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你真以爲德國幼兒園只讓孩子玩不學習?呵呵噠~

你真以爲德國幼兒園只讓孩子玩不學習?呵呵噠~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立法並非是禁止學前教育,而是禁止學前教育小學化。

德國真實的學前教育情況是怎樣的?

德國重視學前教育,當然也有幼兒園,幼兒園通常每天只上半天課,當然了,這也是在德國“教育假”的支持下才得以實現。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德國小學的學前班與中國理解並實行的“學前班”完全不同。中國的學前班是讓學齡前兒童接受小學生文化課教育,以上課方式學算數、語文、英語、書法等,實質就是提前了法律規定的小學生學習課堂知識的年齡。

而德國一些城市的學前班,是專門爲一些心智發育行爲舉止與年齡不符而家庭又無法給予合適教育的學齡前(5歲)兒童提供幫助而設置,以便他們入小學後能夠順利適應上課環境,與人和諧相處。學前班會幫助這些孩子學會在課堂上不能亂跑、亂動妨礙影響別人,學會與人交往合作,掌握這個年齡段孩子應該具備的識別能力、語言交流能力、閱覽能力等。對於身心發育達不到入小學要求的孩子,學前班老師可以建議家長讓孩子繼續回到幼兒園一年。

BBC有個很有意思的紀錄片Make Me a German,想看看英國人按德國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一段時間會是什麼感覺

於是一對年輕夫婦帶着兩個孩子(德國有孩子家庭孩子的平均數量)去德國一個普通城市(紐倫堡,巴伐利亞區第二大城市,兼顧小鎮風情和拜仁區富裕城市氣息,還有值得玩味的納粹時期遺蹟)生活一個月的時間。

你真以爲德國幼兒園只讓孩子玩不學習?呵呵噠~
你真以爲德國幼兒園只讓孩子玩不學習?呵呵噠~ 第2張

影片牽涉的東西五花八門,其中就提到了學前教育。

一孩子子3歲前,母親的陪伴很重要

你真以爲德國幼兒園只讓孩子玩不學習?呵呵噠~ 第3張

德國的小學(Primary School)和中國一樣開始於6歲(而英國是4歲),六歲前的德國小盆友大多隻有兩種選擇:和媽媽呆在一起或者去幼兒園。

在德國的文化和認識裏,母親(這被視爲職業)的位置很重要。對於只有父親有收入的家庭(即母親是家庭主婦)稅收制度上有很多優惠,而同時育有兒女的話會有更大的補償。

你真以爲德國幼兒園只讓孩子玩不學習?呵呵噠~ 第4張

這個制度,實際上是鼓勵母親多陪伴年幼的孩子。其實這是非常重要的,3歲以前,母親的陪伴和撫育,對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的成長都非常的重要,也許會直接影響其後的性格成長。

二德國的“森林幼兒園”

你真以爲德國幼兒園只讓孩子玩不學習?呵呵噠~ 第5張

"森林幼兒園"是完全貼近自然的幼兒園教育,極其人性化。

你真以爲德國幼兒園只讓孩子玩不學習?呵呵噠~ 第6張

上課幹些什麼呢?

第一樂趣,燒火。他們不論颳風下雨都是在這塊地方放養,上廁所就直接施肥就是了。
你真以爲德國幼兒園只讓孩子玩不學習?呵呵噠~ 第7張
沒有五顏六色的玩具,你看這位把自己當蘭波在打扮的小姑娘。
你真以爲德國幼兒園只讓孩子玩不學習?呵呵噠~ 第8張
樂趣二, 爬樹。(這個好棒,我喜歡~)
你真以爲德國幼兒園只讓孩子玩不學習?呵呵噠~ 第9張
你真以爲德國幼兒園只讓孩子玩不學習?呵呵噠~ 第10張
你真以爲德國幼兒園只讓孩子玩不學習?呵呵噠~ 第11張

看了這些很多人一定會說,孩子好輕鬆啊。其實也不是,前面說了有這麼多衣服,這些孩子都要會管理,衣服放哪兒,哪套什麼時候穿,都得自己弄清楚。要自己吃飯,自己穿衣,自己睡覺,還要自己管理玩具,回家之前數清楚有沒有少,借出去的還回來沒有,不想被人搶走怎麼拒絕。

