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父母教育孩子“聽話”,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

父母教育孩子“聽話”,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

來源:寶貝周    閱讀: 7.9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一個故事關於一個女孩和一隻貓相依爲命,結果有一天回家發現媽媽把她的貓扔了。其實這一類的例子並不少見,部分父母賦予了自己支配孩子物品的特權,忽視孩子寄託在物品上的感情,隨意進行支配或丟棄,殊不知這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

從要求孩子聽話到對孩子的物品進行支配,這是一種控制慾的升級,也是一種傷害的升級。現實卻是,在這個問題被拿出來進行諸多討論之前,中國的大部分孩子一生都擺脫不了“聽話”帶來的陰影。

“你要聽話,不然媽媽不喜歡你了。”

“你要聽話,按爸爸說的去做。”

“你要聽話,媽媽說不能這樣做就不要再做了。”

於是孩子成長爲了對家長百依百順、自己沒有想法沒有主見的人,這樣的孩子,失去了成爲一個獨立個體的機會,而這也是中國教育的悲哀。

那麼問題來了,丟掉了“聽話”這個詞和固定思維,家長如何對孩子進行教育?不妨從這三點孩子做起。

父母教育孩子“聽話”,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

不要用“聽話”來作爲孩子的獎章

“寶寶今天很聽話,媽媽獎勵一朵小紅花。”

這句話是不是很耳熟?很多時候,孩子因爲聽話而得到讚賞,他們不一定明白背後的道理,但偏愛被爸媽讚賞的感覺。爲此,他們漸漸地丟掉了自己的想法,努力做出乖巧的樣子來迎合爸媽的想法,以贏得更多的讚美。

由此可見,“聽話”本來是爸媽偷懶的方式,一句“聽話”可以涵蓋千言萬語,意思是,你按照我說的去做就對了,我無需解釋爲什麼。後來,“聽話”也變成了孩子偷懶的方式,反而按照爸媽說的去做就可以贏得讚賞,自己不用思考也不用付出太多努力,so easy。

所以,別把“聽話”作爲孩子的獎章。當孩子順了你的意和別人打招呼時,不要誇他聽話,而是誇他有禮貌;當孩子順了你的意不再推其他孩子時,不要誇他聽話,而是誇他懂得禮讓……聽話從來都不是一種值得被肯定的優秀品質

講理而不是盲目順從 給出正確做法比單純阻止更有意義

“孩子,你要聽話,不許再打其他小朋友了。”

當孩子犯錯時,我們常常這樣阻止他。但當我們回頭去看這句話時便會發現這其中存在的問題:明明打小朋友是不對的行爲,家長沒有強調爲什麼這樣做不對,反而只是突出了聽話的重要性——不讓孩子意識到錯誤的教育是沒有意義的。

丟掉了聽話,你和孩子的溝通可以更加有效。

強調結果:“你這樣去打其他的小朋友,他們會感覺疼,會哭。”

強調影響:“因爲你對他們的傷害,他們便不和你做朋友、不和你玩了。”

提供正確的做法:“如果你喜歡他們,可以摸摸他們的肩膀,或者說你好。”

這纔是一個有效的溝通教育——和孩子講道理、讓他明白哪裏做錯了,而不是要他們盲目順從;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而不是單純地制止某一次的行爲。

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最後,請各位父母謹記: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請把他當做一個大人來平等對待。

在孩子有了思考能力後,把他的意見作爲決定一件事情的參考意見。

去某個地方時,別忘了問問他想不想去?有沒有想去的地方?不想去又是爲什麼?

做某個決定時,別忘了問他想不想這樣做?有沒有自己想做的事情?

儘可能的尊重他的想法和意願,沒辦法如他所願時,也請以理服人,而不是用聽話來命令他無條件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