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媽媽,你會死嗎?”家長給孩子上“死亡教育課”很重要

“媽媽,你會死嗎?”家長給孩子上“死亡教育課”很重要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死亡,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是一個十分沉重的話題。你是如何跟孩子解釋死亡的?死亡教育你有做過嗎?

死亡教育一直缺位

死亡,在我國一直是忌諱談論的事情。白巖鬆說:“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就是小學生,因爲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我想,應該有90%的父母,沒有認真跟孩子聊過死亡這件事。

我有個朋友來自南方的一座城市,她說,從小家人、鄰居對死亡的談論都是忌諱的。在她的印象裏,死亡是不吉利的,陰暗的,甚至可怕的。如果哪家有人去世辦喪事,一般人都會繞遠道避開以免沾了晦氣。以致於讓她從小對祭祀祖先的祠堂產生恐懼,不敢靠近。即使有親人陪伴,依然對神堂感到害怕。我在媽媽羣裏問大家,小時候你們的父母有告訴你死亡是什麼嗎?一位媽媽說,小時候家裏的一位姑奶奶去世了,她問她媽媽,姑奶奶怎麼了?媽媽告訴她,姑奶奶睡着了。從此她就以爲睡着了就會死掉,每天不敢睡覺,早上睡醒時都慶幸自己沒有死。

看到這樣的故事是不是覺得有點可笑?但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不止這一兩例。在中國人的觀念裏,死是一個很忌諱的詞,甚至將死亡鬼神化,大家從不會正面或者認真談論,更不會正確告訴孩子,死亡是怎麼一回事。

“媽媽,你會死嗎?”家長給孩子上“死亡教育課”很重要

死亡,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但是在國外,大家對死亡的態度與中國很不一樣。

這是作家張麗鈞的一個經歷。張麗鈞到德國一個美麗小鎮下榻,發現在離所住的旅館不到100米的地方就是一個墓園!同行者都很氣憤,覺得被安排住在這裏是遭到了歧視。後來又發現,她所住的小旅館住滿了德國本地人,德國的墓園多建在城鎮的“黃金地段”,他們不怕“鬼”,願意與死人朝夕相處。

那裏的墓園跟中國陰森冷寂的墓園截然不同,德國的墓園裏,鮮花觸目皆是,高大茁壯的蘋果樹結滿了累累果實;樹下,是一條條原木長凳,那長凳邊緣的幽幽亮光,是常年光顧這裏的人們弄出來的可愛“包漿”。只有對同類充滿深度好感的人,纔可能將墓園當成百遊不厭的花園。

外國人之所以會如此坦然對待死亡,我想得益於他們從小對孩子進行的死亡教育。在國外,死亡教育已經發展得跟成熟。

上世紀50年代開始,美國從幼兒園到大學都逐步開設了這門學科。在紐約的幼兒園裏,如果班級共同養育的金魚死了,幼兒園老師會召集孩子們給金魚辦一場“葬禮”。追悼會上老師會引導孩子進行關於死亡的討論,分享自己的情緒和感受,解答孩子的疑問。最後一起埋葬金魚,認真對金魚說再見。老師還會讓孩子做紀念金魚的畫冊,將孩子想對金魚的話寫進去,給思念一個寄託的地方。

不僅幼兒園,在小學,學校還會特意安排死亡教育課——讓家長陪同孩子一起到殯儀館體驗死亡。這樣的事,如果放在中國絕對是忌諱的。但是在美國,不僅讓家長去殯儀館,還會讓家長在同學們的注視下,自願躺進棺材裏體驗死亡的感覺

在英國德國的小學,殯葬業工作人員或護士會教授人死時發生的事,並讓學生模擬遇到父母車禍身亡等情形時如何應對。這樣的死亡課堂,在歐美國家很普遍,但在中國幾乎是零,以致於在面對死亡時,居喪反應過度。

