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別再用“孔融讓梨”忽悠了,孩子的慷慨是和父母“玩”出來的

別再用“孔融讓梨”忽悠了,孩子的慷慨是和父母“玩”出來的

來源:寶貝周    閱讀: 4.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上週我和兩個當了媽的朋友一塊兒吃飯,就在飯桌上,兩個孩子爲了幾塊點心爭了起來。她們倆都感覺不好意思,Sandy搶先一步,搬出了“孔融讓梨”的故事,讓兒子淘淘讓着小自己幾個月的琳琳,誰知淘淘立馬反駁,“憑什麼要我讓着她!”Sandy氣得說淘淘自私,淘淘委屈地大哭,過了好久才平息下來。

在大人眼中,孩子的霸道行爲往往就是自私自利,但這是從成人的道德來講,而孩子的“小氣”更多的是以自我爲中心,受限於他們的心理、思維發展水平,把“自私”放在一個孩子身上有些過於沉重了。那麼,怎麼來理解孩子的這種自私,又如何引導呢?

孩子的“自私”始於兒童的自我中心思維特點,可以從皮亞傑的“三山實驗”說起。

三山實驗:孩子能看到別人的立場嗎?

桌上放着三座山的模型,這三座山在高地、位置、大小上有明顯的差異。

實驗者讓一個三歲的孩子坐在山的右邊,自己坐在山左邊。

別再用“孔融讓梨”忽悠了,孩子的慷慨是和父母“玩”出來的

實驗者先讓男孩回答他在右邊看到的,一隻貓、一棵樹和一根骨頭。

別再用“孔融讓梨”忽悠了,孩子的慷慨是和父母“玩”出來的 第2張

別再用“孔融讓梨”忽悠了,孩子的慷慨是和父母“玩”出來的 第3張

然後,實驗者和男孩互換了位置,男孩來到了山的左邊。

別再用“孔融讓梨”忽悠了,孩子的慷慨是和父母“玩”出來的 第4張

男孩回答他看見了一個女孩、一隻獅子和一棵小樹。

別再用“孔融讓梨”忽悠了,孩子的慷慨是和父母“玩”出來的 第5張

別再用“孔融讓梨”忽悠了,孩子的慷慨是和父母“玩”出來的 第6張

別再用“孔融讓梨”忽悠了,孩子的慷慨是和父母“玩”出來的 第7張

這時,實驗者讓男孩回答,從實驗者坐着的右邊能看到什麼,男孩的回答還是一個女孩,一隻獅子和一棵小樹。

別再用“孔融讓梨”忽悠了,孩子的慷慨是和父母“玩”出來的 第8張

別再用“孔融讓梨”忽悠了,孩子的慷慨是和父母“玩”出來的 第9張

別再用“孔融讓梨”忽悠了,孩子的慷慨是和父母“玩”出來的 第10張

別再用“孔融讓梨”忽悠了,孩子的慷慨是和父母“玩”出來的 第11張

別再用“孔融讓梨”忽悠了,孩子的慷慨是和父母“玩”出來的 第12張

三山實驗說明兒童“自帶”自我爲中心的思維傾向,在他們看來,別人看到的和自己看到的應該一樣。這種思維其實成人有時也有,我們有時會奇怪,事情不明擺着就是這樣,爲什麼別人看到的是另外一番景象,這也是自我中心產生的錯覺。成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孩子了。

但自我中心也有它積極的一面,比如,它能讓孩子產生物權意識,知道“這個玩具是你的,那個娃娃是我的”,能發現“啊,原來我最喜歡跳舞”“我喜歡和隔壁鄰居的孩子在一起玩”,越來越瞭解自己的獨特之處。孩子對自我還摸不着北的時候,盲目灌輸“分享”的概念,往往適得其反。基本上要到7歲,孩子才能逐漸明白別人和自己想法不一樣,在2-7歲這個時期的教育和引導就特別重要。

平等的家庭關係+遊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學校,現在家庭往往是以孩子爲中心,對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這種“太容易”的生活往往容易讓孩子任性又玻璃心,難以從自我中心思維傾向裏走出來,也不利於孩子發展人際交往。

