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決定孩子未來成就的,不在於窮養與富養,在於見識和教養!

決定孩子未來成就的,不在於窮養與富養,在於見識和教養!

來源:寶貝周    閱讀: 3.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知道,不能給孩子“窮”的壓力,不能用“貧窮思維”綁住孩子要飛翔的翅膀。我們開始思考“富養”的概念。只是,富養≠砸錢!

記得前段時間,李湘帶女兒王詩齡參加綜藝節目《拜託了冰箱》,震驚了一衆網友。

那位年僅7歲的王詩齡每月在吃上的費用就要7萬,其它開銷高達65萬。

李湘曾經說:“對!我就是要富養我家王詩齡!”

看來,有錢有地位如李湘,也不全然懂得何爲富養。

在育兒路上,花費的金錢數額和育兒成果沒有必然的聯繫,只是很多有富養條件的父母卻未必深悟此理。

我們再舉幾個常見的“富養孩子”例子:

嬌嬌有位富二代小同學,家長每天開着保時捷接送,孩子渾身上下,全是大名牌,很是耀眼拉風。有次親子會,孩子當衆跟媽媽哭鬧,說想要吃一種他同班同學常吃的普通蛋糕。媽媽壓着聲音喝斥孩子:“說了多少遍,想吃蛋糕,媽媽給你在XXX店訂(XXX店應該某高級蛋糕店吧)。”所有神情和動作都表明:“我兒子不屑於吃這種平民蛋糕。”

去年網絡爆紅過一小學生炫富視頻,這位四五年級的小女孩發出的自拍炫富視頻裏,如數家珍般把自己那些所謂奢侈品一一擺出,並高傲描述是從哪個國家購買,價格多昂貴,並戴上展示,嘴裏一直重複說着:“讓你們看看什麼是“壕”的氣質,你們這些窮人……

曾帶孩子去廣場散步時,有位身着華衣的奶奶就因爲自己孫子跟一位衣着樸素的小孩一起玩,當即喝斥道:“那小孩穿得髒兮兮的,一看就是農村小孩,咱別跟農村人玩!”話畢,從孩子羣中把自己孫子強硬拉出來,然後消失在人羣中。兩個孩子都哭得無比傷心。

以上三個例子中的家庭背景應該都是非富則貴,他們不需窮養孩子,他們可以一直砸錢“富着養孩子”,只是我們有否在這幾個例子中看到心靈高貴有品質有教養的孩子?

決定孩子未來成就的,不在於窮養與富養,在於見識和教養!

在我國,富人炫富還是很普遍的現象,甚至幼兒園的孩子都會比較誰的爸爸官大,誰家的汽車更奢華。

某些家長既定的價值觀裏,一定要有錢,穿最高檔的衣服,吃最貴的食物,否則,就是窮酸,就該被疏離,更沒資格與我這種“高貴”的人玩在一起。

富養,本應是一種對孩子性格塑造、遠見卓識、思維方式最大可能開發與拓展的方式,卻被畸形理解成爲了:

“我的孩子要區別於別人家孩子”

“我的孩子什麼都要最好的”

“我要花最多的錢在孩子身上”

如果對“富養”的認知有誤,即使耗盡心力和金錢富養,也僅是把孩子教育成教養上精神上極度“貧窮”的人。

在國外,很多中小學向孩子們提供免費午餐,當然午餐的檔次完全一樣,因而孩子無論貧富,吃的完全相同。

像在澳大利亞,有些學校午餐由學生自帶,但學校規定所帶食品須“統一”爲一個漢堡、一瓶可樂外加一個蘋果。

這些幾乎是刻意地模糊貧富概念的做法在孩子們心中喚起的是一種極爲寶貴的平等意識。

孩子們能在一起平等地嘻鬧,平等地進餐、交換食物,就是幸福,而幸福和貧富沒有必然關係。

我們在富養孩子前首先需要清醒地認識到:生命本身不以功利爲目的,我們可以把人生過得金碧輝煌的富貴,也可接受活色生香的煙火平凡。

所以,當家長過度炫耀自己富有或鄙視貧困,對孩子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影響是無比深遠的,而這個影響一定是極度負面的。

富養,

不是讓你的孩子有朝一日,可以在某個高級餐廳挑剔三文魚不是來自挪威,魚子醬不是來自伊朗;

也不是在任何場合洋洋得意,自詡高人一等;

更不是在衆人面前衣着光鮮,頤氣指使,盛氣凌人地鄙視他人。

“富養”不是隻靠錢與物質來養,只靠金錢堆砌的育兒路,既不能保證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也不能保證孩子未來一生無憂或富足美滿。

