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想要一個樂觀的孩子,家長該怎麼培養?

想要一個樂觀的孩子,家長該怎麼培養?

來源:寶貝周    閱讀: 8.4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在的好多孩子越來越玻璃心了,家長們想要孩子成爲一個樂觀的人,那麼最根本就得先培養出這個樂觀的孩子。

2018年1月7日,南昌市師大附中一名高中生從住宅小區頂樓24層墜落,結束了他年僅15歲的生命。

事發前死者曾在QQ說說中發佈一條疑似“遺書”的信息,如下:

這是一條定時說說,當你們看到這條說說的時候,你們大概再也見不到我了,這大概是我爲數不多不帶滑稽的說說。

我曾經給這個世界帶來了不少歡笑,但我卻無法給自己帶來歡樂。 再見了,這個世界,希望我逝去之後,不要有人爲我哭泣。我希望你們能繼續歡樂的走下去,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

而就在這個孩子頭七祭日,孩子的父親也跳樓身亡。

這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多麼大的災難。

而現在,每年都會有孩子,用各種各樣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如果在網上輸入學生自殺關鍵詞,信息結果就會有千百萬條,爲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孩子越來越不快樂,會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抑鬱症就像一個隱形殺手,它難以被察覺,卻對孩子傷害極大。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來看,抑鬱症是全球一種常見病,有超過3億名患者。抑鬱症不同於通常的情緒波動和對日常生活中挑戰產生的短暫情緒反應。

尤其是,長期的中度或重度抑鬱症可能成爲一個嚴重的疾患。患者可能會受極大影響,在工作中以及在學校和家中表現不佳。最嚴重時,抑鬱症可引致自殺。

每年有近80萬人因自殺死亡。自殺是15-29歲年齡組人羣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可是作爲家長,我們又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教育專家孫雲曉說:“樂觀的孩子人生纔會充滿希望,而孩子是否樂觀是教育成敗的根本標誌。”

所以我們從小就應該教會孩子以樂觀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失敗,面對壓力、面對挫折。

孩子的悲觀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學習來的,是從父母、教師以及大衆傳播那裏習得並內化爲自己的行爲。

既然悲觀是學習到的,那麼同樣樂觀的態度也可以學習到,作爲父母我們應該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樂觀心態。

積極心理學家塞利格曼說:

“教導孩子樂觀的態度是教他學會認識自己,並對自己及世界所形成的理論感到好奇。你要教他對自己的世界及塑造自己的生活採取積極樂觀的態度,而不要消極的等待、接受發生在他身上的事。”

想要一個樂觀的孩子,家長該怎麼培養?

改變歸因風格即解釋方式

我們對一件事情或行爲進行解釋,找到其原因的過程即歸因。

樂觀的孩子總是能看到事情積極的一面,以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去解釋生活,他們會從局部的、暫時性的、外部的原因去解釋自己遇到的挫折。

而悲觀的孩子總會看到事情消極的一面,以一種消極悲觀的心態去解釋生活,他們會從整體的、穩定性的、內部的原因去解釋自己面臨的壓力挫折。

比如說,當孩子這次期末考試數學成績沒考及格,樂觀的孩子就會認爲:這一次期末數學成績我沒有考好,是因爲自己沒有複習好;

但是悲觀的孩子會認爲,我真的是學不會數學,我數學能力不行。

歸因方式不同,導致他們以後的行爲也會不同。

樂觀的孩子認爲自己沒有複習好,他就會繼續努力學習,相信自己能學好數學;

而悲觀的孩子就認爲是自己數學能力不好,進而會對數學產生一種無助感,感覺自己怎麼學習都會學習不好,甚至就會放棄學習數學。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也是父母最好的映射。

如果父母生活中是用整體性、穩定性、內部的原因去解釋信息時,那麼孩子也會習得這種消極的歸因風格。

如果孩子數學沒考好,你對孩子說:“你爸媽當年數學也不好,看來你也一樣,遺傳的改變不了。”

或者說:“怎麼這麼笨呢,這數學多簡單,你竟然都不及格。”

這種消極的歸因方式會讓孩子認爲是自己能力的原因,無法改變,甚至也會蔓延到自己其他各方面都不行,讓他產生一種絕望感。

所以父母在解釋信息時更要謹慎歸因風格。

而如果父母對孩子說:“孩子,你看你之前不都是學習的很好嗎?你就這一次沒考好,是暫時性的,繼續努力下一次就一定能考好了。”

“考試之前你生病了,精神狀態不好,考試沒發揮好也很正常,我們以後也注意多鍛鍊身體,下次就會更好了。”

父母以一種樂觀型歸因方式幫孩子找出數學沒考好的原因,是暫時性的、外部的可以改變的,孩子也會認爲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改變現在不好的局面,他應該要繼續好好學習。

