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飲食常識 > 冬至吃餃子是爲了紀念誰

冬至吃餃子是爲了紀念誰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冬至是一年中白晝最短之日,在我國不少地區有冬至這一天吃餃子的習俗,那麼你知道冬至吃餃子是爲了紀念誰麼?

冬至吃餃子是爲了紀念誰

冬至吃餃子最初是爲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而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張仲景是南陽西鄂人,他着《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祛寒嬌耳湯被歷代醫者奉爲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爲良相,亦當爲良醫。”

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爲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嬌耳”醫治凍瘡。

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着“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是爲了紀念誰

冬至吃什麼傳統食物

1、北方吃餃子

餃子,又名“交子”,是一種古老的傳統麪食,北方人年三十都要吃餃子。而“冬至大如年”,當然這天也是要吃餃子,民間有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冬至吃水餃相傳還與我國醫學家張仲景有關,餃子就是他發明的,原名“嬌耳”,他曾用“驅寒嬌耳湯”救治了當時很多被飢寒凍壞了耳朵的貧苦百姓,人們在過年和冬至吃餃子也是爲了紀念他。現在仍然有“冬至吃了餃子不會凍耳朵”的說法。

2、蘇州人吃餛飩

吳地蘇州過冬至是奉行周朝立法的遺風,以冬至夜爲歲末,所以過冬至就是過年,當然節日氣氛也很濃了。

蘇州人過冬至的食俗很多,要吃“團圓飯”,飯菜名字都很雅緻,蛋餃叫“元寶”、豆芽叫“如意菜”、粉條叫“金鍊條”、魚叫“吃有餘”等。餛飩也是蘇州人過冬至必吃的一種主食,當地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

3、寧夏人吃“頭腦”

寧夏銀川地區冬至這天要吃一種叫“頭腦”的美食。“頭腦”實際上就是羊肉粉湯餃子,用羊肉加蘑菇佐以蔥、姜、蒜、辣椒、食鹽和醬油等做湯,煮沸後加入切好的粉塊、泡好的粉條,再放切好的蒜苗、香菜和韭黃,一鍋羊肉粉湯就做好了,它也是銀川的一道特色小吃。

4、上海吃湯圓

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在江南一帶尤爲盛行,據史料記載這一習俗在明、清就有了。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圓,“圓”寓意“圓滿”、“團圓”,象徵家庭和諧、吉祥。冬至團還可以用來祭祖和贈送親友。

5、潮汕地區吃甜丸

冬至在潮汕地區是大節日,又稱“過小年”。冬至這天,當地人要準備貢品到祠堂白祭祖先,然後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飯。潮汕人冬至要吃甜丸,一種與湯圓類似的糯米丸子,也叫“冬節圓”。

6、杭州人吃年糕

杭州人冬至要祭祖,三餐都要吃年糕,寓意年年高。

7、廣東人吃燒臘

廣東地區也是非常重視冬至節的,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據介紹,廣東很多地區冬至這天要“加菜”,祭祖之後全家人準備一桌大魚大肉一起過節,燒臘是必不可少的傳統食物。人們還在冬至這天向親朋好友贈送臘腸、臘肉等。

8、泉州人吃“冬至丸”

泉州人冬至這天祭祖團圓,出門在外的人都會盡可能趕回家過節,當地有“冬節不回家無祖”之說。泉州人冬至要吃“冬至丸”,早晨要煮甜丸湯供奉祖先,然後全家人以甜丸湯做早餐。

冬至吃餃子是爲了紀念誰 第2張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