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孩子喜歡拼命爭奪玩具怎麼回事

孩子喜歡拼命爭奪玩具怎麼回事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那天我正和朋友小美打電話說事情,但是沒說上幾句她就要對着電話外吼幾句,這樣吼了好多次之後,小美焦急地跟我說,“孩子又吵架了我先處理。”然後急匆匆就掛了電話。那麼孩子喜歡拼命爭奪玩具怎麼回事?一起來看看吧!

那天我正和朋友小美打電話說事情,但是沒說上幾句她就要對着電話外吼幾句,這樣吼了好多次之後,小美焦急地跟我說,“孩子又吵架了我先處理。”然後急匆匆就掛了電話。

等她再打電話來已經是兩個小時之後了,電話一接通,小美先和我道歉,然後就開始倒起了苦水。

家裏的老二最近兩歲了,開始有了自主意識,也有了物權的概念,看見什麼玩具都要說是“我的”。但是六歲的姐姐並不讓着她,兩個人經常爲了搶玩具吵架。

要麼是老二推了老大辛苦搭的積木,要自己重新搭;要麼是老大非要老二手裏拿的、自己小時候玩過的玩具。小美是哄也哄了,罵也罵了,但是玩具爭奪大戰依舊天天在家裏上演。

作爲一個有三個孩子的媽媽,很多人問我帶睡會不會很累、家務會不會很多、出門會不會很辛苦等等。

孩子喜歡拼命爭奪玩具怎麼回事

其實做家務也好、接送上下學也好,只是忙碌疲憊一些,處理孩子搶玩具才真的令人頭大。

尤其是在暑假,玩具爭奪戰分分鐘就爆發,一天24小時上演。

如果外婆出去參加什麼聚會,只帶回來一隻氣球,那這個價值2毛錢的玩意就能讓三個小傢伙吵上半小時,最後大哥生氣、二哥哭喊、小妹妹抽抽搭搭,我一個也安撫不了。

或者家裏一個非常老舊的、大哥小時候玩過的玩具,我翻出來給弟弟或者妹妹,大哥就會不開心地搶回去。

而大哥寶貝的樂高積木、拼圖,也經常被兩個小的亂翻一氣,把大哥氣得要死。

每次焦頭爛額地處理完玩具紛爭,我就在心底想:當初以爲給了孩子一個伴,就會收穫一份手足情深,或者兄友弟恭。不料這份美好的想象都被玩具給“破壞”了。

二胎媽媽們都清楚,二胎家庭孩子之間爭吵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就是搶玩具。

在我們大人眼裏,玩具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東西——就像家裏的麪包機和吹風機——是大家可以共享的。

而對孩子來說,玩具的意義卻非比尋常。

魯迅先生有句名言:“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爲,玩具是兒童的天使。”

