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幼兒園教育 > 幼兒園家長必讀:3~6歲孩子到底應該“教”什麼?

幼兒園家長必讀:3~6歲孩子到底應該“教”什麼?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少家長對於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會有各種焦慮,擔心孩子會哭、會不睡覺、不吃飯。很多家長迷惑,孩子到底在孩子園裏"學"什麼,什麼纔是合理的期望。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有個教育部編制的、很權威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在按照孩子學習和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指導着孩子在幼兒園的教學與生活。

研讀《指南》,我們既可以知道幼兒園在"教"什麼,也完全可以從中學習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從而遵循科學規律,不揠苗助長。

1.何爲健康的體態?

3~4歲,應在提醒下,能自然坐直、站直;

4~5歲,在提醒下,能保持正確的站、坐和行;

5~6歲,經常保持正確的站、坐和行走姿勢。

特別提醒:保證每天睡眠11~12小時;午睡應達到2小時左右,時間可以隨孩子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少。椅子的高度以寫畫時雙腳能自然着地、大腿基本保持水平狀爲宜;桌子的高度以寫畫時身體能坐直,不駝背、不聳肩爲宜;牀不宜過軟。

幼兒園家長必讀:3~6歲孩子到底應該“教”什麼?

2.何爲情緒的安定愉快?

3~4歲:情緒比較穩定,很少因一點小事哭鬧不止;不高興時能聽從成人的哄勸,較快地平靜下來。

4~5歲: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不高興時能較快緩解;需要不能滿足時能夠接受解釋,不亂髮脾氣;願意把自己的情緒告訴親近的人,一起分享快樂或求得安慰。

5~6歲: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知道引起自己某種消極情緒的原因,能努力化解;表達情緒的方式比較適度,不亂髮脾氣;能隨着活動的需要較快地轉換情緒和注意。

特別提醒:和孩子一起談論自己高興或生氣的事,鼓勵孩子與人分享自己的情緒。允許孩子表達自己情緒,並給予適當的引導。如孩子發脾氣時不硬性壓制,等冷靜後告訴他什麼行爲是可接受的。

幼兒園家長必讀:3~6歲孩子到底應該“教”什麼? 第2張

3.要達到什麼樣的適應能力?

3~4歲,能在較熱或較冷的戶外環境中活動,在幫助下能較快適應集體生活;

4~5歲,能在較熱或較冷的戶外環境中連續活動半小時左右,能較快適應人際環境中發生的變化,如換了新老師能較快適應;

5~6歲,能在較熱或較冷的戶外環境中連續活動不少於半小時,能較快融入新的人際關係環境。如換了新的孩子園或班能較快適應。

特別提醒:每天爲孩子安排不少於兩小時的戶外活動,其中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經常玩拉手轉圈、鞦韆、轉椅等遊戲活動,促進其平衡器官機能的發展;經常帶孩子參加親戚朋友聚會等,支持他與不同羣體的小朋友遊戲等,使孩子較快適應新的人際關係。

幼兒園家長必讀:3~6歲孩子到底應該“教”什麼? 第3張

4.要達到什麼樣的生活自理能力?

3~4歲,在提醒下,飯前便後能洗手;在幫助下能穿脫衣服或鞋襪;能將玩具和圖書放回原處。

4~5歲,飯前便後能主動洗手,方法正確;能自己穿脫衣服、鞋襪、扣鈕釦;能整理自己的物品。

5~6歲,能根據冷熱增減衣服;會自己繫鞋帶;能按類別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特別提醒:不論孩子做得好壞都給予適當的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辦代替,以免剝奪他發展自理能力的機會。教給孩子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如穿脫衣服和鞋襪、洗手洗臉、擦鼻涕、擦屁股的正確方法。

幼兒園家長必讀:3~6歲孩子到底應該“教”什麼? 第4張

5.應具備什麼樣的安全和自我保護意識?

3~4歲,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在提醒下能注意安全,不做危險的事;在公共場所走失時,能向警察或有關人員說出自己的名字、家庭地址、家長的名字或電話號碼。

4~5歲,在公共場合不遠離成人的視線單獨活動;認識常見的安全標誌,能遵守安全規則;運動時能主動躲避危險;知道簡單的求助方式。

5~6歲,未經大人允許不給陌生人開門;能自覺遵守基本的安全規則和交通規則;運動時能避免給他人造成危險;知道一些基本的防災知識。

特別提醒:幫助孩子瞭解周圍環境中不安全的事物,如不動熱水壺,不玩火柴或打火機,不摸電源插座,不攀爬窗戶或陽臺等。幫助孩子認識常見的安全標誌,如:小心觸電、小心有毒、禁止下河游泳、緊急出口等。遇到火災或其他緊急情況時,知道要撥打110、120、119等求救電話。

幼兒園家長必讀:3~6歲孩子到底應該“教”什麼? 第5張

6.應該掌握哪些文明的語言習慣?