富養和錢有關,但並不全取決於錢,富養的終極意義在於,利用自己富足、豐富的基礎再加智慧和愛,給到孩子足夠溫暖與安全感,從而滋養出有教養,有見識的成年人。

決定孩子未來成就的,不在於窮養與富養,在於見識和教養! 第2張

大名鼎鼎的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國最顯赫家族之一,戴維的爺爺約翰·洛克菲勒19世紀下半葉創辦美孚石油公司(標準石油),積累了鉅額財富。在商業界,提起美國洛克菲勒家族的財富盛名,用“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來形容絕不爲過。

這樣的頂級富豪家族在培養年輕一代時,完全沒有“壕”們揮金如土的生活方式或習慣。

他們代代相傳的家庭教育中,孩子們的第一課都是“如何靠勞動掙取微薄的零花錢” 及學習如何分享和謙讓,從而懂得如何愛人。

這個家族的長輩曾說過:“防止孩子們揮金如土的第一步就是不讓他們知道父親是個富人”。洛克菲勒的幾個孩子在長大成人之前,從沒去過父親的辦公室和煉油廠。

這些也許會被稱爲“窮酸小氣”“苛刻嚴厲”的教育卻使這個家族的人“雖天生富貴,卻依然努力”,他們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定論。

自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開始,家族的兒子孫子皆在石油工業、航天科技、電子信息、金融銀行等各大領域嶄露頭角併發揮重大作用,整個家族的傳奇地位在世界歷史上已屹立近兩百年無所動搖。

在富養孩子的路上,有的父母拼命想靠物質金錢的堆積讓孩子拉近和上流社會的差距,而洛克菲勒家族這樣的富豪卻在努力將孩子和物質生活拉開距離,讓孩子們知道任何一種優秀的品質都比單純的財富來得有用。

這就是爲什麼,同樣是富養,有些孩子出落得一身銅臭,有些孩子卻學識教養均非凡。

正如約翰·洛克菲勒的兒子,即戴維·洛克菲勒的爸爸小約翰·洛克菲勒所說,“財富屬於上帝,我們只不過是管家而已。”

所以,富養孩子,首要讓孩子尊重財富,學會自立自強,杜絕奢侈浪費、疏於奮鬥。

高貴的血統,高貴的生活方式,高貴的氣質,從來都不是赤裸裸的金錢能給予,只有自立尚儉、堅韌奮發的精神能滋養出“高貴”,並薪火傳承,生生不息。

決定孩子未來成就的,不在於窮養與富養,在於見識和教養! 第3張

那麼,家長如何做,才能“富”了孩子的見識和教養?

我們可以試着這樣做:

1.給孩子樹立正直進取的價值觀。

樹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首先要從培養孩子“自力更生”的意識開始,學會什麼事情都靠自己的能力去做、去爭取,一定會比留給他金山銀山更管用。

所以,孩子需要知道憑藉自己的能力能做到什麼,能創造什麼樣的“價值”,讓自己有一種“有用感”。

2.引導孩子正確看待貧窮和富有。

告訴孩子:

有的人生來富有,但並不會永遠伴隨,它像流水一樣,稍有不慎,就會變的一滴不剩;

有的人生來貧窮,卻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創造出更多的財富,或靠自己雙手,紮紮實實掙生活,我們應該尊重這樣一直努力的人;

不可用錢衡量身邊的人幸福與否,高貴與否。

富有者不應該炫耀,而貧窮者也不必自卑,只有自強自立者才值得尊敬。

3.不需給孩子提示物質條件的好壞。

無論家境好壞,很多家長都想盡量讓孩子享受更好的物質生活,所以孩子平時想要什麼,家長都會盡力滿足,甚至孩子沒要求的東西,家長也會主動送給孩子,而且還會說“這個東西是別人沒有的,但是我卻給你了”,這一行爲無疑會讓孩子形成強烈的貧富意識。

因此,家長要儘量做到不主動給孩子物質條件好壞的提示,也不要讓孩子有求必應,購買前應先衡量物品的性價比以及孩子使用的必要性,而且要教會孩子如何珍惜所得到的物品。

4.修煉自身的財富觀,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孩子從有思想開始就一直在注視着、傾聽着家長,家長一言一行都對孩子起着非常重要的榜樣價值。所以,父母要以合理合適的方式獲取財富、駕馭財富,也要有正確的態度看待貧富差別更要有自己健康的財富觀。孩子從小耳濡目染,自然深懂金錢的真正意義和正確使用。

嬌媽小結:

我們可以有最好的物質生活,豪宅、豪車、頂級名牌、周遊列國……,但涉及到“富養”的家庭教育,最有價值的絕不是爲孩子花了多少錢,買了價格多昂貴的玩具或衣飾。

對孩子的教育最有價值的,永遠都是愛和智慧的賦予,這些賦予無關貧富,無關學識,無關出身,卻昂貴得難以估量。

有了愛和智慧,孩子成年後纔可從芸芸衆生中脫穎而出,並輕而易舉創造出勝於上一輩的價值,無論是財富價值還是精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