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美食文化 > 六月六吃炒麪的由來

六月六吃炒麪的由來

來源:寶貝周    閱讀: 4.1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六月六吃炒麪的由來

六月六吃炒麪是淮河以北、黃河中下游一帶的北方地區的風俗,民間六月六吃炒麪的習俗有好多種說法。但總的有三種,一是說吃炒麪可以治療腹瀉腹痛,祛除溼熱、不枯夏等;一是說六月六是“天貺節”,相傳於北宋,吃炒麪是爲了祁雨,以求風調雨順;一是說六月六吃炒麪爲了讓四海龍王忘記在這天比賽下雨的事情。還有人說是古時戰事頻繁,炒麪加工簡單方便。吃時燒點水,一衝就可。即便沒有水,抓一把也能充飢。炒麪就是古人的方便麪;也有人說,江蘇連雲港地處沂水淮水入海囗,氣候潮溼。六月份又是雨季,食物不宜保存。將麪粉做成炒麪,就方便存放了。

古時候,淮安東門外就是大海,是黃河入海處,如今尚有遺蹟,叫“廢黃河”。那時黃河常常決口成災,人們以爲是海龍王作怪,就修龍王廟,敬龍王神。結果,廟修了又衝了,衝了再修,花了許多錢物,還是沒能感動海龍王。後來,人們學會了對付洪水的辦法——修築堤壩。

修壩的人們帶去的饃饃餅子,放不了幾天就餿了。有個叫善姑的想出個辦法,把麪粉炒幹,讓築堤的人們帶去用開水衝着吃,果然放較長時間也不變質。從此,人們都學着善姑的作法。

農曆六月是雨水季節,也是防汛高潮的時期,人們把六月六定爲節日,一方面提醒人們要團結奮鬥,奪取防洪的勝利,一方面爲了對善姑表示感謝和懷念。所以,過這個節日時,雖有豐盛的飯菜,也必定要吃點炒麪。

六月六要吃炒麪的由來還有一個說法,據說是爲了紀念岳飛。因爲當年嶽武穆收復蔡州(今汝南)時,當地老百姓曾拿炒麪慰問抗金將士。

六月六吃炒麪的由來

六月六炒麪的做法

“炒麪”並非“炒麪條”,而是現在市面上已很少見的一種傳統食物。製作時將麪粉中摻入白糖用油一起炒熟,吃的時候,倒一些在碗中,用開水和勻即可。雖然看起來“賣相”不佳,儼然一團棕色的麪糊糊,但是吃起來卻是香甜可口。

東淄博等地吃炒麪,據說把炒麪炒老一些,吃了一夏天不拉肚子,而濰坊等地說吃炒麪治痢疾,其實是在這個日子天氣炎熱,吃炒麪既涼快又省事,直到現在人們沿用此習俗,意在去暑降溫。

燙炒麪的時候也有講究,最好用剛燒開的滾燙的熱水,邊加水邊不停地攪拌。攪拌得不勻,上面燙成糊糊了,下面還是幹炒麪;或者會起許多面疙瘩。燙炒麪最理想的狀態是糊狀,粘粘的,稠稠的,用筷子掘一塊放進嘴裏,頓時便有種甜甜、香香、軟軟的感覺,很好吃的。

六月六吃炒麪的由來 第2張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