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中德兩國幼兒園的區別,中國學守紀律,德國學守規則

中德兩國幼兒園的區別,中國學守紀律,德國學守規則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很多人都認爲孩子聽話是好事,但有幼兒園園長曾說,“聽話”不是個褒義詞,我們不需要養育一個聽話的孩子;比如,老師告訴我,要讓孩子學會爲自己的事負責,現在追着孩子吃飯的家長以後就是陪着孩子做作業的家長;再比如,老師們在給這些小小孩樹立規則時,除了身體力行外,每當孩子打破規則時,他們會解釋原因,會告訴孩子,“你這樣的行爲影響到了他人”,而不是口頭警告“我數到三,你馬上停止”。

儘管今天談的是幼兒園,但我始終覺得家庭教育是第一位的,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給我們大家一些啓發。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當今社會最困難的就是,讓孩子學習教養,但是他們卻從來沒見過好教養是什麼”。

中德兩國幼兒園的區別,中國學守紀律,德國學守規則

去年我帶女兒悠悠回國的時候,在父母小區的幼兒園裏看到了孩子出操的一幕。上午十點多,老師喊着“一二一”的口令帶領着兩條隊伍的小朋友整齊踏步走到操場。接着,老師開始佈置隊形,把孩子們分成四條隊伍,兩條男孩,兩條女孩,每條隊伍的小朋友按身高由矮到高排列。

這個排隊過程對老師來說是痛苦的,孩子們到了室外都開始情不自禁地嘰嘰喳喳說話嬉鬧,。這位老師在天性活潑好動的小朋友中間,一會兒對着一個正在說笑、不小心站在女孩隊伍裏的男孩一臉厲色地說:“XXX,你是男孩還是女孩啊?”,一會兒又對着一個跑到別人隊伍的小朋友呵斥:“我不是讓你站這裏的嗎?不要亂動!”

老師花了十幾分鍾整頓紀律 ,讓孩子們按照她的要求站好隊。隊伍終於排好了,老師們拿出了玩具,是塑料瓶子裏裝着鈴鐺,開始分發給孩子們。沒想到等孩子們剛開始搖鈴鐺時,老師又發話了:安靜!安靜!不許發出聲音!現在還沒開始玩。

中德兩國幼兒園的區別,中國學守紀律,德國學守規則 第2張

看完這一幕,我不禁回想起女兒在德國幼兒園的室外活動,都是自由活動,完全沒有要求隊形,孩子們可以任意玩任何操場上的玩具。那麼自由散漫的德國幼兒園,爲什麼德國人恰恰是世界上最遵守規則、視規則爲神聖不可侵犯的民族呢?

這正是紀律與規則的區別,紀律的本質是恐嚇與害怕,規則的本質是認同與內化。

紀律管教是從外界對孩子施加壓力,並將老師樹立爲不可挑戰的權威人物,本質是把孩子內在的對老師的怕轉換成外在的聽老師的話。可是,這樣的紀律管教對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爲和習慣真的有效嗎?

你一定見過這樣的熊孩子,在幼兒園裏老師說什麼做什麼,吃嘛嘛香,可是回到家依然變身小霸王,無視家長的苦口婆心,吃個飯非要全家人追着喂才肯張口,園裏園外完全判若兩人。

在紀律機制下長大的人對紀律的服從更多的是源於害怕,而不是發自內心的認同,所以一旦外界的監督(或管束)和懲罰機制缺位了,他們也不再把遵守規則視爲己任,開始肆意踐踏規則。此外,這種教育模式下,還很容易培養出欺軟怕硬的不健全人格。

中德兩國幼兒園的區別,中國學守紀律,德國學守規則 第3張

相反地,如果孩子學到的是規則,在互相尊重與理解的基礎上認同人人都應遵守的規則,那麼無論TA走到哪裏,無論有沒有人監督TA,TA都會自覺地去遵守規則,主動去維護公平和正義。

德國的教育理念裏沒有“聽話”一說,德語裏甚至不存在“聽話”這個詞,德國父母從不要求孩子“聽話”,他們更多的是教孩子在幼兒園尊重老師和同學,遵守規則,友好相處。

德國老師和孩子不是上下級關係,孩子沒有義務服從老師,老師也不會對孩子下命令。德國幼兒園老師的角色更多的是支持、引導、陪伴與啓發。面對老師這個“權威”,德國孩子從小學會的是:老師的存在是爲了幫我、支持我,遇到困難、有任何合理需求時我應該向老師尋求幫助。

餐桌規則

德國幼兒園的餐桌上,老師不要求孩子必須把碗裏的飯菜吃完,吃多吃少是孩子的個人決定,老師不會干涉。但有一條原則,吃飯時一定要坐在桌前,一旦孩子中途離開餐桌,就被視爲已經吃飽,不允許再回來接着吃。

