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如何在溝通中,讓孩子“健康成長”?

如何在溝通中,讓孩子“健康成長”?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是一張白紙,因爲年齡小,經驗少,缺乏對世界的認知,因此他們的心態也往往會隨着外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例如,前一分鐘孩子還在爲得不;可得不到手的毛絨絨玩具而大聲哭泣,後一分鐘就會因媽媽去淘氣城堡的建議而破涕爲笑,這就是孩子的特點,他們缺乏自我調節和控制情緒的能力。

所以父母在與孩子交流溝通時,要多說一些讓孩子感到快樂的話,引導孩子進行正向思考,培養孩子的陽光心態。

童年是孩子心態形成的關鍵期,兒時的心境會像底片一樣成爲人生永久的,久的心理版本。童年時期的經歷和感受會在成人後的生活中自然折射出來,影響着未來的人生方向。

如何在溝通中,讓孩子“健康成長”?

孩子擁有積極、平和的心態,就擁有了幸福的一生。那麼,父母應誘如何在溝通中促進孩子的正向成長呢?

1.給予孩子正面的評價

因爲孩子的心理尚未成熟,他們還沒有完善的自我認知能力,所以父母的評價就成了孩子認識自我的渠道。生活中,孩子做對了哪怕是一件很微小的事情,父母也要及時地進行稱讚,讓孩子體會到成就感。

即使孩子的某種行爲或語言偏離了規範,父母同樣要用溫和的態度對待孩子,儘量給予孩子一些積極的評價,這樣一來,孩子的態度也會變得積極,對周固事物的看法也會是樂觀自信的。孩子會認爲父母相信自己能夠做得更好,這種心理暗示會逐步成爲現實,孩子真的會越來越好。

如何在溝通中,讓孩子“健康成長”? 第2張

2. 改變以往打罵的方式

當今的家庭教育中,仍有些家長對孩子實行打罵教育,認爲“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因此,每當孩子出現問題時,這些家長就會對孩子又打又罵。事實上,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父母採用不打不罵的正確家庭教育方式。

好孩子不是打出來的,也不是罵出來的。當孩子做了錯事時,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耐心地引導孩子,幫助孩子解決困難,促進孩子正向成長。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