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親子游戲 > 你瞭解孩子的遊戲水平嗎?沒有淘氣的孩子,只有不會陪玩的父母

你瞭解孩子的遊戲水平嗎?沒有淘氣的孩子,只有不會陪玩的父母

來源:寶貝周    閱讀: 8.9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經常聽到有家長描述:“我家孩子特別淘氣,給玩具TA都不好好玩,愛惡作劇,興奮到處亂跑,扔東西,撕書。在幼兒園還把別的小朋友搭好的積木給推倒了......”

你對這樣的場景是否似曾相識?爲什麼自己家的孩子就是不能像別的孩子一樣投入到遊戲中,好好地玩呢?很多人僅僅把這歸結爲孩子的“淘氣”,其實“淘氣調皮”的背後往往是更深層次的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孩子不是不想好好玩,而是所處的環境不能滿足他的遊戲水平和發展需要!與其說是“淘氣”,不如說是“無聊”更恰當。孩子的所有“調皮搗亂”行爲,都是在向我們發出信號:我們應該提供更適合TA遊戲水平的材料和活動。

在國外幼兒園,老師不會每時每刻的組織集體活動,帶着孩子玩。相反地,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孩子們都是在自由活動,自己決定玩什麼。但是,幼兒園的老師也沒閒着,他們的工作是觀察,提供適宜的遊戲材料,根據孩子當下的狀態來引導或陪同孩子進入遊戲狀態。當孩子“淘氣”時,老師會觀察找出原因,幫TA從“無聊”進入“投入”狀態,而非簡單勒令孩子“別鬧”。

家長和老師需要做的重要功課是,瞭解每一個孩子的遊戲水平,爲他們提供與遊戲水平相符的材料,最大程度地支持孩子投入到建設性遊戲活動中。我們不但可以在遊戲中教授語言和社交技巧,更重要的是還能預防問題行爲。

在兒童發展心理學中,孩子的遊戲水平可分爲以下4層:

1

簡單遊戲

這是孩子最早期的遊戲方式,圍繞單一玩具進行簡單活動。

例如,把玩手裏的小物件▼

你瞭解孩子的遊戲水平嗎?沒有淘氣的孩子,只有不會陪玩的父母

你瞭解孩子的遊戲水平嗎?沒有淘氣的孩子,只有不會陪玩的父母 第2張

抱着自己喜歡的毛絨玩具▼

你瞭解孩子的遊戲水平嗎?沒有淘氣的孩子,只有不會陪玩的父母 第3張

將玩具車推來推去▼

你瞭解孩子的遊戲水平嗎?沒有淘氣的孩子,只有不會陪玩的父母 第4張

以及把球滾來滾去、摔打盒子、撕書等等行爲。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引入一些適宜的教育行爲:

1. 補充語言:如果你注意到孩子饒有興趣地在研究一個玩具,走過去把TA看到的、感覺到的用語言表述出來,比如“這個是球,球是圓圓的會滾,滾過去又滾回來了”、“泰迪熊很柔軟吧,抱着它感覺好溫暖”等等。如果你的加入引起了孩子更大的興趣,就可以繼續給TA更多的語言輸入,最好再配上肢體動作~

2. 教授基本的社交技巧:有意識地引入輪流玩、交換玩的概念——“你剛剛玩了一遍,現在該我了,等我玩完了就輪到你了”,“我把球推給你,然後你再推給我”,“我們交換玩吧,我把這個綠色的卡車給你,你把紅色的消防車給我”。如果孩子還不理解“我”的意思,可以用“該(寶寶名字)了”和“該媽媽/爸爸了”。

3. 延長遊戲的投入時間:只要孩子還感興趣,我們應儘可能和孩子長時間地玩同一玩具。不過要注意,在判斷孩子興趣的時候,應考慮他們的認知水平。低齡寶寶由於認知水平有限,有時候不理解大人的遊戲規則,但不按照大人的規則來玩並不代表孩子不感興趣哦。

舉例:當媽媽把球傳給寶寶時,TA總是把球推到別的方向去。這不一定意味着寶寶不喜歡玩球,也不是在故意惹怒家長,而是寶寶沒有明白把球推回給媽媽才能繼續遊戲的“規則”。也許寶寶就想玩“看着媽媽追球”的遊戲呢!

