成了對早期教育的“被動忽略”,不是這些父母不想教,而是不知道如何教。缺失幾年的早期教育,就這樣讓很多貧困孩子,與家庭優越、父母高知的孩子拉開了距離。

而那些主動忽視早期教育的父母,他們眼中的教育,則恰好是與0-3歲這個關鍵階段無關的。他們以爲孩子上學纔算真正的教育,而幼年時期,只需光着屁股盡情玩耍就夠了。

所以很多人會將孩子留給缺乏教育知識的老人、保姆,既不借助教育機構,也不願親身爲孩子教育投入時間,殊不知自己的“自然放養策略”和“快樂教育理念”讓孩子白白浪費了大腦和認知、行爲發展的黃金時期。

這就是盲目採取“快樂教育”的弊端。

窮孩子和富孩子的差距,其實都在“早教”中 第3張

早期教育短期、長期效果

教育的整體投資回報率都不高,而如果要問什麼階段的教育回報率相對更高,那恐怕就是早期教育了。

短期效果:5歲前如果進行了系統的早期教育,可以使孩子在智商測試中提高8分(McKey RH and Condelli L,1985),對於貧困家庭孩子的效果更大。而如果父母在早期教育中的參與度不夠,則會削弱短期效果。

長期效果:研究證明,接受過早期教育的低收入家庭孩子,擁有更低的犯罪率、更好的社交能力、更高的高中畢業率,比沒有得到早期教育的孩子考入大學的機率高2.5倍,也會擁有更高的收入。

高質量的早期教育不僅對孩子有效,還會因爲孩子行爲問題少,讓家長放心,從而增加父母在工作中的效率和收入。

此外,國家通過培訓家長、提供早教補助等方式,增加對兒童早期教育的投入,對社會也有好處。研究得出,每一塊錢的早期教育投資,可以回報給社會17塊錢以上。

所以,我們可以說,早期教育相當於給孩子進行的早期儲蓄,幫助他的認知能力、社交能力、行爲能力進行投資、打好地基。

很多家長在孩子幼年時不注重家庭環境,也不重視早期教育,等孩子小學、初中與別人拉開成績差距、後勁不足時,要麼四處找人補課,要麼埋怨孩子不努力,殊不知這時的努力猶如亡羊補牢,效果遠遠不如兒童早期時的教育。

明白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長短期效果,現在到了家長最關心的部分——我們可以怎樣爲孩子提供更好的早期教育?

窮孩子和富孩子的差距,其實都在“早教”中 第4張

家長如何給孩子最好的早教?

早期教育是一個非常宏大的話題,而且每個孩子的發展速度、特點、優劣勢都有所不同,意味着我們不可能給出一個適合所有孩子的萬全之策。

我們只能基於對大腦發展特點的研究,幫助家長認識到什麼時候應該提供什麼方面的刺激,而更爲細節的東西,還需要各位家長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勤於學習、樂於觀察、敢於實踐,方能取得最好效果。

根據以上關於早期教育中大腦發育特點的討論,我們爲家長提供兩方面的行動指南。

第一方面,是通過大腦窗口期間各項認知能力的發育順序,希望家長能夠順應孩子大腦發展規律,在恰當的時間給予恰當的刺激和訓練。

第二方面,是藉助神經科學家提出的“brain-based learning”(基於大腦的學習方法),告訴大家孩子的大腦最喜歡什麼樣的學習模式,以及什麼因素會幫助孩子更高效地學習。

1、大腦窗口期:什麼年齡做什麼事

?2-4個月:開始注重與孩子的溫馨互動。

此時,嬰兒大腦中的神經元會經歷爆發式增長,他們會開始注意到這個世界。

他們大腦中關於社交和同情心的細胞就已經準備好建立連接,形成他們的社交技能和同理心感知能力。他們感情有多豐富,則依賴於他們與大人的互動質量如何。

千萬別小看嬰兒,孩子不會說話,並不意味着孩子大腦沒有運轉。溫馨環境中父母對嬰兒的呢喃軟語,會流入他的大腦,形成他對這個世界的初步印象。

?6個月:開始識別母語。

同時六個月嬰兒,英語語言家庭中的嬰兒,就和瑞典語家庭中的嬰兒擁有不同的“聽力地圖”。而且兒童會對與自己母語不同的語言出現“選擇性耳聾”。

研究表明,孩子總是先聽後說,大腦中儲備了充分的聽力資源以後,才能開始有所輸出。所以如果想教孩子說話,此時加大與孩子交流的頻率是個很好的辦法,想要雙語啓蒙的家庭,也可以開始爲孩子磨耳朵了。