我的一位員工,曾跟我分享他的經歷。在他讀大二的第一個學期,父親在大年三十時突發腦溢血,被緊急送進醫院搶救,當晚住進了ICU。頭頂插着一根管子,不能動,不能說話,眼睛只能微微張開。那個新年是他有生以來最難過的一年,既要照顧命垂一線的父親,還要安慰傷心過度甚至絕望的母親。

由於當地醫院醫術有限,父親一日日躺在ICU裏而無法得到進一步治療,手腳逐漸僵硬,曾幾次顱壓過高搶救。他從親戚口裏打聽到鄰省某市的腦科專科醫院醫術高明,當機立斷給父親辦理轉院。醫生告訴他,如果晚一點轉院,他父親就有可能永遠就躺在那了。他說,那是他最近距離地接觸死亡。

父親在腦科醫院得到專業治療,病情逐漸好轉。但這件事帶給他的衝擊是,那年春天他每天晚上做噩夢夢見父親死去,從噩夢中大哭着醒來,很想知道父親近況但又不敢給家裏打電話,回家後不敢待在父親出事的房間裏,他一度難以接受父親生病這件事,至今仍偶爾會夢見父親。

人在死亡之際,身邊的親朋好友會產生一系列心理反應,這叫居喪反應。居喪反應是正常的心理反應,根據每個人的心理承受度持續的時間長短不一,有的人居喪反應時間很短,有的人則持續的時間比較長,最嚴重的居喪反應一般也就持續約兩個月左右。沒有接受過正確的死亡教育的他,久久難以從這件事中走出來。如果從沒有給孩子認真談論過死亡,遇到親人去世、寵物的死亡,孩子也許會像他一樣,難以承受,甚至需要專業人士進行心理疏導。

只有正確地認識和麪對死亡,明白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真正體驗過死亡,才明白生命所賦予的意義,在面對死亡時懂得如何面對、處理和調適情緒,纔會更加懂得尊重生命,珍惜身邊的人或物。

我們都缺乏給孩子上一堂關於死亡的課。

如何跟孩子談死亡

很多父母會迴避甚至忌諱和孩子談論有關死亡的話題,無法從容地和孩子聊所愛的家人不在人世的事情,在孩子面前刻意隱藏自己的感情。你是不是曾經這樣跟孩子解釋親人的離去?

他睡着了。

他離開了。

他去了天堂了。

他去旅行了。

......

今天以後,當我們給孩子描述“死亡”時,請不要用隱晦的比喻跟孩子解釋了,這不僅沒有解釋清楚還會讓孩子更困惑,對死亡產生幻想。

他爲什麼會睡着醒不來?我睡着了會死嗎?

他離開了還會回來了,他離開了去哪裏呢?

天堂在哪裏,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萬一孩子也想去天堂呢?

沒有說再見的遠行,孩子不知道親人爲何遠行,是否回來,何時回來,對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的衝擊不亞於說“我不要你了”。

要通過讓自己能夠談論死亡和臨終,讓孩子也能談論。坦率的談論生命垂危的人,鼓勵孩子探望臨終者,給予臨終關懷。

如果親人去世,作爲家長不要隱藏你的悲傷,讓他們看到,悲傷沒關係。

當孩子面對暴力導致的死亡,儘量引導他們討論自己的恐懼和憂慮,引導孩子可以尋找身邊的親人、朋友老是談談,寫日記表達痛苦。

允許孩子一起參與料理後事。比如家裏有寵物死了,讓孩子參與計劃一個合適的儀式和葬禮,讓孩子討論他們對於死亡的看法,鼓勵孩子表達他們與這隻寵物共度時光的感受,感謝寵物帶來的快樂,一起埋葬寵物,或者製作紀念相冊紀念寵物。

