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孩子缺乏責任心怎麼辦

孩子缺乏責任心怎麼辦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管做什麼事情,我們都需要有一顆負責人的心。那麼問題來了,孩子缺乏責任心怎麼辦?我們要怎麼去培養?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缺乏責任心怎麼辦

小學裏有些孩子一放學就趕緊回家寫作業,因爲他們覺得作業是自己的事情,有責任、有義務地儘快完成,做完作業之後再玩。有趣的是,這些孩子除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之外,往往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有些孩子恰恰相反,甭說家務活了,自己的襪子短褲不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放學了非得大人拽着回家寫作業,否則天天能玩到天黑。

其實這就是孩子的責任心的問題。

責任感是一個人至關重要的人格品質,是社會公民必須具備的核心品德,體現着一個人的心理特徵和人格特徵。

社會在不斷進步,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所以作爲人才素質重要體現的責任感,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所以,無論是老師還是父母一定要高度重視孩子責任感的培養,家園共育,這樣纔有助於孩子未來的事業成功、家庭幸福。

大班幼兒期是責任心產生和初步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幼兒處在一種最積極的準備和接受狀態,如果給予必要的刺激和幫助,某種行爲能力就會迅速發展起來,併產生長久的影響。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首先需要學會對自己負責。孩子有什麼過失,只要是他的責任,就應當讓他承擔。讓他們自己找原因、從而讓孩子明白承擔責任就意味着要有一點耐心和吃苦精神。

誰承擔得起,誰就是一個有責任心的好孩子。長此以往,不僅養成幼兒的良好習慣,而且能使孩子對自己的事情負責。

同時,加強大班幼兒日常行爲的養成教育。讓幼兒明確哪些行爲是對的,哪些行爲是錯的,強化行爲的動機衝突。

我們要抓住生活中的點滴小事,無論事情的結果好壞,只要是孩子的獨立行爲結果,就要鼓勵孩子敢作敢當,不要逃避責任,應該勇於承擔後果。

在遊戲中滲透責任教育

遊戲中學習是大班幼兒的主要活動形式,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因此遊戲是培養幼兒責任心的最好方法之一。

無論是象徵遊戲還是角色遊戲,無論是聯合遊戲還是合作遊戲,遊戲中幼兒要進行交往,要相互配合,要爲別人考慮,要承擔一定的任務,所以都能促進大班幼兒責任心的發展。

當然,如果教師能有意識地編排好培養責任心的角色遊戲、合作遊戲,組織幼兒參加,並提供解釋和指導,則效果會更好。

幼兒園一日活動有很多環節,只要教師稍加留意,幼兒園任何日常活動都可成爲培養幼兒責任心的有效渠道。

樹立責任榜樣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我要兒子自立立人,我自己就得自立立人。我要兒子自助助人,我自己就得自助助人。”

同樣的道理,如果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大人一定要以身作則,有強烈的責任感,爲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一一犯錯了就承認,承擔自己應負的責任。

還有必要爲幼兒選擇好的榜樣,這個榜樣可以是幼兒周圍的人。最好是同班的小朋友(生活示範),也可以是電影、電視、故事中的人物(替代示範)。

日常生活中同伴的榜樣作用同樣也是不可估量的,如果能經常表揚責任心強的幼兒,就會發現這樣可以激發其他幼兒以他們爲榜樣,學習他們的良好行爲。

爲孩子制定行爲的規矩

孩子做事往往是憑興趣的,要讓孩子對某件事負責到底,必須清楚地告訴他做事的要求,並且與處罰聯繫在一起。

給孩子制定規矩,讓他知道什麼是該做的、應該怎樣做,否則將會產生哪些後果、受到哪些懲罰。讓孩子承擔行爲後果,孩子纔會真正知道一個人要對自己的行爲負責。

5~6歲大班幼兒尚處於快速成長髮展之中,是非判斷能力差,對一些事情表現出沒有責任感也是正常的,因爲許多時候他們不太清楚這樣做會有什麼不好。

所以爲了強化孩子的責任意識,可以適當地讓孩子品嚐一下做事情不負責任的苦果,孩子如果一而再地受到自然後果的懲罰,就會提高警惕,下次做事情的時候就會認真、謹慎。

幼兒一旦做出了責任行爲,要及時給予獎勵,使幼兒獲得積極反饋從而使其責任行爲逐漸鞏固。獎勵可以使兒童悅納自己,增強自信心和自豪感,這對於兒童心理的健康發展是必不可少的。

