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沒有淘氣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沒有淘氣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

來源:寶貝周    閱讀: 3.4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近看了一本是《窗邊的小豆豆》,其中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環境的影響,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說明家長來對孩子影響非常之深,家長有做好孩子的榜樣了嗎?

如果你的孩子剛上一年級就被退學了,身爲父母的你會以什麼態度來面對和對待?

如果你的孩子上課的時候書桌弄得叮噹亂響,打擾全班上課秩序;跟路過的宣傳藝人打招呼,惹得他們把停下來的樂器聲再次奏響在寧靜的校園;上課的時候不端坐在椅子上,而是站在窗邊跟屋檐上的燕子打招呼,逼得老師只能對你說:“不僅我一個人感覺到麻煩,連隔壁的班主任也覺得打擾。”的時候,你要如何反應?

是會揮起緊握的拳頭,還是張起責備的嘴巴?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沒有淘氣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作者上小學的一段真實的故事,作者黑柳徹子就是這樣一個淘氣奇怪的孩子。

而她的媽媽直到徹子要寫這本書之時,才告訴徹子,當時徹子換學校是因爲被退學,作者徹子在驚訝自己的淘氣之餘,也由衷得感謝她的媽媽,依然選擇在小豆豆的心裏播下了成長的種子。

如果,當小豆豆還是一年級的小學生時,媽媽就對她說:

怎麼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學!我們只好再找一個學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學,就沒有學校要你了。

那樣,無論小豆豆走進哪一所學校,都會懷着無所適從的心,不安而沮喪迎接新同學、新學校乃至未來的人生。

小豆豆的媽媽沒有一絲責備,不但給小豆豆找到了巴學園那麼自由的學校,還對小豆豆在轉學的巴士電車上萌生想當售票員的想法,給予了微笑與肯定,對小豆豆的擔憂只深深埋在了心底、不斷尋找適合小豆豆成長的學校,落實在如何因材施教的行動上。

很幸運,黑柳徹子遇到了終生獻身於教育,改革圖治的小林宗作校長,他們的教室是用巴士電車改造的,他們的座位是每天可以自由選擇的,他們的課程是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選取的。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沒有淘氣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 第2張

如果不是這位著名作家、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黑柳徹子一再聲明,這是自己的親身經歷,很難想象,在二戰前夕,在六十多年前的某一段時間,會存在這樣一個獨特又自由的學校,即使是在昌明通達的今天,也是讓人匪夷所思的。

小林宗作校長是怎樣使孩子們與生俱來的素質不被周圍大人們損害,讓這些難得的素質的以發揚光大得到呢?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沒有淘氣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 第3張

學會傾聽

黑柳徹子第一次來到巴學院見到小林宗作的時候,小林校長的第一句就是:

你跟老師說說話吧,說什麼都行。把想說的話,全部說給老師聽聽。

小豆豆開心極了,從衣服到爸爸,從牧羊犬“洛基”到流鼻涕,說了整整四個小時。

直到小豆豆再也沒有要說的了,小林校長溫柔地摸摸小豆豆的頭,說:“好了,從今天起,你就是這個學校的學生。”

小豆豆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自己真正喜歡的人,這個人就是善於傾聽的小林校長。

小林校長還鼓勵孩子在公衆場合說話,吃飯的時候會組織大家一邊說着各種話題一邊吃,有個男孩子站在包圍圈裏,堅持“沒有話說”,小林老師就鼓勵他編一個,循循善誘,儘管說得很家常和流水賬,引起了大家一陣鬨笑,但小林老師意味深長地教導大家:

不是說了有趣的事,或者令人發笑的事才了不起,而是本來覺得“沒話說”的,找到了可說的話,才最重要。

很多家長習慣了以大人的口吻教育孩子,殊不知,真正的教育是給予孩子最大的尊重,以平等的姿態,與孩子面對面的溝通,只有深切瞭解他們的初衷,才能尋求最佳的解決辦法。

真正的教育不是大人說,而是讓孩子學會開口。

學會放手

一次,小豆豆的錢包一不小心掉進了廁所裏,她就跑到外牆附近尋找廁所的掏口,舀出來的東西眼看着堆成了小山,這是小林校長路過得知小豆豆的丟了錢包。

一般來說,大人們要是看到了小豆豆做的事,會說“幹什麼蠢事呢”或者“太危險了,快停下”,或者也會有態度截然不同的大人說“我來幫你吧。”

而小林老師像好朋友似的說:“弄完以後,要把這些全都放回去啊。”

聽到此話的小豆豆心裏頓覺一陣滿足,小林校長對小豆豆的事沒有生氣,很信任小豆豆,真正把小豆豆當作一個很獨立的人來尊重。

很多大人喜歡用自己的經驗去左右孩子的選擇,認爲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都多,吃過的飯比你吃過的鹽都多,我說的就是對的,我是爲你好,你就應該聽我的。

而實際上,孩子的成長都來自自身的體驗,學不會放手讓孩子去體驗萬千可能的生活,只能畫地爲牢,被父母故作聰明地折斷飛翔的翅膀。相信孩子,他有他自己的想法,做父母的,再心疼孩子,永遠只是孩子的守護者,成爲不了他人生的主宰者。

適時退出,學會放手,是每一個愛子心切的父母必須要學會的事情。

學會因勢利導

很多孩子喜歡隨便在牆上亂塗亂畫,而巴學園的孩子並不會,因爲小林老師給了他們一個特定的場所和時間,在電車教師的地板上,每人一大塊空間,隨着老師的音樂盡情塗畫。

塗畫之後還帶領孩子們一起動手清理被塗畫的地板,既讓孩子領略到了音樂符號跳躍的美妙,又使孩子知道亂塗亂畫會給別人帶來清理的麻煩,學會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而剋制自己的行爲。

同樣的,小林老師爲患有小兒麻痹症的高橋君量身定做了一場運動會,高橋君身材矮小的劣勢在運動會上變成了天然的優勢。

如小林老師所願,高橋君從小到大從來沒有因爲自己異於常人而自卑,長大後從電氣工學系畢業,與他的太太幸福生活在一起。

對於像小豆豆這樣淘氣奇怪的孩子,小林老師一直對她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對於像高橋君這樣身體有殘疾的孩子,小林老師則一直對他說“你絕對能做到。”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

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於教育者要去發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爲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孩子都可以閃閃發光的,大人要學會用智慧點燃孩子們的才能,因勢利導,因材施教,而不是隻會粗魯的以暴制暴,把孩子禁錮自己以爲的安全地帶。

如何教育好孩子是永恆不變的中心話題,其實只要記住一句話就夠了,“所有大人都曾是小孩。”不忘自己的初心,方得孩子的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