中德兩國幼兒園的區別,中國學守紀律,德國學守規則 第4張

在我女兒的入園適應期,我曾陪同她在幼兒園用餐,親眼目睹到德國老師嚴格的一面:當時一個淘氣的小男孩,吃了幾口就想跑下桌玩,老師只是問了他一句“吃飽了沒有”,行動上沒有任何阻止。小男孩玩了一會兒又跑回餐桌前,就在他伸手準備去拿食物的時候,老師一把奪過他的盤子,將盤子裏的食物迅速倒進旁邊的垃圾桶裏,然後溫和而堅定地告訴他:吃飯時要專注,吃飽了再下桌。下桌就表明吃飽了,不能再回來接着吃。

這種做法就是正面管教中着重提倡的自然結果法,它和懲罰以及恐嚇有着天壤之別。自然結果法是讓孩子自己體會TA行爲的自然結果,並學會承擔自己行爲的後果。不吃飯會餓,不穿衣會冷,不洗手會生病,不收好玩具會找不到玩具,這些都是自然結果。

通過自然結果,孩子學到的是內化的規則,自發願意遵守。而刻意的懲罰和恐嚇要麼只能奏效一時,要麼會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雙方陷入權力之爭。

收納整理規則

德國幼兒園教的第二個讓我印象深刻且無比佩服的規則是收納整理(aufr?umen)。相信很多有寶寶的家庭都有這樣的困擾:家裏寶寶的玩具散落得到處都是,剛剛收拾好的家裏,沒一會功夫又被寶寶弄得亂七八糟,白收拾了啊!

中德兩國幼兒園的區別,中國學守紀律,德國學守規則 第5張

德國幼兒園對此採取的是身教和薰陶。悠悠所在的德國幼兒園每天都要收納整理四次:

1. 早上自由活動後、晨會之前,要收納一次;

2. 吃完早飯、玩玩遊戲,出發去森林(或院子)前,要收納一次;

3. 戶外活動回來,吃完午飯,孩子們午睡時要收納一次;

4. 下午放學前,要收納一次。

每天重複四次同樣的收納工作雖然看來是在做無用功、浪費時間,但也正是這樣幼兒園裏日復一日貫徹執行的收納整理規則培養了德國人從小講乾淨、愛整潔、會收納的良好生活習慣。

在收納的時候,老師並沒有強迫孩子們參與,一般都是老師先動手,嘴裏號召着孩子們來幫忙。身教的力量之大真的超出我們的想象,在教育孩子時,不需要說教,不需要物質獎勵,你希望孩子做到什麼,自己先做到就行了。

先來後到和輪流玩規則

遇到孩子們爭搶玩具時,德國老師一般都遵循先來後到原則,並沒有強迫孩子分享哦!一個玩具誰先拿在手裏誰就有先玩的權利,如果另一個孩子過來搶玩具,老師會明確制止TA,告訴孩子這個玩具別人已經在玩了,你可以等別人玩完了再玩,或者先玩其他的玩具 - 這時候老師會指着另一個玩具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中德兩國幼兒園的區別,中國學守紀律,德國學守規則 第6張

有時候如果一個孩子一直霸佔着一個玩具不放,(比如滑步車,幼兒園僅有四輛),老師會向這個孩子建議:“再玩5分鐘就給XXX玩了哦,你看TA都等了好久咯!”,然後再轉頭對XXX說:“你玩10分鐘就換SSS玩了哦,大家要輪流玩!”

喝水規則

德國幼兒園在喝水上是非常隨意的,孩子想喝就喝,喝多喝少自己決定。但有一個規則孩子必須遵守:喝水時一定要坐在放水的桌邊,喝完再起身去玩。

中德兩國幼兒園的區別,中國學守紀律,德國學守規則 第7張

德國幼兒園這麼規定是爲了讓孩子喝水時專心,以免邊走邊喝嗆到,或者水灑出來弄溼地面發生滑到,喝水規則的制定是出於孩子的安全考慮,同時也培養了良好的喝水習慣。

而國內幼兒園對喝水時間和喝水量都做了規定和限制,沒有照顧個體的需求差異,僅僅是爲了方便老師管理學生。規則與紀律的差別,一目瞭然。

午睡規則

德國幼兒園沒有強制性午睡,不想睡的孩子可以自由活動,但有一條規則需要遵守:不能在別的孩子午休時大聲喧譁。你不睡是你的自由,但打擾到其他在睡覺的孩子就不對了。

中德兩國幼兒園的區別,中國學守紀律,德國學守規則 第8張

悠悠現在看見爸爸在睡覺,都會主動輕聲輕語,遵守別人睡覺時不打擾的規則。這條規則讓孩子既學會了尊重自己的意願,又同時要尊重和考慮別人的感受。

雖然,今天這篇文章講的是幼兒園,但歸根到底,想讓孩子內化規則還是需要落實到家庭教育。從今天開始,請大人在給孩子設定界限和規則的時候,想一想,你設置的到底是規則還是紀律?是爲了方便自己還是教育孩子?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