以家族系統排列的觀點看,每個家庭成員相互都是平等的,它不僅發生在大人和孩子之間,也發生在每個家庭成員之間,尤其是父母之間的互敬互愛。當這種平等意識貫穿在生活中,孩子自然學會表達自己的看法,並尊重、聆聽別人的想法,達成共識。

別再用“孔融讓梨”忽悠了,孩子的慷慨是和父母“玩”出來的 第13張

除此之外,幫助孩子慢慢走出自我中心最好的方式當然是孩子世界的語言——遊戲。

1)角色扮演

最常用的就是角色扮演了,和孩子互換親子角色,讓孩子來當父母,自己當孩子,或者讓孩子來當老師,自己當學生,都非常有助於孩子走出“自我”的世界,慢慢明白一些別人的立場。

別再用“孔融讓梨”忽悠了,孩子的慷慨是和父母“玩”出來的 第14張

2)捉迷藏

另一個非常推薦的遊戲就是捉迷藏了,家長可以先自己藏起來,讓孩子來找,然後換一下,讓孩子藏起來,自己來找,不斷反覆。捉迷藏對孩子區分別人和自己不同,特別是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非常有效。

故事:身臨其境啓發孩子

說到用故事來啓發孩子,人們通常會想到繪本,其實有很多優秀的短片也非常適合。在這裏,小編嚴重推薦的一部4分鐘的微電影《一雙皮鞋》,全片沒有一句臺詞,卻把“站在別人的立場”展現得淋漓盡致,非常適合和孩子一起觀看,家長還可以邊陪着看邊啓發孩子。

一個是總是拖着一雙破鞋的窮男孩兒,夢想有一雙漂亮的皮鞋,一個是穿着新皮鞋的男孩兒,總是注意皮鞋哪兒髒了要停下來擦乾淨。這非常像現在的孩子的兩種狀態,無論家庭經濟如何,想擁有自己喜歡的東西,不是寶貝得不行,就是各種羨慕。就是這兩個男孩,就在火車站臺相遇了。窮男孩兒看到一雙這麼漂亮的皮鞋,羨慕得不得了,心想,要是自己也有這樣一雙皮鞋就好了。

這時,火車來了,穿皮鞋的男孩兒準備上火車了,人羣非常擁擠,就在他剛上火車的時候,一隻皮鞋掉了,這時火車也開始緩緩開動,已經來不及了,他只有乾着急。窮男孩兒跑過去,撿起了這隻他心心念唸的新皮鞋,他猶豫了一下,抓着皮鞋奮力追趕火車,要把它還給它原來的主人。

這是這個故事的第一個具有啓發意義的轉折點,火車已經開了,就算該據爲己有也不過分,這種微妙的心態在平時也經常能遇到,當孩子看似“無意”地得到了屬於別人的東西,這是一個物權意識的問題,可以啓發孩子,“這個東西我很喜歡,可它真的屬於我嗎?”

火車開得越來越快,窮男孩很快追不上了,最後,他只能用力把皮鞋向車廂投擲過去,可惜皮鞋還是掉在了站臺上,他很失落。

這時第二個適合啓發孩子換位思考的點,故事發展到這裏,結束了嗎?皮鞋還是沒能還到穿皮鞋男孩的手上,怎麼做才能讓一雙皮鞋重聚呢?

這時,穿皮鞋的男孩想了想,脫下了腳上的另一隻皮鞋,也奮力把它扔向窮男孩,這樣這雙皮鞋就有了新的主人,兩個男孩會心一笑。

故事的最後非常巧妙,可以啓發孩子,爲什麼穿皮鞋男孩要把另一隻皮鞋扔給窮男孩?爲什麼兩個男孩都願意捨棄皮鞋?對孩子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深入的啓發,通常孩子會認爲快樂是擁有自己喜歡的東西,但是當這樣東西不屬於自己,或者自己無法擁有的時候,讓它有機會爲別人創造快樂,這是一種更大的快樂。

“維護自己”和“與人分享”並非對立,並且,分享是建立在孩子明確事物歸屬的基礎上的。如果“自私”和“謙讓”只是停留在灌輸教育,而非在生活中有所體驗,那充其量只是讓孩子表面上更聽話更順從而已。相比於“讓孩子學會分享”這個命題,不如讓孩子明白“分享比獨享更快樂”,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