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我們和孩子談論“死亡”,其實是在談論如何更好的活着

我們和孩子談論“死亡”,其實是在談論如何更好的活着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對年幼的孩子解釋死亡,如何讓孩子明白並接受之前朝夕相處的親人,爲何會突然永遠離開,再也無法回來?

有一次一位媽媽問我,孩子五歲,爸爸幾個月前病逝了,她一直在對孩子隱瞞,告訴孩子爸爸在很遠的醫院治病。

但是孩子遠比我們想象的聰明,她會疑問“爸爸在住院,媽媽和奶奶爲什麼不去照顧?”“爸爸的手機爲什麼在家裏?”“爸爸怎麼連電話也不給我打了?”“我爲什麼不能去看爸爸了?”……

這一系列的疑問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解釋,不但無法安撫孩子,反倒會增加孩子的恐懼和不安。

就像這位媽媽說的,最近一段時間孩子就表現的膽小粘人,去洗手間也必須有人陪着。

孩子不會精確的表達,或者她隱隱約約的知道卻又無法得到肯定的迴應,她敏銳的感應着大人間的言語和情緒,壓抑着自己的疑問和情緒,但是不安分的情緒總會伺機而動,懂事的孩子努力的迎合着大人的生活,但卻抑制不了真實的恐懼和不安。

其實讓我們難以開口的原因並不是孩子本身,而是我們內心深處對於死亡的焦慮和不接納,以及對於未來那些未知的恐懼和無助。

我們自己內心無力承擔這份沉重,於是自然而然的投射到孩子身上,我們認爲孩子更無法接受,於是我們不忍心讓年幼的孩子來承受這份痛苦。

而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遠超出我們的想象,這一點我毫不懷疑。

因爲我至今依然能清晰得記得我五歲時,我的爺爺去世時的場景,依然記得他安靜的躺在棺材中的樣子,依然記得家族中有人提醒我“爺爺腳疼,快給爺爺捶捶腳!”。

最重要的是,我依然記得我當時的感覺,雖然我不明白當時的場面意味着什麼,但是我當時是傷心的,沒有人告訴我,但是我能感受得到。

我的大寶大概在兩年前就意識到了“死亡”這個問題。

她有時會說:“媽媽,等我長大了你就老了。等我老了,你就死了。”

那時在孩子眼中,這個“死”沒有感情意義,是純正意義上的客觀事實。

再後來她會說:“媽媽我不要你死”。

因爲這個時候,她已經賦予了“死亡”人的感情。

前幾天帶着全家一起看了《尋夢環遊記》,孩子從最初有點害怕,到最後看到爸爸埃克托給女兒Coco唱那首《請記住我》時開始失聲大哭,一直到影片結束走出影院,她的情緒久久不能平復。

我知道,她看懂了影片中的死亡。

所以,我們要相信孩子,他有能力理解和接受,也有能力去復原。

就像看完電影后,我和孩子說起我的奶奶(孩子的太姥姥)時,孩子說:“我會一直記得太姥姥的。”

顯然,她理解了一部分精髓——遺忘纔是真正的死亡。

所以說,讓我們無法開口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不知道如何跟孩子委婉的說明白,並讓孩子用最少的感情消耗去接受。

同樣是死亡,跟孩子解釋的難易程度,取決於對孩子的影響力,取決於我們自己內心接納的難易程度。

比如有一位媽媽說,之前孩子的太奶奶去世,她就能相對輕鬆的對孩子解釋死亡。

但是孩子的爸爸或媽媽的離開,就會無從開口。

重要的不是我們具體說了什麼,重要的其實是我們的態度。

我們需要比孩子從容,然後用自己的從容去接住孩子的困惑和焦慮,並把它們轉化爲孩子能夠承受的認知和情感。

我們面對孩子時,過度的沉陷於悲痛中不能自拔,或者是強行壓抑自己的悲痛表現的不爲所動,都是在逃避現實問題。

前者會讓孩子產生更多的恐懼和消極,後者會讓孩子更加困惑,產生更多的情感矛盾。

當孩子去詢問死亡時,他更多的是好奇和探索,他更需要的是得到讓他安心踏實的答覆,而不是我們幻化出來的讓他們更加不明白的“天堂”。

死亡,是一件既神祕又坦率的事情,避而不談,並不會改變生命有一天終將逝去的事實。

有些家長避諱談到“死亡”,認爲不吉利,不允許孩子說,不允許孩子問,甚至告訴孩子能長生不老。有些家長會用“羽化”、“昇天”等這些抽象的詞來對孩子解釋,這不僅不利於孩子對生命的理解,反而會讓孩子在遇到類似的事件時,產生困惑和信任危機。

我們和孩子談論“死亡”,其實是在談論如何更好的活着

沒有對死亡的認知,就談不上對生命的敬畏。

近年來,屢屢上升的青少年自殺的事件,就是我們教育中對於“死亡教育”的欠缺所導致的惡果。

關於死亡,每個爸爸媽媽都會有自己不同的答案,沒有標準。

但有一點,孩子的提問,透露着兩個信息:

1、他們希望得到認真、不迴避、不敷衍的回答。

2、他們渴望得到確定的安全感,他們潛意識裏更渴望更好的活着。

就像大寶問我:“媽媽,我會死嗎?”

我說:“會,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在將來的某一天死去,但是那是很久很久以後的事情,現在最重要的是把活着的每一天過開心。”

很長一段時間後她又問過我:“媽媽,你還有多久會死?”

我告訴她:“我也不確定,但是媽媽會努力鍛鍊身體,好好吃飯,這樣我就會陪你很久很久。”聽到這樣的回答,她就會明顯的感到踏實和開心。

所以面對失去親人的孩子,我們要用穩定的情緒,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告訴孩子真相,不要讓孩子去困惑和猜忌。不要隱瞞真相,讓孩子在形式和心理上都要與去世的親人做最後的告別。

我之所以在爺爺和奶奶去世的問題上有不同的感覺和回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爲爺爺去世時,我參加了葬禮。而奶奶去世時,很突然,並且我也沒能參加她的葬禮,心理上和形式上,都沒有與她真正的告別。

所以我們要讓孩子知道,親人的離開只是換了一種陪伴和愛我們的方式,祝福永遠都在。這樣孩子才能慢慢的接納,並且在感情上接受。如果你實在不知道如何跟孩子談論“死亡”,最聰明的辦法,莫過於藉助繪本、電影、節日。

《尋夢環遊記》之所以老少皆能爲之動容,就是在某種程度上,它療愈了我們內心不爲所知的遺憾。

當我們跟孩子談論死亡時,其實是在談論如何活着。

講我們從哪裏來,生命如何誕生,如何成長,如何絢麗,如何隕落,如何消逝,最後如何在我們的記憶中紮根,慢慢內化成我們生活的勇氣和力量。

最關鍵的是,愛和祝福一直都在!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