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早起磨蹭發脾氣,不妨試試這樣做!

孩子早起磨蹭發脾氣,不妨試試這樣做!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挑戰會一直存在,但我們可以選擇積極應對

最近我建了一個自己的育兒羣,那天與每位媽媽一一認識之後,一位媽媽拋出了自己的煩惱。她說:“我家孩子2歲多了,特別難帶,脾氣很大,每天早上都要和我鬧不愉快。他從起牀起就不開心,抱着他去泡奶粉,他偏要自己打開蓋子。我害怕他把奶粉撒的到處都是,於是不讓,他就大哭,很久也哄不好。每天刷牙洗臉都不情願,我匆匆給他擦幾下臉蛋,他總會尖叫發脾氣,出門穿衣服也各種找茬,挑三揀四。還沒把他帶出門,我的耐心就已耗盡了。這孩子到底是怎麼了?”

多熟悉的場景!我回復:“都一樣!”又附加幾個“抱抱”小表情安慰她。

透過屏幕,我似乎都能感受到那邊的媽媽長吁了一口氣:“真的嗎?都一樣?我家孩子沒毛病?那我就放心了!”

育兒中,我們每天都會迎接着各種各樣的挑戰,當無法應對時,我們常常懷疑是孩子出了問題,殊不知是我們自己沒有更好地去處理它。

早起成爲育兒挑戰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孩子早上醒來情緒通常不好,若一環沒有處理好,環環相扣,猶如被推倒的多骨諾牌一般,父母和孩子很容易處處針鋒相對起來。

我曾經也常常因此被激怒,在總結了一系列的經驗教訓之後,我家每天清晨的場景變得溫馨和諧很多,下面就來帶你看一看:

早上7點半,我在書房看書,聽見臥室裏傳來心心哼哼唧唧的聲音,便馬上跑去牀邊,張開手臂,笑着說:“寶寶醒了,來!抱抱!”她眼睛還不太能睜開,就迷迷糊糊中向我這邊爬來。那樣子,可愛極了。(媽媽溫暖的擁抱、輕快的聲音,若是能再加上一些靈動的起牀音樂就更好了,妥妥打消孩子的起牀氣。)

我會抱她七八分鐘,直到她徹底清醒,想自己下來玩耍。(以我的經驗,這一環萬萬不能少,如果她一醒來就投入到刷牙洗臉做早飯的快速模式中,她就會不滿足地一直要抱抱、求關注。)

接下來就是刷牙洗臉了,她並不是每次都能配合。如果在此時,她想讀兩本繪本,我通常也會滿足一下。若再拖延下去,我就會告訴她:“媽媽先去刷牙洗臉了,你如果玩好了,就來找我!”(我們無法決定孩子做什麼,卻能決定自己,然後再借此影響她。)

孩子早起磨蹭發脾氣,不妨試試這樣做!

我走進衛生間,先自己洗漱起來,同時打開刷牙歌“誘惑”她,衛生間裏唱着:“嘿!一起來刷牙吧!”循環幾遍,但有時候她也會無動於衷,我便使出殺手鐗——選擇題,我問她:“心心,你的草莓牙膏好香呀,是媽媽幫你擠,還是你自己來!”(當我給出選擇題,孩子通常就會集中注意力去思考這個選項,而不再去執念第三種可能:這事我要不要做。)

“我來我來!”她立馬就跑過來。

自己刷完牙,我再檢查一遍。依舊是“哄”着來:“心心,媽媽幫你看看你的牙齒裏有沒有蛀牙菌,哇塞,寶寶刷的可真乾淨!哎呀,好像這下面還有一點黑黑的,這是什麼?我來幫你刷刷看。”(孩子都是“順毛驢”,“哄”着來更配合)

接下來,她自己洗臉,在經歷了以前強迫擦臉的鬼哭狼嚎之後,我將權利交給了她。(這本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我們需要的是在一邊鼓勵她)

她照着鏡子擦擦乾淨,只是偶爾還是會把洗臉發展成“戲水遊戲”。

比如這時她就會要求:“媽媽,把我的小貝殼、小鴨子拿給我,我要給他們洗澡!”

沒有早教課的早晨,我總會任由她玩,時間緊張的時候,我也會允許她玩幾分鐘。然後再與她商量:“媽媽肚子餓了,我們一起去做早飯好嗎?”或者“你要不要吃點水果?香蕉還是橘子?”(滿足孩子在先,而後會更好商量,強硬禁止是行不通的)

抱她進廚房,讓她站在凳子上能看見我的一切操作。然後給她一些洗好的水果,或是一枚生雞蛋讓她幫忙打蛋,我便可以安心做飯了。2歲的孩子,正覺得自己無所不能,這時候,必須給她足夠的實踐機會,她纔會滿足,否則她那旺盛的精力和被阻止的好奇心便全用在製造不愉快上了。(“參與感”讓孩子更自信,當她感覺好了,她就會表現得更好)

現在的心心已能很熟練地自己剝葡萄、橘子皮,也能打好蛋並幫我初步攪拌好。可一開始並不是這樣。有次她開心地跟我說雞蛋打好了,等我回頭一看,雞蛋妥妥打在了桌面上,一滴也沒進碗裏。我忍俊不禁,認真地告訴她:“雞蛋打的不錯,一點蛋殼都沒掉在上面,只是下次打到碗裏面就更好了。”(當孩子犯錯時,我們的焦點應該放在如何引導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禁止她繼續嘗試。)

就這樣一步步鼓勵下,她的動手能力大大提高,出門會自己穿衣服穿鞋,也因爲她有了這點小技能,讓出門前的穿戴不再變成我強迫她配合的工作,而是她展示自己很能幹的好機會。

這就是我們家清晨的畫風,沒有波濤洶涌的大哭和發脾氣,卻也有“自主意識萌芽”掀起的小波瀾。我們總希望孩子聽話乖巧如平靜的湖水,可她畢竟是個活生生的小人兒,怎能沒有一點自己的想法和節奏?

當然,並不是每位父母面對的挑戰都一樣,我的處理方式能hold住自家娃,但未必對你有效。

我的建議是,父母可以自制一份“生氣記錄表”。每晚回顧早晨與孩子生氣發火的原因,針對具體的問題,主動去思考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去改進,不斷嘗試後,相信你終能找到適合自己與孩子節奏的處理方式。

等孩子大些了,最好能同孩子一起商量、解決這些問題,多徵求孩子的意見,與他一起制定一份早起的慣例表。當孩子參與得多,他更會配合。

挑戰會一直存在,但我們可以選擇積極應對,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