3~4歲,與別人講話時知道眼睛要看着對方;說話自然,聲音大小適中;能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恰當的禮貌用語。

4~5歲,別人對自己講話時能迴應;能根據場合調節自己說話聲音的大小;能主動使用禮貌用語,不說髒話、粗話。

5~6歲,別人講話時能積極主動地迴應;能根據談話對象和需要,調整說話的語氣;懂得按次序輪流講話,不隨意打斷別人;能依據所處情境使用恰當的語言,如在別人悲傷時會用恰當的語言表示安慰。

特別提醒:孩子表達意見時,成人可蹲下來,眼睛平視孩子,耐心聽他們把話說完。結合情景提醒孩子一些必要的交流禮節。如對長輩說話要有禮貌,客人來訪時要打招呼,得到幫助時要說謝謝等。

幼兒園家長必讀:3~6歲孩子到底應該“教”什麼? 第6張

7.要達到什麼樣的人際交往能力?

3~4歲,喜歡和小朋友一起遊戲;喜歡與熟悉的長輩一起活動。

4~5歲,喜歡和小朋友一起遊戲,有經常一起玩的小夥伴;喜歡和長輩交談,有事願意告訴長輩。

5~6歲,有自己的好朋友,也喜歡結交新朋友;有問題願意向別人請教;有高興的或有趣的事願意與大家分享。

特別提醒:利用走親戚、到朋友家做客或有客人來訪的時機,鼓勵孩子與他人接觸、交談。鼓勵孩子參加其他小朋友的遊戲,也歡迎他帶同伴到家裏玩,感受有朋友一起玩的快樂。

幼兒園家長必讀:3~6歲孩子到底應該“教”什麼? 第7張

8.應具備哪些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現?

3~4歲,能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遊戲或其他活動;爲自己的好行爲或活動成果感到高興;自己能做的事情,願意自己做;喜歡承擔一些小任務。

4~5歲,能按自己的想法進行遊戲或其他活動;知道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對自己感到滿意;自己的事情儘量自己做,不喜歡依賴別人;敢於嘗試有一定難度的活動和任務。

5~6歲,能主動發起活動或在活動中出主意、想辦法;做了好事或取得了成功後還想做得更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的願意學;主動承擔任務,遇到困難能夠堅持而不輕易求助;與別人的看法不同時,敢於堅持自己的意見並說出理由。

特別提醒: 多給予肯定和表揚,表揚一定要有針對性,要具體;不要拿孩子的不足與其他孩子的優點作簡單比較;與孩子有關的事情要徵求他們的意見,即使他們的意見與成人不同,也要認真聽,接受他們的合理要求;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支持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做事,讓他們在做事中樹立自尊和自信;鼓勵孩子嘗試有一定難度的任務,並注意調整難度,讓他們感受經過努力取得的成就感。

9.怎樣學會關心尊重他人?

3~4歲,長輩講話時能認真聽,並能聽從長輩的要求;身邊的人生病或不開心時表示同情;在提醒下能做到不打擾別人。

4~5歲,會用禮貌的方式向長輩表達自己的要求和想法;能注意到別人的情緒,並有關心、體貼的表現;知道父母的職業,能體會到父母爲養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勞。

5~6歲,能關注別人的情緒和需要,並能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尊重爲大家提供服務的人,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接納、尊重與自己的生活方式或習慣不同的人。

特別提醒:給孩子講講父母撫育他成長的經歷,讓孩子理解和體會父母養育他的辛苦;利用購物、看病等機會,幫助孩子瞭解與自己關係密切的社會服務機構及其工作,體會這些機構給大家提供的便利和服務,懂得尊重他們的勞動,珍惜勞動成果;利用民間遊戲、傳統節日等,幫助孩子感知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理解人們之間是平等的,應該互相尊重,友好相處。

10.應怎樣遵守基本的行爲規範?

3~4歲,在提醒下,能遵守遊戲和公共場所的規則;知道不經允許不能拿別人的東西,借別人的東西要歸還;愛護玩具和其他物品。

4~5歲,感受規則的意義,並能基本遵守規則;不私自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知道說謊是不對的;知道接受了的任務一定要完成;在提醒下能節約糧食、水電等。

5~6歲,理解規則的意義,能與同伴協商制定遊戲和活動規則;愛護公物,用別人的東西時也知道愛護;做了錯事敢於承認,不說謊;能認真負責地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務;愛護身邊的環境,注意節約資源。

特別提醒:經常和孩子玩帶有規則的遊戲,遵守共同約定的遊戲規則;利用實際生活情景和圖書故事,向孩子介紹一些必要的社會行爲規則,以及爲什麼要遵守這些規則;發現孩子說謊時,要反思是否是因自己對孩子的要求過高過嚴造成的;經常給孩子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要求他們完成並及時給予表揚,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負責的態度。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