?12個月:孩子失去對陌生語言辨別能力。

此時,聽了足夠多的母語以後,孩子的牙牙學語就會選擇自己的母語模式。而12歲以後,學習外語的能力迅速減弱。所以此時孩子已經具備輸出母語的基礎,而英語學習也可以開始引導孩子張口說了。

?2歲:孩子理解能力發展迅速,但語言能力此時發展較緩慢。

你會發現,此時的孩子,對於故事和動畫片的理解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3歲:有97%的孩子能說出簡單的句子。5-6歲時,女孩有更強的表達能力,吐字更清晰、更流暢;男孩有更多的詞彙量,和更強的語音理解能力(Brierley, 1987) 。

?4歲:儘早開始數學啓蒙,順便提高閱讀能力。

一項針對35000名加拿大、英國、美國學齡前兒童的研究發現,家長如果儘早開始訓練孩子的數學能力,不僅能幫助孩子以後數學學得好,對於閱讀能力也有顯著提高。

而且,數學啓蒙早的孩子,日後成功的機率更高。

?學齡前:音樂幫助提高空間能力、數學能力。

如果想讓孩子學習音樂,現在就可以開始了。

學習鋼琴和歌唱後,孩子的空間感知能力會得到非常明顯的提高,他們可以完成較複雜的迷宮,也可以畫出富有幾何美感的圖畫。另外,如果孩子多聽古典音樂,他們大腦中運用數學的能力也會增強。

?0-10歲:密切互動增強語言能力。

母親與孩子的互動,對於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也很關鍵。

要想增強孩子的語言能力,母親需要辨別孩子非常細微的發音、一顰一笑以及牙牙學語中模糊的語義,然後給予及時的迴應。

如果母親的迴應遲鈍或消極,就會讓孩子從母親的冷漠中受挫、失望,漸漸明白自己不能隨時、自由地與母親交流。久而久之,孩子會越來越不願意說,從而使他的語言能力停止增強。

最近非常火的“哈佛大學75年研究”也得出結論,童年時期與母親關係融洽、和諧且交流多的孩子,未來發展得更好、收入也更高。

2、Brain-based learning: 要想孩子成績好,先問大腦怎麼學

有多少家長督促孩子學習的時候,認真考慮過大腦這個器官?未必有很多,想必多數家長都相信,只要孩子花時間努力學,他的成績肯定就不會差。而如果孩子成績不好、屢屢犯錯,那肯定是他學得不認真。

可是,學習這件事,要想將知識內化爲自己的東西,是要通過大腦來實現的。如果不知道大腦的“生活習性”,不瞭解它喜歡什麼樣的學習模式、輔助媒介以及學習情境,一味催促孩子看書學習,又如何讓孩子取得高效的學習成果呢?

神經科學家們孜孜不倦研究人類大腦,就是爲了讓人們清楚大腦結構、瞭解大腦功能,從而爲自己的大腦提供積極的刺激,讓學習變得更高效。因此也就有了基於大腦的學習方法理論——brain-based learning.

這個理論的核心論點在於,學習是一個將神經元間建立聯繫的過程,每種新的學習,都會在細胞間建立起新的聯繫(Jenson, 2000)。人們變聰明、變智能的過程,就是大腦中神經元之間聯繫(也就是突觸)增加的過程,而要想突觸變得強壯,就要通過外界刺激和自身的刻意練習。

所以,在神經科學家眼中,學習就是大腦的生理功能,大腦是學習的基礎。拋開大腦談學習,無異於椽木求魚。

那麼,大腦最適應的學習方式是什麼呢?

