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孩子講髒話如何正確引導教育

孩子講髒話如何正確引導教育

來源:寶貝周    閱讀: 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講髒話如何正確引導教育?面對孩子“屎尿屁”張口就來,爸媽該怎麼辦?什麼是孩子的詛咒敏感期?接下來看看孩子罵髒話如何處理?

很多媽媽反應,孩子到了3歲左右,話還說不全,竟然就已經滿嘴髒話,“屎尿屁”張口就來:

女兒3歲了,最近進入一個很奇怪的階段

一家人在好好地吃着飯的時候,她不喜歡吃某種東西了,就會大聲說,“不吃!像屎一樣!”然後就像說了什麼有趣的事情,開始哈哈大笑起來。

她看完動畫片之後,催促她上牀睡覺的時候,女兒會不高興地大喊“臭??媽媽!”

不生氣不生氣,這是親生的,親生的,深呼吸——

還有一次,女兒上廁所上了半個多小時,等我回過神來去找她,發現她正蹲在便盆旁邊觀察自己拉的便便。

天吶!孩子這是怎麼了?

去問了身邊的媽媽們,發現差不多大的孩子,都有這樣的問題。有些媽媽的孩子都已經五六歲了,都還有這樣的問題。

“我家磊磊最近經常會和我說,‘你放屁!’”

“妞妞最近老是說‘屎啊尿啊’的,都不知道怎麼了?”爲此,很多爸媽都非常的焦慮,“我家孩子這是怎麼啦?”、“這樣發展下去還能教得好嗎?”

爸媽們遇到這類問題時,千萬要冷靜,先搞清楚事情的原委,才能對症下藥!

孩子講髒話如何正確引導教育

一般來說除了喜歡研究自己的“屎尿屁”,他們還喜歡說跟“屎尿屁”有關的話。這是因爲孩子的“污言穢語敏感期”(也稱爲“詛咒敏感期”)到來了。

詛咒敏感期

“詛咒敏感期”一般出現在孩子3歲以後,與孩子“語言敏感期”緊密相關,可以算是語言敏感期的一種特殊表現。

進入“語言敏感期”後,孩子吸收並運營語言的熱情高漲,對髒話、狠話更是情有獨鍾。原因就在於這些語言能引發聽者更強烈的反應,看起來更有威力,效果更加明顯。

孩子發現,原來自己說的話,竟然會引起別人這麼強大的反應!真好玩!真有趣!只要說這話,自己就是全場的焦點了!於是孩子就會不斷地重複這個過程,不分場合地說出來。

最初,孩子說髒話、狠話僅僅出於好奇,有趣說髒話的時候往往是笑眯眯的,完全當成一個遊戲在玩,沒有任何的惡意。

只有當我們處理這個問題的方式欠妥當時,孩子才意識到,原來這些語言是具有殺傷力的。在他意識到這點之後,他纔會有意把它當武器使用。

孩子講髒話出於何種心理

很多家長一聽孩子說髒話,就很擔心:這麼小就滿嘴髒話,長大後得成一個什麼樣的人呀!一想到這些,就會情緒崩潰,嚴厲管教,可效果並不理想。

其實,孩子對自己講的髒話也不懂什麼意思,但是髒話往往更誇張、更有新鮮感,更能引起你的注意,也讓他感受到了語言的力量。

講髒話的孩子要麼是感覺無聊說着玩,要麼是想引起大人的關注,要麼是發泄自己的憤怒。聽到孩子說髒話時,家長首先應該找到孩子說髒話的動機,再來對症處理。

家長如何應對

對說着玩的孩子,要平靜地告訴他這傷害了別人,沒有人喜歡這樣說話,然後就不再理睬他,讓他覺得無趣就行了。避免反應過度,反而激發他的興趣,也可以用其他好玩的事情轉移他的注意力,豐富孩子的生活內容和興趣。

對尋求關注的孩子,在他說髒話的當下一定不要過度關注他,只要平靜地做上面的事情就可以了,甚至可以有意識地離開一會,忽視他。還可以教會他,用這樣的方法尋求關注是無效的。不過,在平時要注意高質量地陪伴孩子,及時迴應孩子的情感需求。

對發泄憤怒的孩子,家長也不要情緒失控,要平靜地告訴他:“如果你生氣了,可以大聲說‘我很生氣’,你說出原因,我們可以幫助你。如果你說髒話,我們很不喜歡,也沒法幫到你。你可以生氣,但不可以說髒話。

對經常說髒話的孩子進行批評時,態度要嚴肅、平靜,不要當着外人,要保護他的自尊心,不能打罵。對這樣的孩子更要多關注他的優點,去鼓勵他發揮長處。一個人對自己有信心纔會做的更好。

總之,對孩子的說髒話,家長首先要淡定,平靜地指出錯誤,情緒上不迴應,可以適當忽視,針對背後的原因採取措施。

注重“言傳身教”的力量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一切行爲都是從模仿開始的!孩子們的模仿能力強,有時候聽到家中誰說了髒話之後自己也就模仿上了!

家長要從自身的言行舉止做起,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但改掉孩子“屎尿屁”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家長可以嘗試先接受它和孩子共存。當他在說的時候,試着去參與進去,當做一場遊戲。

比如當孩子說“臭??媽媽”的時候,你可以對着孩子說“臭??寶寶”,把這當做親子之間的一場遊戲。遊戲是會帶來趣味和新鮮感,但是總有一天,孩子會對遊戲失去耐心,這個遊戲也會從家裏消失。

所以我們不需要太驚慌,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些情況淡定一些。當孩子惡意以“屎尿屁”來攻擊別人、引起關注時,這時就要照上面的方法幫他們糾正。

但如果是單純出於好奇、作樂的心理,家長可以嘗試和孩子一起面對甚至玩鬧式地擁抱這些”不好“的東西,隨着孩子漸漸長大,明白是非,懂得羞恥,或者對這方面的興趣降低了,他們自然也就淡忘了。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