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孩子喜歡摸私處如何正確引導

孩子喜歡摸私處如何正確引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5.6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的性教育該怎麼正確引導?關於性教育的誤區有哪些?很多家長因爲孩子“喜歡摸私處”而十分焦慮該怎麼辦?

主要原因在於:女兒3歲4個月了,從2歲多的時候起,小姑娘就常常撫摸自己的私處,還喜歡用凳子角之類的壓、蹭。媽媽買了《我們的身體》之類的繪本和她一起看,甚至聯合奶奶、幼兒園老師一起督促管教,然而直到現在,這類情況依舊時有發生,媽媽不知該如何是好。

一、性教育的時間

兩、三歲的孩子,爲何喜歡摸自己的私處呢?

根據埃裏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每個階段孩子都會有他們所關注的點。就好像孩子一歲半之前的“口欲期”喜歡吃手,1、2歲的“肛欲期”喜歡憋大便一樣,性器期,也是孩子人格發展的重要階段,大約發生在3-6歲

處於這一階段的孩子,表現出對異性父母的好奇。他們會對性器官很好奇,也會發現觸摸它會有特別的快感。

我們可能會看到孩子將手放在自己的褲襠上,甚至伸進褲子裏觸摸,用大腿進行摩擦,或是跨坐在椅子扶手上做有規律的來回移動。另外,這個階段的男孩和女孩對彼此的身體都有着很大的好奇,可能在被允許的情況下,裸露自己身體的某個部位,甚至讓對方觸摸,都是十分正常的現象。

我們對孩子的性教育應當是:既不吸引,也不避諱,水到而渠成。

就好像,當孩子有意識地想要去抓勺子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教孩子吃飯一樣,當孩子表現出對性器官的興趣時,我們也該給孩子進行性教育了。

二、 性教育的方式

說到性教育的方式,很多爸爸媽媽常常使用“讀繪本”的方式,這樣的方式固然好,但繪本畢竟只是圖片,未必能夠充分滿足到孩子的好奇心。

所以,在這裏會建議大家採用更加自然的方式。

想一想:孩子小的時候,我們是如何帶他們認識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的?又是如何帶他們認識自己的手、自己的腿和腳的呢?

最自然的性教育方式,便是孩子可以獨立行走之後,與孩子一起淋浴的時候。當孩子和異性父母赤身相對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發現彼此身體的不同,這時候帶孩子認識自己和異性的性器官,就再自然不過了。

與其不給看、不讓看、躲躲藏藏、遮遮掩掩,反而更加勾起孩子的好奇心,不如與孩子“坦誠相待”,看個清楚。

或許有的爸爸媽媽會問:多大的孩子可以和異性父母一起洗澡,一般幼兒園大班之前都是可以的,一般超過6歲就不太合適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抓緊時間哦!

孩子喜歡摸私處如何正確引導

三、 大人如何看待性,是性教育的起點

孩子的性教育,涉及到一個“父母如何看待性”的問題。

中國傳統,一直以來無論是宮廷裏男人的“閹割”,還是女人的“裹小腳”“貞潔牌坊”無一例外地把“性”視作爲低賤,不可見人的東西。

從古到今“性”在家庭裏:不能說、不能談、不能聊。這是中國人的一種集體潛意識。小時候,父母對自己的教育,樹立了我們對性的基本觀念。

少有人,會爲“如何教孩子吃飯”而苦惱,卻會爲“如何教孩子性”而苦惱,這本身就說明了一定問題。

我們每個人只給得出自己有的東西,雖然現在觀念變了,逐漸開放了,但我們身上依舊留有父母、祖輩帶給我們深重的觀念影響。

在我國“無性婚姻”的比例很高,很多女性一輩子都無法體驗到性的快樂與滿足,都是源於“性觀念”的禁錮。

就好比,如果我們覺得這個東西是是辣的,就無法做到由衷地告訴孩子,它是甜的。在父母眼中,是如何看待性的,都會有意無意傳達給孩子。

因此,如何對孩子性教育,方法是一回事,父母自身的觀念卻是更重要的一項功課。

四、 關於“性教育”的常見誤區

誤區一:制止

當發現孩子有類似撫摸私處行爲的時候,許多父母會向這位媽媽一樣,表現出驚怒的表情,並且嚴厲禁止。雖然孩子可能會因此而停止動作,但他們的快感以及對私處的好奇並沒有隨之消失,甚至更加強烈。

很多孩子的性問題,都是因爲遮遮掩掩引起的。不給看,才更想看。

孩子很可能會再找機會一試,來滿足對自我的好奇。明着不行,就暗着來,情況變得更加撲朔迷離,親子間的隔閡也產生了。

誤區二:打屁股

在這裏要提醒大家的是:“屁股”也屬於性器官的範圍。孩子犯錯,儘可能避免體罰,特別不能打屁股,以及對孩子說一些“流氓”“下賤”等辱罵性的言辭。

曾經有一個小男孩,也只是因爲對性的好奇,在家又沒有機會,於是就在幼兒園偷偷拉小女生的褲子看,結果被老師和家長叫做“小流氓”,爸爸回家狠狠地揍了他一頓屁股。也正是因爲有了這樣一段慘痛、羞恥的經歷,小男孩從此變得十分自卑,長大了也不知如何交女朋友,好不容易結婚了,卻出現了“陽痿”、“不舉”的情況,其實這和童年那段創傷性的經歷是有關的。

家長隨意打孩子屁股,容易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自卑,以及對性的羞恥感、對自我的強烈否定。

誤區三:親人間界限不清

孩子的“性教育”說到底,一個是禮貌,一個是安全。我們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認識性,懂得適當地處理,並且懂得保護自己。

然而,在家庭中,一些大人卻常常會做出一些邊緣化的行爲,不知不覺中破壞着孩子自我保護的“界限感”,比如夏天,孩子在家可以光着膀子滿屋跑,家裏的長輩可以隨便抱、隨便親,孩子不讓就是不聽話等等。

其實,孩子有時候對人,特別是陌生人保持距離,拒絕一些親暱的舉動,都是對自己尊重,有“界限感”的表現,家長如果懂得保護孩子這種與身俱來的感覺,那麼不僅僅對於孩子樹立性的“界限感”有利,對孩子的一生都是十分重要的!

性教育,是重要的,也是必須的,並不是只要悶聲不響,就可以不想、不看、不念的。因爲性,就好像吃飯、睡覺一樣,它,就是一種本能。作爲家長,我們首先要勇於打開自己的“思維框框”,刷新對性的認識,才能真正做到坦然地與孩子溝通、交流,讓孩子正確地認識性、對待性,既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