?大腦喜歡秩序、邏輯。

大腦很難學會毫無意義、缺乏邏輯的東西,對於學齡前兒童,規律、秩序、邊界更爲重要。一堆散亂、無結構的知識,無異於向他的大腦撒入一把塵土,除了烏煙瘴氣外,根本無法學到有用的東西。

所以需要家長自己具備邏輯思維,並能夠幫助孩子理解新知識內在的邏輯和意義,並注重將新知識與舊知識聯繫起來,孩子才能記得更清楚。

如此一來,他們大腦中就會逐漸形成有邏輯的知識體系,未來當他學到新知識時,就會自動提取大腦中已有的相關儲備,將新知識歸類整理到正確的地方,從而也加深了對事物的理解。

此外,孩子的生活也需要有秩序、有規律、可持續。比如一份鬆緊適度的日程表、規律的聽音樂、做運動時間,並有家長幫助他長期執行。

?重複性、積極經歷/訓練非常重要。

有邏輯的學習只會爲神經元之間建立初步聯繫,而重複訓練會使這種聯繫更加強壯,腦中的連接就像肌肉,越鍛鍊越強壯。

?高效的學習需要適當的情境。

環境對於大腦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而學習就是在人的經歷、環境中產生的。

比如,如果要教孩子認識動植物,最好的方式是帶孩子去動物園、植物園,置身於特定情境中去學習。在家中,學習角、讀書角等學習環境的創設,也能幫助孩子在書香氛圍中,通過環境去提高學習效果。

?親手感知,幫助抽象事物具體化。

實踐出真知,這在兒童早期教育中同樣是重要的一環,只是太多家長由於各種擔憂,剝奪了孩子親自感知世界的機會。親手觸摸身邊事物,讓大腦明確地知道,它感知到的一切都是真實存在的,從而逐漸幫助孩子形成複雜的思維模式。

神經學家Henriette van Praag還發現,感知世界過程中孩子的身體運動,可以增加大腦中一種關鍵的蛋白質含量,這種蛋白質可以幫助增加大腦學習和記憶的能力。

孩子腦中的知識,最深刻的部分由體驗而來,你可以告訴孩子這是什麼,但不要輕易說出“爲什麼、怎麼樣”,這些需要他在親手感知以後,根據自己的邏輯思維來獲得。

所以,當家長因爲怕髒、怕危險、怕麻煩阻擋孩子嘗試的腳步之前,不妨平衡一下其中的得失。

?音樂和語言,是大腦的好夥伴。

大腦中掌管音樂和語言的區域有所重疊,而且音樂和語言本來就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都有韻律、音調和節奏,所以孩子對於音樂的學習、感知能力,又會促進他們語言、閱讀能力的發展。

嬰兒對於母語歌曲旋律做出的反應,會比他們說話還要早,別看他們小,語言和歌曲中的韻律、節奏乃至音調,他們都可以進行識別。而節奏快、韻律強的話語和歌曲,通常能夠調動嬰兒的情緒、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所以父母與嬰兒說話的時候,語氣可以略微誇張,這可以讓嬰兒更加開心、興奮。每天聽有韻律的兒歌、樂曲,也非常有助於孩子語言能力的提升。

?童年得到多少愛,長大就有多堅強。

這句看似雞湯的話,其實也與大腦有聯繫。孩子面對壓力時,大腦會釋放壓力荷爾蒙(皮質醇),而擁有大量皮質醇水平的孩子,發育速度要更慢。長期的家庭壓力、父母怒火都會使孩子大腦中皮質醇水平飆升,從而抑制發育,也就是越來越不聰明。

從小能夠得到父母溫馨愛護、細緻照料、積極迴應的孩子,他的同理心、認知能力、情緒控制能力就會更強,未來遇到挫折時也更有韌性,不那麼容易出現抑鬱情緒和行爲問題。

早已有研究證明,3歲前得到的父母情感越多的孩子,20-30歲階段就擁有更好的學業、事業表現,人際關係、婚姻關係也處理得更好。而一個人學業成就的10%,就來自於早期家庭生活的質量,其餘的90%,則來自基因、心理狀態、個人努力和外界因素。

