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百科知識 > 蘇州水鄉 木瀆古鎮

蘇州水鄉 木瀆古鎮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這個溫柔的水鄉更是藏着木瀆古鎮這樣的好地方。美妙的傳說,綺麗的山水賦予了木瀆神祕的色彩。

木瀆是與蘇州城同齡的水鄉古鎮,迄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相傳春秋末年,吳王夫差爲取悅美女西施,在靈巖山頂建館娃宮, 並增築姑蘇臺, “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木材源源而至,竟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瀆,“積木塞瀆”,木瀆由此得名。

蘇州水鄉 木瀆古鎮

蘇州水鄉 木瀆古鎮

三國時,木瀆已是三吳重鎮。東晉時司空陸玩爲陸遜後裔,曾建宅於靈巖山館娃宮舊址,後舍宅爲寺,木瀆成爲佛教勝地。

宋代,據《元豐九域志》記載:“北宋設木瀆鎮,屬吳縣,鎮以瀆名。”,當時木瀆已是蘇州城西諸鄉鎮的中心。至明代,木瀆爲吳縣六鎮之一。清朝中葉,木瀆已是吳中著名商埠。清人徐揚繪有一幅乾隆年間姑蘇繁華風貌的寫實性圖卷《盛世滋生圖》,其中木瀆部分竟佔全卷的二分之一。康熙三次南巡和乾隆六下江南,每次偏倖木瀆,爲這裏的山水風光而傾倒。民國時爲木瀆區公所駐地。

木瀆有着“園林之鎮”的美稱。明末清初,私家園林竟達30多處。遊人到木瀆,定要看看名園勝景,可體驗何以木瀆會產生傑出人士。嚴家花園的尚賢堂爲明代建築,體量寬敞,通透明亮,雄峙兩邊的楠木大柱,一人難合抱,顯示了傲視羣雄的眼光和廣交天下賢士的氣度,而這種眼光和氣度,是這塊土地所孕育出來的民間之花;乾隆曾六次下江南,均到虹飲山房遊園看戲,劉墉等也二度下榻,併爲主人題寫匾額。

當年的山房,因皇帝的“寵幸”而熱鬧非凡,如今“六朝舊事如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恐怕是誰聽到了發生在這裏的滄海桑田般的故事,誰都會打上關於人生真諦爲何的問號。古鎮東街的遂初園,當年樓閣亭榭館軒舫,連綴相望,怪石古木,嘉花異卉,集中於此,園內的璜川書屋爲吳氏四代藏書家所置,珍藏了大量鄉間文獻和宋元善本,名揚江南。

而馮桂芬故居即榜眼府中“校分廬”的內屋頂,由“曲船篷軒”、“貢式回頂”、“茶壺檔軒”三軒連綴,結構組合同中有異,渾然一體,俗稱“花籃廳”。還有古鬆園的雕花樓,“古鬆堂”方櫞上刻有的喻意“八音聯歡”的八隻琵琶,都向我們透露着來自這塊土地的生生不息的創造和革新精神。

 三塘老街

沐浴在夕陽餘暉裏的山塘老街,就像一軸泛着歲月光澤的歷史黃卷。捲了邊的飛檐,退了色的槳聲漁歌,花斑點點的柳影水波,彷彿是遠古的小橋流水特意爲後人所留下的一個遐想空間。800多米的青石與灰磚相間的老街,2000多年的歷史延續,所承載的不僅僅是臨水人家的窗臺前或廊棚、屋檐上的那個屬於水鄉古鎮的夢。雖然昨天的桃紅已無法再與老街那張佈滿皺紋的臉相映成豔,曾經的乾隆御道也難再顯當年龍舟黃幡的帝王之氣派,但古鎮的魂、老街的魂還在。

小橋流水是江南水鄉留給大家共同的印象,木瀆鎮也不例外。古鎮最有特色的當屬它的水系,香溪和胥江在鎮中交匯,呈Y型分佈,沿河佈局的民居呈帶狀排布,極具典型和個性。因此木瀆的水系和建築的關係也被劉沛林的《古村落:和諧的人聚空間》一書所推薦。

在香溪和胥江交匯的斜橋,景觀尤其特殊。香溪清澈,胥江混濁,兩水匯合,出現了一條清濁分明的分水線,所以此地又稱“斜橋分水”,是木瀆古十景之一。而在香溪和胥江上各有大小橋樑十餘座,其間最爲著名的爲永安、西津、木廊橋三座。

永安橋位於木瀆鎮山塘街王家村,俗稱“王家橋”。建於明弘治十年(1497年),爲單孔花崗岩石橋,拱券作分節並列砌置。橋洞內刻有“放生河,禁止採捕”等字,看了環保意識早已深入人心了。西津橋系花崗石磚,獨孔拱型,橋長22米,寬3.5米。

橋洞上端淺雕坐龍,彎環舒展,氣韻流暢,堪爲佳品。西津橋建於清同治十三年,橫跨胥江。每當月夜,棲鳥緘默,微風斂跡,月落水底,渾似一幅精湛的國畫,清新而淡雅,令人遐思不已。木廊橋是木瀆最富特色的建築之一,江南一帶多雨,故在城郊野外旅人必經之途,設廊橋以避風雨。而在集鎮中設廊橋的還是不多。

木瀆不乏望族,出過清光緒榜眼馮桂芬、民國蘇州首富蔡少漁等名人。其故居遺址在近年來的開發下,也漸漸修復起來。馮氏榜眼府、蔡氏古鬆園爲古鎮園林的代表,可惜歷經浩劫,修復的也只有一二成而已。

去木瀆還不要忘了去山塘街品嚐老字號“乾生元”的棗泥餅,這也是木瀆一絕,棗香濃郁,鬆軟酥脆,食後留香回味,若能在鎮上書場泡上一壺香片,吃上一塊棗泥餅,聽上一段評彈,這古鎮的風味,便會如同這棗泥餅一樣齒頰留香了吧!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