父母要放手,讓孩子做責任的主人

民主性教養方式的父母把孩子作爲獨立的個體,注重培養他們的自理、自制能力和主動精神,對孩子的期望、要求及獎勵、懲罰比較恰當,經常與孩子交流,並尊重孩子的要求、意見,及時糾正自己在教養孩子過程中的失誤。

這一教養方式下的孩子一般自理能力比較強,基本上可以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且主動性強,不需要成人的時刻提醒。因此,民主性父母教養方式有利於幼兒責任心的發展。

溺愛性教養方式的父母過分滿足孩子的需要,孩子的一切包括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全部由父母代勞。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認爲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與自己無關。

如此過分的關愛,使得孩子不懂得作爲一個獨立的人首先要對自己負責、要學會關心愛護自己,且這種關心愛護是別人無法代替的。

另外,這種教養方式容易使孩子以自我爲中心,不利於責任心的發展,尤其是集體責任心的發展。

放任性教養方式的父母對孩子冷淡,給予孩子絕對性質的自由,雖有交流和溝通,但對孩子沒有具體的規定和要求,很少獎勵或懲罰。

這一教養方式下的孩子極易對幼兒園、家庭和社會中的規則熟視無睹。因爲孩子每次對這些規則的違反都被父母所放任。

如此下去,父母在無形中爲孩子提供了違反規則的便利條件,使得幼兒不自覺地形成了不良行爲,失去了責任心發展的良好環境。

因此,這種父母教養方式是極其不利於幼兒責任心發展的,可以說它是影響幼兒責任心發展的主要消極因素。

專制性教養方式的父母把孩子作爲附庸品,壓制其獨立性、創造性,與放任性相對的是,這種父母過分干預孩子的行爲,過分壓制使孩子服從,孩子沒有發言權,要求孩子言聽計從,稍有違背就會加以訓斥和懲罰。

這些父母始終在以一種挑剔的目光審視着孩子,他們往往忽視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能力水平,很少考慮孩子自身的願望和要求,苛刻地要求孩子無條件遵循各項規則,但又缺少對規則的解釋。

這種教養方式下的孩子大多愛撒謊,沒有勇氣去承擔責任,以免遭到懲罰。因此,專制性水平越高就越不利於兒童責任心的發展。

不一致性教養方式的父母在處理與孩子有關的事情時,會因爲時間、地點、自己的心情而採取不同的教養方式。

長此下去,父母會缺乏溫情地對待孩子的各種行爲,有時不問不管,順其自然,懷着樹大自然直的心態,而有時又嚴加管制,可以說是一種比較混亂的教養方式,缺乏始終如一的要求和態度。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父親與母親對孩子的責任行爲要求不一致,使孩子不能預期自己對責任行爲所做的反應會得到懲罰還是鼓勵。

孩子無所適從,對責任做出的反應更多采取保守行爲,即使有了正確的責任認知也不會付諸相應的責任行爲。孩子逐漸漠視他人及集體,甚至自己的承諾,其責任心自然得不到發展。

從父母教養方式可以看出,民主性父母教養方式對幼兒責任心的發展有積極促進作用;溺愛性、放任性、專制性、不一致性父母教養方式對幼兒責任心發展有明顯的消極影響,其中,放任性尤爲不利於幼兒責任心發展。

家園合作對大班幼兒責任心的培養

幼兒責任心的培養是一項艱鉅而複雜的工程,只靠教師個人的力量是難以完成的,必須與家長聯合起來共同行動。

教師和家長要經常進行溝通。

教師針對幼兒在幼兒園裏表現出的各種行爲及時向家長彙報,家長也可以將幼兒在家中的某些行爲表現向老師彙報和諮詢。這樣家長和教師纔會做到交底清楚、心中有數。

教師和家長應該協同制訂培養方案。

針對幼兒的特點及其家庭情況制訂出一套符合該幼兒實際情況的培養方案,根據這樣的方案對幼兒進行培養纔會做到有的放矢,幼兒的責任心也能夠較快地發展起來。

教師和家長在教育思想上應保持一致。

不能有互相矛盾的事發生。如果教師和家長在對幼兒的教育上存在不一致的地方,會對幼兒產生極壞的影響,使他們無所適從。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