年齡越小的孩子,認知和肌肉能力越有限,越需要成人的陪伴和互動來延長遊戲時間。因此爸爸媽媽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表情,來判斷要不要把孩子推走的球撿回來接着玩。

你瞭解孩子的遊戲水平嗎?沒有淘氣的孩子,只有不會陪玩的父母 第5張

當覺察到孩子對手上玩具的興趣減弱了(比如開始東張西望,不再與你積極互動),那麼就可以示範孩子同一玩具的其他玩法。比如除了滾球以外,還可以用手拍球,用腳踢,把皮球放在桌上觀察球會掉地上這件事,把球藏起來讓寶寶找。總之,發揮你的想象力吧……

4. 擴展孩子的遊戲水平:在孩子即將對這個玩具失去興趣,或者已經進行了很長時間簡單遊戲以後,也可以示範更復雜的遊戲方式給孩子看——組合遊戲。比如把一本書放在球上感受輪子的作用,拿兩個球比較誰能滾得更快、彈得更高,或找一個盒子,嘗試讓寶寶把球放進去再拿出來。但此階段因爲孩子肌肉控制能力較弱,建議加入更多肢體輔助和對應語言,有了大人的鼓勵和迴應,寶寶玩得更起勁。

最後,當孩子明顯表示不享受這個遊戲的時候,就不要再強求,是時候換一個玩具玩了。

2

組合遊戲

顧名思義,就是操作有很多同類或者不同類部件的玩具,遊戲方式包括把幾件東西拼在一起、拆開;搭建、壘高;把物品放進去、拿出來等等。

這類遊戲的代表玩具有積木、超市推車、疊疊杯、拼圖等。

一兩歲的孩子對這種組合遊戲樂此不疲。

本文以疊環爲例,具體寫一寫家長可引入的適宜教育行爲:

你瞭解孩子的遊戲水平嗎?沒有淘氣的孩子,只有不會陪玩的父母 第6張

1. 補充語言:環的顏色、大小、形狀,材質都可以描述給孩子聽,“中間有個洞,和輪胎一樣,還可以滾動”,“七種不同顏色擺在一起真美啊,是不是很像天上的彩虹呢”。

2. 教授基本的社交技巧:剛開始玩這個遊戲時孩子肯定會有困難,可能會急得發脾氣亂扔乃至放棄,或哭着找媽媽,這時候可以教他求助的時候怎麼“好好問”,比如“媽媽幫我一下好嗎”或者“和我一起玩好嗎”。

3. 延長孩子游戲的投入時間:重複做同樣的事是孩子學習和發展的必經之路。如果孩子玩完了選擇再玩一遍,而正好你有事,可以說“真不錯!那你自己玩一會,媽媽等下再過來”,或者可以問他:“那這次還需要我陪你嗎?” 不建議說“你已經玩了好幾遍了,怎麼還要玩這個”這樣的話哦。

當孩子快沒興趣了,就是時候示範孩子其他玩法了。比如把圓圈當成陀螺一樣轉起來,孩子看着扁扁的圓圈突然轉個不停,像球一樣,會重新激發起興趣。又或者和孩子一起比較圓圈大小;把其中一個藏起來,讓孩子猜猜哪個顏色不見了?

4. 擴展孩子的遊戲水平:如果孩子對已知的玩法又開始失去興趣,可以適時引入一些更復雜高級的遊戲方式。如把中間的棍子拿掉,試試還有什麼東西可以穿進去呢?寶寶的手指可以穿進去嗎?毛線可以嗎?鉛筆可以嗎?讓孩子拿着圓圈沾點顏料在紙上蓋章子,然後你再勾勒幾筆,就變成了一輛輛汽車啦,是不是像變魔術一樣?甚至可以把那些圓圈想象成甜甜圈麪包、餅乾等等和孩子玩起過家家,“哇,這塊黃色餅乾是香蕉味的,真好吃!”

3

前象徵性遊戲

前象徵性遊戲指的是孩子模仿生活中的熟悉行爲、以自己爲主體的單一場景假裝遊戲。比如給娃娃餵奶餵飯、拿着空杯子假裝喝水、拿着大人的手機假裝接電話說“喂”、假裝在開車(如下圖)。

你瞭解孩子的遊戲水平嗎?沒有淘氣的孩子,只有不會陪玩的父母 第7張

你瞭解孩子的遊戲水平嗎?沒有淘氣的孩子,只有不會陪玩的父母 第8張

你瞭解孩子的遊戲水平嗎?沒有淘氣的孩子,只有不會陪玩的父母 第9張

你瞭解孩子的遊戲水平嗎?沒有淘氣的孩子,只有不會陪玩的父母 第10張

你瞭解孩子的遊戲水平嗎?沒有淘氣的孩子,只有不會陪玩的父母 第11張

4

象徵性遊戲

象徵性遊戲和第3點“前象徵性遊戲”看上去類似,都是角色扮演,但是更高級。不同點在於:

1. 孩子的思維更加抽象廣闊,會把一個東西想象成另一個完全不相干的東西,甚至可以把不存在的東西憑空想象出來。

比如香蕉想象成電話▼

你瞭解孩子的遊戲水平嗎?沒有淘氣的孩子,只有不會陪玩的父母 第12張

比如,對着娃娃換尿布,但其實手裏沒拿任何布,可還是做了個換尿布的動作,換好後,又自言自語地對着空氣說,這裏是垃圾桶,然後做了一個丟垃圾的手勢,把不存在的尿布丟到了不存在的垃圾桶中!無需道具對着空氣表演,就像拍攝科幻片的演員對着綠幕全憑想象演戲一樣,孩子們天生都是影后影帝啊!

2. 以娃娃爲主體來遊戲,自己不一定做主角。孩子會假設娃娃是有生命的,會主動做很多事情。比如孩子會想象娃娃拉臭臭了,拉得滿身都是,我要給她換衣服,然後就把娃娃的衣服脫光了......會想象娃娃生病了,我要給她包紮看病。這時候我們學娃娃或者小動物說話,孩子會很開心。

你瞭解孩子的遊戲水平嗎?沒有淘氣的孩子,只有不會陪玩的父母 第13張

還有可能像導演一樣,對着一堆動物或人偶自主創建場景、編故事。所以給孩子準備一些動物人偶對促進象徵性遊戲是非常有必要的。

你瞭解孩子的遊戲水平嗎?沒有淘氣的孩子,只有不會陪玩的父母 第14張

你瞭解孩子的遊戲水平嗎?沒有淘氣的孩子,只有不會陪玩的父母 第15張

你瞭解孩子的遊戲水平嗎?沒有淘氣的孩子,只有不會陪玩的父母 第16張

3. 場景不再單一,可以連續地對着同一個娃娃或人偶創建各種不同場景,操作不同的動作。

適宜加入的教育行爲:

1. 補充語言:加入孩子的遊戲,扮演一個角色,把你們正在做的事情,你和TA都可以看到的、感知到的說出來。

你瞭解孩子的遊戲水平嗎?沒有淘氣的孩子,只有不會陪玩的父母 第17張

你瞭解孩子的遊戲水平嗎?沒有淘氣的孩子,只有不會陪玩的父母 第18張

比如在和悠悠一起玩小熊餵食的遊戲時,我就假裝成小熊,說出自己的感受:“我肚子好餓啊,悠悠快點餵我吃東西吧”,“我最喜歡吃草莓了,酸甜酸甜的”,“土豆是主食,我也要吃一點,光吃水果和蔬菜肚子會餓得很快的”,“謝謝你餵我吃飯,現在我吃飽啦”。

還可以在適合的情況下加入數字認知。比如問孩子:“我想要吃3份菠菜,你可以給我準備3份菠菜嗎?”

2. 教授多人遊戲的社交技巧:象徵遊戲是教授社交技巧的絕佳時機,基本上生活中所有的場景都可以通過象徵遊戲重現。在扮演角色中,不但家長可以向孩子示範在不同場合和情景之下如何友好地交流,也可以讓孩子在家中反覆“練習”在某些場景中該如何得體表現,如超市買東西該如何付款、去醫院看病打針等等。

3. 延長孩子游戲的投入時間:這一步的策略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原則上由孩子主導,跟着孩子的興趣走,忘掉自己的家長身份,投入到角色中去,讓孩子看到你富有童趣的一面就是最好的。

總結

這四個遊戲水平雖然是越來越複雜,但卻不是完全獨立存在的。不管是一歲還是三歲的孩子,每一個水平的遊戲行爲都會出現,只不過三歲寶寶更多時候是2、3,少數時間是1、4;而一歲寶寶更多時候是1、2,偶爾是3、4。

瞭解這些遊戲水平不是爲了孩子儘快發展到象徵遊戲,而是瞭解兒童遊戲水平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從而:

引導支持孩子以更多不同的方式探索同一個玩具;

提供更多樣化的遊戲材料,支持孩子投入到建設性遊戲行爲中;

更好地在兒童感興趣的活動中抓住寓教於樂的機會;

反思更多孩子不投入遊戲的客觀原因,不要過早下結論“我的孩子不喜歡玩xx”或者“我的孩子很淘氣”。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