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給孩子貼上“標籤”,他真的會“如你所願”變成你口中的那個孩子

給孩子貼上“標籤”,他真的會“如你所願”變成你口中的那個孩子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可否認的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家長在面臨這些問題的同時,其實也需要反思下,我們是否已經給孩子貼上“標籤”了?先明確這個問題,也許孩子的問題也能迎刃而解了。

先讓我們來看一則寓言故事:

一頭獅子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的尾巴上多了一個寫着 “驢子” 的標籤。獅子十分惱火,想盡辦法把這個標籤弄下來,沒有成功。

更讓它惱火的是,每當它走在路上,其他動物都會指着它尾巴上的標籤,小聲地議論道:“那是驢子,不是獅子。”

一開始,獅子並不認爲自己是驢子,因爲它比其它獅子健壯,是一頭彪悍的雄獅。與其它動物相比,自己的體形也更龐大。

可是,說它是驢子的聲音多了,它開始懷疑自己的真實身份。

一天,獅子氣急敗壞地質問另一頭獅子:“難道你也認爲我是驢子嗎?” 這頭獅子說:“驢子先生,你雖然長得像我,可你和我不是同類,你的尾巴上明白地寫着‘驢子’啊!” 漸漸的,獅子接受了自己是一頭驢子。

有時候,孩子何嘗不是這樣的“獅子”呢?他們原本是優秀的,但由於某些缺點而被父母貼上了負面的標籤。久而久之,孩子便逐漸認同父母給自己貼的標籤:“原來我真的像爸爸媽媽說的那樣啊。” 所以給一個人“貼標籤” 的結果,往往是使其向“標籤”所預示的方向發展。同時,這反過來又強化了“貼標籤”的人,使其更堅定自己的看法。

給孩子貼上“標籤”,他真的會“如你所願”變成你口中的那個孩子

我們都知道著名的“傷痕實驗”: 實驗者通過化妝,在志願者臉上畫一道血肉模糊、觸目驚心的傷痕,先讓志願者看了效果後,藉口補妝,悄悄把傷痕擦掉了。然後帶着毫不知情的志願者到各醫院的候診室,觀察人們對他的面部傷痕反應。當志願者返回後,令人驚奇的現象出現了:返回的志願者,竟無一例外地敘述了相同的感受,他們感覺人們對他們粗魯無理、不友好,而且總是盯着他們的臉看!可實際上,他們的臉上與往常並沒有什麼不同。

這就是標籤的威力。孩子是一張白紙,你給他貼上“自私”的標籤,他就會變得越來越自私;你給他貼上“膽小”的標籤,他就會變得越來越膽小。孩子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你從這個角度看他,他是這樣的;你從那個角度看他,他又是那樣的。如果我們能夠以尊重孩子的角度來觀察他們、理解他們,儘可能瞭解孩子行爲背後的原因,以適合孩子本身的方法來教育他們,才能使其更好地成長。

給孩子貼上“標籤”,他真的會“如你所願”變成你口中的那個孩子 第2張

要盲目對孩子的行爲下結論

父母不要盲目給孩子下判斷,不隨意指責孩子的某種行爲,因爲父母的這些判斷很容易給孩子形成暗示。

孩子的有些行爲是一時興起或無意做出的,有些行爲只是成長過程中短暫出現的,父母如果對這些行爲貼上自己的標籤,形成結論,孩子則可能真的會出現這個毛病。

即使是孩子所呈現的一貫行爲,我們也要堅信可以通過一些有效的方法改變它們。

描述的語言表達孩子的行爲

面對孩子的行爲,學會用描述性的語言表述他的行爲,而不是用角色符號定義他的人格。

孩子把果汁撒牀上了,整個牀單都髒了。

你可以這樣說:果汁灑牀上了,把牀單都染了。我們需要趕緊洗牀單,不然就洗不掉了。

但不要定義他的人格:你這個惹禍精,就知道給我添麻煩。

其實孩子也不願意做“壞事”,當壞事發生時,我們要把事情引向解決問題上,而不是引向責難和否定上。

給孩子貼上“標籤”,他真的會“如你所願”變成你口中的那個孩子 第3張

用絕對性詞語批評孩子

批評孩子的時候,不要說“又這樣”、“總是”、“永遠”、“改不了” 這樣的詞語。

這些話會讓孩子產生我永遠這樣再也不會改變的認同感。經常說這些話的家長實際上是在協助孩子努力表演“壞角色”。

你需要切斷每件“壞事”之間的關聯,不要把孩子逼進不可打破的“宿命論”裏。

你只需要換一種說法,直接表達自己的困擾,然後和孩子一起想個辦法解決問題。

變孩子看待事物的視角

很多孩子根本不用別人給貼標籤,他們自己就喜歡給自己扣帽子。

孩子幫媽媽去超市買東西,結果少買了好幾個,一下子沮喪起來。他認爲自己是個笨蛋,什麼事兒都做不好。

這時候,孩子已經鑽進了自己給自己打造的“壞角色”裏。

你可以這麼說:其實犯錯誤只是提醒我們有些事情還可以做得更好。忘買東西是不知道購物前需要列一個購物清單,下一次去買之前先列好清單就不會忘了。

我們需要的是幫助孩子學會積極的思考方式、給他們機會重新再來。當他們有了成功的體驗,也就越來越陽光自信。

有這樣一段話:沒有自私的孩子,只有需要體驗慷慨帶來快樂的孩子;沒有懶惰的孩子,只有缺乏鼓勵、需要有人相信他正在努力的孩子;沒有笨拙的孩子,只有舉止需要被人接受、需要多做練習的孩子。

相信這段話能給父母們帶來啓發,也非常感謝各位粉絲對億童父母學院的信任,歡迎和我們交流更多的育兒問題,讓我們一起攜手共進,共同進步!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