不同階段的死亡教育

不要期望孩子能夠一下子理解死亡。不同年齡的孩子生活經歷不一樣,他們對死亡的理解程度也不一樣。

3歲以下的孩子一般有分離焦慮,難以理解分離和死亡的區別。不要跟孩子說親人離開了,應該用更具象化的事情來描述死亡,比如他死了,他就不能呼吸了,不能吃飯了,也不會走路了,不會笑等,用一些基礎的生活需求跟孩子解釋死亡, 孩子會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等到孩子逐漸長大,他們對死亡提出新的提問,再來深入解釋死亡。

3-5歲的兒童,可能會以爲死亡是短暫的,就像奧特曼機器人沒電了,充電就又活了。這時候簡單、誠懇地告訴孩子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普遍的,是不可逆的,每個人都會經歷這樣的過程,幫助孩子宣泄情緒,並安撫孩子。

這個階段,可以藉助繪本或者動畫片、電影給孩子進行死亡教育。

比如《爺爺變成了幽靈》。講述一個男孩艾斯本,他最喜歡的爺爺去世了,他感到很傷心。一天晚上爺爺變成了幽靈回來了,每天跟艾斯本玩。艾斯本有本關於幽靈的書,書上說如果一個人去世時忘了做一件事,纔會變成幽靈。於是艾斯本和他一起想。他們回憶起了很多快樂的往事。最後爺爺想起來了:“我忘記對你說再見了!”爺爺和艾斯本都哭了,互相說了再見後,爺爺走了。

這個繪本引導孩子正確認識死亡,明白死亡是我們必經的一個過程。死亡是一場告別,教給孩子面對死亡的態度。

再比如前段時間大熱的皮斯克製作的以墨西哥亡靈爲題材的動畫影片《尋夢環遊記》(原名《coco》),也是一部非常棒的關於死亡教育的影片,死亡這個嚴肅的話題,它用歡樂的節奏,輕輕鬆鬆地講給孩子聽,而且很多孩子聽懂了,看哭了。

《Coco》這部電影告訴我們,人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你停止呼吸;第二次是註銷你的ID;第三次是沒有人再記得你。影片的明線是熱愛音樂的小男孩米格爲追求音樂夢想,在亡靈世界裏與落魄樂手埃克托經歷的一段奇妙旅程。暗線是米格的曾奶奶Coco這個90多歲的老人原諒自己父親的一生,懷念父親,等待父親回家,到逐漸忘記父親,最後被曾孫子米格的一曲《remenber me》喚起對父親的記憶,埃克托也因此在亡靈世界得以存在。全程貫穿家庭和親情,令人動容又感到溫暖。推薦!

5-9歲的孩子已能理解死亡是生命的終點,需要給予孩子安撫,鼓勵他們尋找身邊可信任的人宣泄自己的情緒,參與外部的活動,給予他們心理支持。

9歲以上的孩子基本能正視死亡。父母可以從自然科學的角度,解釋人類生老病死的規律,告訴孩子們死亡並不可怕,死亡也能通過捐獻器官讓其他生命得以延續,死亡並不是完全無意義。告訴孩子生命是美好的,應該珍惜、享受生命。

媽媽你會死嗎?

應該很多孩子都有問過父母這句話吧?當孩子知道自己的父母會變老會死的時候,他們都會很傷心甚至哭泣。就像《爸爸去哪兒》裏Jesper聽到別人告訴自己,爸爸會變老時,他十分抗拒。

父母變老意味着會死亡。這樣子告訴他或許更好:告訴孩子,死亡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事,但要肯定告訴孩子,媽媽離死亡還很遠,媽媽還會活很長時間一直到他長大結婚變老。如果孩子擔心沒人照顧他,告訴孩子,他的身邊還會有很多愛他並且照顧他的親人,永遠愛他。

兒童教育學家羅夫斯在《與孩子談死亡》中曾說過:“如果孩子能在開誠佈公談論死亡的環境下長大,那麼他對死亡會有較好的理解,不至於太害怕。”這就是爲什麼我們要給孩子進行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更高階的意義在於,死亡教育也是一場生命教育,珍愛生命,珍惜身邊的人事物。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