?競爭增強記憶力。

研究表明,由各種激烈活動(慶祝、比賽、演出等)引發的激烈情緒,通常有助於激發腎上腺素,而腎上腺素又可以幫助激活學習活動所需的記憶力。所以,激烈情緒有助於增強記憶力。

“不要爭搶,要禮讓”的論調,不知讓多少孩子止住了追求卓越的腳步。這也讓他們在成爲父母后,對於孩子表現出好勝心、競爭心有着一種本能的恐懼,還沒等孩子嘗試接受挑戰的興奮,就要匆匆忙忙給打壓下去。

如果你的孩子還小,不妨多鼓勵他參與集體競賽、演出等能燃起興奮情緒的活動,能夠讓他在學習時擁有更好的記憶力。

?科技手段是大腦的雙刃劍。

對於玩手機、ipad的低齡兒童,大人們在慶幸自己偶得清閒之餘,僅有的擔憂可能只是屏幕對視力的傷害。但恐怕很少有人能夠想到,長時間的屏幕時間還會讓孩子專注力變差,從而傷害大腦。

這是因爲,我們的大腦並不是爲了同時關注多件事務而設計的,而科技產品中隨時蹦出的熱點,讓我們的大腦不得不形成“片段注意力”(Linda Stone,1998)——看似對什麼都關注,卻沒有對任何一件事專注。

長時間持續的電子屏幕時間會形成對大腦的壓力,不僅使人們感到疲勞、易怒、無法集中注意力,還會讓大腦的注意力從社會性互動(讀懂表情、看懂手勢)轉移出去。

一項2002年的斯坦福大學研究發現,人們每花一個小時專注於電腦、手機、電視,那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時間就會減少一半。當我們因爲電子產品失去了和人交流、觸摸真實世界的機會,就會讓大腦發展出對“於人工事物的親密感”,而對於自然事物、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就會出現鈍感,成爲機器臉、木頭人。

孩子也一樣,當他們對這個世界還沒有多少了解的時候,如果因爲電子屏幕而失去了親手觸摸世界的機會,那麼他們的大腦就會逐漸變得鈍化,只對屏幕友好,而對於現實世界的山水大地、人倫情感變得麻木,他的社交能力、人際關係自然也會被削弱不少。

所以,我們不僅希望家長控制孩子的電子產品時間,也呼籲家長自己記得放下手機,看着孩子的眼睛聽他說話、給出迴應。

父母們願意爲孩子的任何教育機會付出金錢和時間,爲什麼“面對面交流”這件對大腦如此有益的事情,卻往往不願花點時間呢?

窮孩子和富孩子的差距,其實都在“早教”中 第5張

結語

雖然這篇文章題目是“窮孩子與富孩子在早教中的差別”,但核心區別,其實在於誰的父母更加用心學習、悉心陪伴。

表面上的經濟問題,實際上是教育方式的問題。

忙到忘記孩子的富家長,不一定比得上勤於學習、樂於花時間,又能用有限資源精準投資的普通家長。

能夠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注重教育、學習知識、願意投資,這本是讓孩子成長非常加分的事情,不過我們發現,很多家長只知道在教育上花錢,卻沒有在孩子大腦需要的時候,給出應有的刺激和訓練,也並不認爲父母親身主導早期教育有多重要。

這其實並不是精明、理智的教育投資方式。

我們還看到,很多家長能一年花數萬乃至數十萬在早教班,卻不願意花十分鐘給孩子講個故事,也捨不得抽出半天陪孩子去大自然跑跑跳跳,做這些看似“無用”的事情。

可事實上,教育當中,正是悉心陪伴、肆意玩耍、瘋跑瘋跳,還有玩泥巴、打雪仗、爬大樹這些讓孩子充分觸摸、感知和親歷生活的事情,纔是對他們的大腦更有益的。

然而,也正是因爲它們看起來“無用”,纔會被很多家長所忽略,以至於浪費時間、浪費金錢,到頭來看不到好效果,還要責怪孩子不用心。

如果你願意,希望能在讀過我們的文章以後,多陪孩子做一些“無用”的事情,做一個brain-friendly parent.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