幼兒園老師還會教孩子們如何乘坐公共交通回家,如果遵守交通規則,在公共場合不可大聲說話,甚至是如何進行垃圾分類等遵守社會秩序的教育。

三印象很深的一點就是安靜

影片的片段:週末,英國夫婦的孩子在自己家戲耍,打鬧。鄰居敲門過來,說“你們家的孩子太吵了”,主人不解,說,我們在自己家,而且是週末啊。鄰居說,在德國,週末是休息日,大家要保持安靜,吵鬧是違法的,週末甚至有法律規定,電鑽之類的是禁止使用的。

在德國的公共場所,你看不到喧鬧、喊叫的孩子,安靜讀書的是大多數。在德國,從家庭到學校甚至到整個社會,都很鼓勵孩子閱讀,那裏的公共場所,包括大型活動場所,都會闢出一個安靜的角落提供書給孩子讀。(這點非常值得學習哦)

全世界圖書中有12%的語種是德語,而德國的人口僅佔世界人口的1.2%。德國也是全世界人均書店密度最高的國家,在柏林,每平均1.7萬人就有一家書店,而這麼密集的書店裏卻永遠不缺讀者。德國人很少看電子書,電子書的佔有率至今仍然很低。他們的書店裏和家裏都有大量的印刷書籍,給孩子看的書更是品種豐富。

你真以爲德國幼兒園只讓孩子玩不學習?呵呵噠~ 第12張

讓孩子接觸自然,互相合作,發展身體的能力,纔是德國的學前教育的宗旨。

中國與德國對於早期教育的理解差異很大

德國人普遍認爲,孩子有自身的成長規律,他們在相應的階段要做相應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國的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很紮實,但孩子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經被破壞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動接受知識而疏於主動思考的習慣。

德國早期教育的範疇其實很廣泛,如果說在上學前對孩子非要進行“教育”的話,那麼德國的學前“教育”只在三個方面下功夫:一、基本的社會常識,比如不允許暴力、不大聲說話等。二、孩子的動手能力。在幼兒園期間,孩子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參與手工製作,讓他們從小就主動做具體的事情。三、保護孩子情感胚胎,培養情商,培養領導力。並且學習方式不是課堂灌輸式,而是在遊戲活動中自由進行。

德國幼兒園教育還包括瞭解社會機構職能,比如,參觀警察局消防局,學習如何報警,瞭解他們如何進行救助工作。同時要參觀圖書館政府辦公室,學習怎樣借書還書,瞭解在圖書館應該保持安靜,瞭解市長是幹什麼的……

德國孩子在小學前“唯一任務”,就是快樂成長。

不管何種教育理念,父母的陪伴都勝過一切教育

德國人認爲,在孩子的嬰幼兒時期,父母與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的情感關係是孩子人格完整、心智健全的基礎。在德國人的心中,家庭的地位很高。

大多數德國家庭都有家庭日,父母會全身心的陪伴孩子。他們陪孩子散步、玩耍,一起騎着車去野外……德國父母的陪伴並不只是陪孩子玩,教孩子規則,教孩子整理房間,做力所能及的家務,都是陪伴的一部分。所以6歲的孩子就已經有很強的自理能力了。

德國人極爲重視家庭教育,也是唯一把父母教養兒童的義務明文寫入憲法的國家。比起傳授知識,德國人更注重傳授技能,注重培養孩子一生的習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教育在德國家庭教育中體現在很多方面。

比如承擔責任:有嚴厲的德國家庭,如果孩子忘了把髒衣服放進洗衣袋,他還得繼續穿髒衣服。比如誠信:德國家長首先會以身作則,並經常會告訴孩子,要遵守約定,不能輕易誓言,答應過的事情,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到。比如規則意識:盛入自己盤中的食物一定要吃光;必須先吃完飯菜,才能吃零食。比如堅強:孩子摔倒後,只要不是很嚴重,父母不會馬上去幫忙,而是讓他們學會自己站起來。比如尊重:告訴孩子要尊重別人的隱私。德國父母很多不會在未經過孩子同意時去翻閱孩子的東西。

在德國人看來,品德、人格、好的習慣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訓導的,是從小讓孩子在心靈深處種下懂得的因,才能收穫獲得的果。“如何成爲一個完整的人”,是每個德國家庭教育的第一課。這些對中國家長來說也是非常值得學習借鑑的經驗。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