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百科知識 > 小心秋季三大高發皮膚病

小心秋季三大高發皮膚病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秋風起,樹葉飄落。在這個季節,不僅樹木蕭條,人的肌膚也開始呈現“緊張狀態”。可能你會發現自己的皮膚變

小心秋季三大高發皮膚病

      秋風起,樹葉飄落。在這個季節,不僅樹木蕭條,人的肌膚也開始呈現“緊張狀態”。可能你會發現自己的皮膚變得緊繃繃的,異常乾燥,甚至出現脫皮、瘙癢、刺痛等症狀。  江門市皮膚醫院副院長盧和琨提醒,入秋後天氣由悶熱變得乾燥,氣溫明顯降低,由於早晚溫差變化較大,人的抵抗力下降,從而誘發多種疾病,皮膚瘙癢症、銀屑病、皮膚敏感性疾病是秋季的高發病。

  聚焦一:皮膚瘙癢症

  天氣轉涼後,人體皮脂腺分泌開始減少,皮膚容易乾燥,引起瘙癢,特別對於老年人來說,他們的皮脂腺分泌功能有所減退,皮膚更乾燥,因此這種病常見於老年人。與此同時,如果再加上一些外部的刺激,例如過多使用肥皂、洗衣粉等,這就更容易引起瘙癢。
  盧和琨分析,完好、健康的皮膚是身體對抗各種外界侵擾的第一道防護牆。皮膚上面覆蓋了一層薄薄的天然油脂或者脂肪的物質,它們是一道屏障,對內可以保住身體的水分,對外可以防止感染。如果破壞了這一層天然的屏障,皮膚易出現乾燥問題。
  皮膚瘙癢症爲在外觀看似正常的皮膚上出現瘙癢,可以是全身皮膚髮生廣泛性的瘙癢,也有局部的,位置不固定,但常見的部位爲小腿、前臂、背部、腰腹部。瘙癢爲持續性或陣發性,程度輕重不一,一般較輕者癢感可以忍耐,不抓即可過去;重者劇癢難忍,一旦發生難以遏止,常不停地猛烈抓撓,到了晚上難以入睡。
  專家支招:“皮膚自身有個自我保護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過度干預。”盧和琨說,洗澡時間過長,沐浴液使用過多等這些行爲,極易降低皮膚的屏障功能,因此,預防皮膚瘙癢症,其中一個方法就是不要太勤洗澡,特別是入秋後不要天天都洗澡,而且洗澡時儘量少用沐浴液。腺體多的地方可適當使用,例如腋窩。
  另外,在飲食方面,多吃水果蔬菜,養成定時喝水的習慣。注意“忌嘴”,對於辛辣、刺激等食物儘量不要食用,以免加重病情。
  還有皮膚癢時,切忌過度抓撓或用過熱的水燙洗,因爲過度搔抓會加重皮膚病。許多患者爲圖一時痛快,用力搔抓皮膚癢處,直抓到皮膚出血爲止,結果是越抓越癢,形成惡性循環,而用過熱的水燙洗,雖能解一時之癢,但過後會加劇瘙癢,因爲用過熱的水燙洗會嚴重破壞皮膚表層的皮脂膜,使皮膚更加乾燥,瘙癢更嚴重,因此正確的做法是:洗澡後搽一些潤膚乳液或服用一些抗過敏藥物或養血潤燥、祛風止癢的中藥,平時還要少用肥皂洗手,注意滋潤皮膚。

  聚焦二:銀屑病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 一種常見的易於復發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其病因不明,表現症狀爲紅斑或紅斑上覆有多層銀白色鱗屑等。各種年齡的人都可發病,但以青壯年居多,並且北方多於南方。
  據盧和琨介紹,季節變化是銀屑病的誘發因素之一,該病往往冬天加重夏天減輕。進入秋季後,天氣轉涼,該病病情常常會逐漸加重。“由於該病發病機理不明,這種病只能控制而不能根治。”盧和琨說,因此患上此病後,病人首先要對其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在心理上要嘗試着去接受它,積極樂觀的態度再加上配合醫生的指導和治療,對病情的控制有很大的幫助。
  專家支招:換季時節,銀屑病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上呼吸道感染是該病的重要誘發因素,而秋季早晚溫差大,是上呼吸道易發季節,所以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很重要。“精神因素對銀屑病患者的病情有很大的影響,因此銀屑病患者應該讓自己保持愉悅的心情。”盧和琨還建議,銀屑病患者特別需要配合醫生的治療以達到最好的控制效果。

  聚焦三:皮膚過敏症

  秋季,沒有了毒辣辣的太陽,風和日麗,很多人都喜歡到戶外走走或者外出旅遊,但是過敏體質者可能常常會“惹得一身麻煩”回來。過敏體質者在戶外可能會出現蟲咬皮炎或者是花粉過敏。
  所謂蟲咬皮炎,是指夏秋季多昆蟲,如蟎、蚊、毒蛾、毛蟲、蜂類等,人被這些昆蟲叮咬後,皮膚出現丘疹、紅斑、水皰等症狀。患病後以抗過敏爲主,主要給予口服抗組胺類的藥物,局部外用蘆甘石洗劑以及激素類軟膏。盧和琨建議,預防該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從戶外回來後記得清洗全身,並且換上乾淨的衣物。這種簡單的做法能使輕度的炎症得到一定的緩解,但是,如果症狀比較嚴重就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就診。  
  而花粉過敏,顧名思義就是對花粉產生過敏反應。如何預防?盧和琨建議,花粉過敏者最好儘量少去花草、樹木茂盛的地方;外出郊遊時最好戴上帽子、口罩和穿長袖的衣服,儘量避免與花粉直接接觸。
  盧和琨說,由於導致身體過敏的“過敏原”非常多,最常見的就有幾十種。爲了能更好地預防過敏症,過敏體質者可選擇到醫院做檢測。通過抽血和皮膚點刺,部分人可以檢測出其過敏原。 (文/周運來)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