逐漸地,孩子學會用樂觀的歸因方式來解釋他以後遇到的挫折或問題。

想要一個樂觀的孩子,家長該怎麼培養? 第2張

樂觀ABCDE法則

心理學家艾利斯提出認知ABCDE法則,指出我們對一件事情產生的情緒及行爲結果,其實不是因爲事情本身導致的,而是由我們對事情產生的信念的解釋所致。

A即所謂的刺激事件,比如被老師批評了。

B即對事件A產生的解釋,比如有的學生認爲被老師批評確實因爲自己這次做錯了,有的卻認爲老師就是討厭自己。

C即對事件A產生的情緒或行爲,比如被批評後學生情緒低落,以後對於老師有種牴觸感甚至不能好好學習,而有的孩子不會受太大情緒影響,並會改正錯誤繼續努力。

因爲我們的負性情緒及行爲是由B來決定的,B是不合理的信念想法,那麼我們應該學會反駁B。

D即反對B,反對自己對事件產生的想法,即學會反駁。

E即激發,反駁之後所帶來的精神以及行爲上的結果。

比如學生被老師批評後開始的想法認爲老師是討厭自己,這種想法是不合理的,我們要教孩子學會反駁這個想法。

而反駁最主要的是“正確”,必須根據事實依據,並且是令人信服的反駁,而不是模糊不清的。

孩子找出老師批評自己的原因,可能因爲自己上課不認真聽講所以老師就那麼批評了一下而已。

當他找出合理的理由來反駁開始那個不合理的信念時,他就會有新的情緒感受,他就不會因爲一次批評而認爲自己不值得喜歡或者老師根本就討厭自己。

當我們對事件的解釋改變了,相應的我們也改變了情緒及行爲反應。

對於孩子,我們要先給孩子講授ABCDE法則,讓他們懂得他們的悲觀情緒和消極行爲是如何發生的。

當發生了不好的事情後,應該讓他們學着寫下自己的想法,以及這些想法導致的後果。

然後在尋找支持這些想法的證據以及反駁這些想法的證據,接着再找出其較樂觀的看法,最後感覺樂觀想法產生後的感受及行爲。

我們還可以通過三種問題方式來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接下來會發生最糟糕的情況是什麼?

那麼最好的情況是什麼?

還有最有可能的情況是什麼?

但通常最好和最糟糕的都不會發生,接下來就是針對最可能發生的事情,制定反攻計劃,採取行動解決問題。

通過ABCDE法則的訓練,孩子已經開始學會通過了解他自己的想法來改變他的情緒感受或行爲。

想要一個樂觀的孩子,家長該怎麼培養? 第3張

學會與人相處

優秀的人際交往技能能幫助孩子交到新朋友,並能很快的適應並融入到新環境中,而且他們也會懂得如何與人相處,如果遇到矛盾問題會知道該如何解決。

然而對於一些社交技能不好的孩子,不知如何與人相處,在學校就有可能受到排擠或被欺負,尤其校園霸凌事件頻繁發生,我們父母更尤爲注重孩子與人相處的能力的培養。

美國心理學家卡耐基認爲:“一個人的成功30%靠才能,70%靠人際關係。對於成功和生存而言,最重要的是學會與人相處。而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要從小開始。”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與人相處呢?

《教出樂觀的孩子》認爲,父母教授孩子與人相處的社交技能時必須記住三個原則:

1、不能幫助孩子解決任何問題。

如果只是一味的什麼都想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不幸的是不僅對孩子沒有幫助甚至還有危害。

事事都被解決好的孩子會認爲自己沒有能力獨自承擔,會容易產生依賴性,所以當有問題產生時就會不知該如何處理。

作爲父母我們應該對孩子的事情保持支持與關注的態度,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分析情況,適當情況下給予指導而不是給予答案。

比如孩子在學校與同學發生矛盾,不是我們要去幫孩子出氣,而是要想着如何讓孩子自己很好的解決這種問題。

2、一旦孩子開始獨自解決問題,就不能對他的解決方式過於苛刻。

比如帶孩子出去玩,有時候別的小孩子老是來爭搶他玩的玩具,但孩子每次都讓給他。

當時我想着該教育他不能老是吃虧。

後來我問孩子,你不認爲自己在吃虧嗎?每次都被他搶走玩具。

沒想到他回我一句:不就是個玩具嘛。

一開始孩子處理問題的技能或方法不是很好,但我們不能因此而苛求責怪於他,否則就可能阻礙他處理問題的信心。

3、作爲父母,要示範有彈性的解決策略,即做好榜樣。

我們可能認爲父母吵架對孩子影響不好,不應該當着孩子吵架。但是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爭吵在所難免,也並不是每次都能有理智的避開孩子。

其實,父母正確的吵架方式,也是一種示範。可以通過父母吵架向孩子示範該如何處理與他人的人際衝突。

但如果每次吵架是這種情況:

你看看你總是這樣不聽我說,你看你每次都是一樣,或者你根本就是不愛我和孩子,或者還會說離婚並讓孩子從中選擇一個,甚至兩人大打出手。

那麼孩子也會學會這種悲觀方式處理人際衝突。

而如果兩人吵架就只論當時生氣的事,並將自己內心不舒服的想法表達出來,兩人都很快恢復情緒並和好,那麼這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好的示範。

想要一個樂觀的孩子,家長該怎麼培養? 第4張

幾米在《我不是完美小孩》中說:

“世界愈悲傷,我要愈快樂。當人心愈險惡,我要愈善良。當挫折來了,我要挺身面對。我要做一個樂觀向上,不退縮不屈不饒不怨天尤人的人,勇敢去接受人生所有挑戰的人。”

達爾文也說:

“樂觀是希望的明燈,它指引着你從危險峽谷中步向坦途,使你得到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支持着你的理想永不泯滅。”

爲了每個孩子都能幸福一生,從現在開始培養樂觀積極的寶寶吧。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