對年幼的孩子來說,玩具比財產還重要——它們是孩子自我拓展的重要道具。

因爲孩子用玩具探索世界,與玩具建立關係。

比如給孩子一根樹枝,這就是他化身海盜,馳騁海洋的一把寶劍;給孩子一桶積木,他能搭出一整個城市,自己一會兒是英勇的警察一會兒是勇敢的消防員。

《玩具總動員》裏有一句話:我們終究會長大,但是那些美好,從不會消失。

孩子的幸福感取決於控制一直與自己關係密切的東西。

他不希望自己與玩具的那份美好的感覺被人割裂。

當孩子兩歲左右時,會經歷物權意識的敏感期。

在此期間的孩子,幾乎無法跟他人共享玩具。

兩歲孩子的哲學就是“我的我的,什麼都是我的”。

當孩子再大一點,有時候會將和父母的關係投射在玩具上,他們不願分享玩具的背後,其實是對父母更多關注和愛的渴求。

所以當孩子一直說玩具是“我的”時,並不是他自私,或者在故意氣你,而是他需要確定自己可以控制並使用這個玩具。

要從根本上解決二孩子之間玩具紛爭,這裏有幾個小建議。

首先,要明確玩具的所有權。

是的,你沒有看錯,我說的是“所有權”。

我們總希望孩子們可以安然共享家裏所有的玩具,但是由於前文所說的玩具對孩子的意義很特殊,所有有必要準備一些物權明晰的玩具。

一但明確了玩具的所有權,玩具就不再是“稀缺”的資源。

孩子的安全感將大大提升。

安全感提升了,就不會時時刻刻都繃着弦和兄弟姐妹去“競爭”。

擁有高度安全感的孩子,隨着年紀的增加和認知水平的增長,自然而然就會發展出分享的能力。

而一直處於被強制分享玩具狀態下的孩子,即便長大了,擁有了很多物質,卻始終無法滿足自己內心小孩的匱乏感。

很多人的囤物癖、佔小便宜、斤斤計較等毛病,都是這樣來的。

其實,讓玩具的小主人來決定玩具該怎麼使用。

這個玩具到底是輪流玩,還是不許別人玩,這樣的決定,需要玩具的小主人自己去做。

就算我們提出了其他更合理的建議,比如輪流玩5分鐘、弟弟妹妹先玩、給來家裏的小客人先玩等等,如果是在孩子不願意的情況下去強迫實施,其實都是在破壞孩子的安全感和自尊。

而且,如果我們隨意地按心情去支配玩具的使用權,孩子就會覺得不知所措,漸漸也會學習用哭鬧的方式來增加自己“競爭玩具”的籌碼。

當我讓孩子完全自由支配他們自己的玩具時,他們就不會一個個輪流來我面前哭鬧,以此來增加自己得到玩具的機會。相反,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和擁有玩具的那個孩子“談判”。

另外,陪伴沒有拿到玩具的孩子一直到他感到舒服爲止。

由於第二點的原因,有時候其中一方孩子是沒辦法拿到自己想玩的玩具的。這時候我們家長就要做好陪伴工作,允許孩子哭泣,發泄自己的情緒。

我們可以拿一些別的玩具給他玩,或者陪他做點別的事情,比如一起讀故事,或者就是簡單地一起抱一會。

慢慢地孩子會懂得:哭鬧並不意味着可以得到玩具。但是爸爸媽媽很愛我,在我難過的時候,他們願意陪着我。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引導孩子學會溝通交流。

對孩子來說,溝通並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尤其是低齡的孩子,在要玩具的時候,會搶、會打人、會哭,就是不會說。我們不僅要鼓勵孩子學會用正確的語言交流,還要讓孩子的關注點,從“競爭”轉移到“解決問題”上來。

比如我們可以這樣說:

“弟弟,我看見你在伸手拿哥哥的積木,你是想要那塊積木麼?”

“哥哥,弟弟似乎需要那塊積木,你有什麼可以幫到他的麼?”

“兩個人要用到同一塊積木,該怎麼辦,一起幫想想辦法吧?”

這樣做的好處,不僅可以讓孩子學會溝通表達自己的情緒和要求,也同時是在培養孩子的自信、控制衝動和延遲滿足的能力。

其實,孩子在家長的指導下,能學會如何分享玩具,那麼當孩子大了以後,進入更加複雜的環境、面對各種稀缺資源的時候,他也更有能力與他人溝通去分享資源、獲取幫助。

孩子日後溝通協調能力的發展,第一步就在今天如何和玩伴分享玩具上。

我們的言行傳達了對孩子的態度,如果我們用尊重、鼓勵和理解的態度對待孩子,對待他們之間的各種紛爭,其實也是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使其日後的處事方式會變得更加積極。

孩子的世界往往比長大後的世界更小的。

而他懷裏抱的玩具,正是他的無價之寶了。

願你我能用愛、積極的規則以及包容去引導二胎之間的玩具爭奪,日後不僅收穫兩個積極、獨立、有擔當的孩子,還能收穫一份溫暖的手足情長。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