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後 > 產後保健 > 生娃後的冬天冷颼颼,當媽的一定要給自己補一補,可是你補對了嗎?

生娃後的冬天冷颼颼,當媽的一定要給自己補一補,可是你補對了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相信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感覺:自從生了娃,人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軌道,連冬天也變得不一樣了。生娃前,即使是零度的天氣,一件毛衣一條單薄的牛仔褲,再加一件外套也夠了,在外面晃悠一整天絲毫不會覺得冷。什麼棉毛褲、羽絨服……衣櫃裏壓根就找不到。“要風度不要溫度”這句話可以隨便掛在嘴邊。

但是生娃後,身體每況愈下,變得超級怕冷,天氣一涼下來,人就特別難受,手腳冰涼是常態,曾經被嫌棄的棉毛褲、羽絨服統統套上身,帽子、圍巾、雪地靴齊上陣也不夠,還是動不動覺得冷。

爲什麼生娃前和生娃後身體差別這麼大呢?這是因爲養孩子既勞力又勞心,每天孩子有無窮無盡的狀況讓媽媽疲於應對,累得要死還睡不了個安穩覺。而養孩子過程中的擔心、焦慮,與婆婆、老公的矛盾又會傷心,所有的事情結合在一起,生孩子後,媽媽特別容易氣血兩虛。

而氣虛和血虛都是脾虛導致的。從備孕開始,爲了讓身體營養充足,我們就會每天大量攝入有營養的食物。孕期和哺乳期,爲身體補充“營養”更是達到頂點,雞鴨魚肉,飛禽走獸,只要營養好,統統努力吃。我在寫小朋友體質的文章裏反覆提到,小朋友大量攝入肉食後會脾虛。

我們成人也是一樣,孕期、哺乳期大量攝入這些營養好的食物,久而久之脾運轉不動了,身體也會脾虛,不過產後的脾虛與孩子不一樣,孩子是陰虛,而大多數媽媽是陽虛。

氣虛、血虛、陽虛……各種狀況交織在一起,脾陽虛會加重脾胃運轉不利,水溼濁氣排不掉,吃進去的食物也很難轉化成身體需要的氣血,這會進一步加重氣虛和血虛的狀況。

爲了讓身體正常運轉,我們的身體還會拿出最後的一點資本來貼補身體的虛耗。這點最後的資本就是我們的腎系統,當腎虛後,頭髮、骨骼、耳朵等受腎系統掌管的器官就會出狀況,所以很多媽媽產後大把大把掉髮、白頭髮成片出現,整天腰痠背痛,耳朵動不動中耳炎、耳鳴就是因爲腎虛了。

這所有的狀況都會在冬天反應更明顯,冬季,身體怕冷畏寒,手腳冰涼,脾虛、氣虛、血虛等症狀會更明顯。當脾虛、腎虛愈發嚴重後,還會肝火盛,肝火一旺,肝經循經經過的子宮、乳房、 甲狀腺等部位都可能出狀況,子宮肌瘤、乳腺增生、甲狀腺結節等問題發生的機率就特別大。

所以,生完孩子後,一定要在冬天好好給自己補一補,把腎、脾補足,在腎和脾都強大的基礎上,補足氣血,就會變成一個水噹噹、面色紅潤、精氣十足的辣媽。

可惜的是,我們很多媽媽知道冬令要進補,也會吃阿膠、桂圓、核桃等滋補的食物,有些媽媽還會去開膏方,但是,很多時候,這些滋補的食物吃進去,身體依然沒有改善,有些媽媽甚至一補就上火,咽喉腫痛,滿臉長痘,這是爲什麼呢?

生娃後的冬天冷颼颼,當媽的一定要給自己補一補,可是你補對了嗎?

這是因爲不對症,滋補的順序不對。

我給私享會羣裏的很多媽媽看過舌診,我發現60%左右的媽媽是氣虛、血虛加痰溼的體質,還有20-30%左右的媽媽是氣鬱型體質,剩下10%的媽媽則是有血瘀。

這些體質狀況都是不適合馬上大補特補的,尤其是痰溼型體質,原先身體被血液充盈的地方,現在血只有少部分,大多數都是被溼氣、看不見的痰所充盈,如果不把這些痰溼去掉,那些養血的食物吃了也是白搭。

舉個簡單的例子,大家想象往注滿水的水池裏加水,新加的水大多數都流走了,只有少部分補的進去對不對。只有把池子裏的水倒掉一部分,再加水才加的進去啊。同樣的,我們爲身體補血也是一樣,只有把多餘的痰溼清除掉,補血才能更好的吸收。

去除痰溼最好的是用溫膽湯。溫膽湯是茯苓30克、陳皮6克、法半夏6克、竹茹6克、枳實6克、炙甘草6克。所有的藥材先放入水中浸泡一小時後,大火燒開約20分鐘後,轉小火再煮20分鐘。關火,放溫後濾去藥渣泡腳即可。如果溼氣特別重,可以早晚可泡一次。

一般用溫膽湯泡一週左右,開始補血。這個時候溫膽湯不能停,每天早晚泡腳,再搭配吃玉靈膏。

在痰溼還存在的時候,用玉靈膏是最好的,玉靈膏滋補相對溫和。當痰溼都祛除後,可以用阿膠來補血。

阿膠入肺、肝、腎三經。具有滋陰補血,安胎的作用。可以治療血虛,月經不調等。切記,在痰溼嚴重的時候,用阿膠補血很容易上火,而且補不進去。

同樣,有氣鬱的媽媽,一定要先平肝,把肝鬱疏解掉,再補。解肝鬱可以用逍遙散泡腳,具體配方是柴胡、當歸、白芍、白朮、茯苓、乾薑各9g,薄荷、炙甘草各3g。

把所有藥物放入水中,浸泡半小時,然後大火煮開,開鍋後換小火煮20-30分鐘。把水放溫後,泡腳,早晚各一次。

如果肝鬱伴有血虛,則可以增加丹皮9克,炒梔子9克。丹皮疏肝氣,梔子瀉心火,清三焦之火。

如果肝鬱伴有血瘀,可以加桃仁3克,紅花3克。

有血瘀的媽媽用三七粉和西洋參粉按1:1的比例每天吃一勺,把體內的瘀血排掉。

當痰溼、肝鬱或血瘀都緩解後,再進補效果就很好了。膏方、阿膠就能吃了。

最後也分享一些冬天的保養祕訣,首先冬天要做好食補。吃一些補腎的食物,核桃、黑芝麻、黑豆等都有很好的補腎功效。

在這個季節,還可以吃一些山藥,新上市的山藥可以吃,更推薦大家每天喝一些山藥水,用乾的生山藥煮水喝。乾的生山藥入脾肺腎三經,補脾的功效尤其好。所以每天喝一點山藥水在冬天特別好。

當你這些基本問題沒有了,再去吃一些滋補的膏方效果纔會好哦。

當然,還可以吃一些提升陽氣的食物,比如羊肉、牛肉、花生、枸杞等都很好。

要特別提醒大家的是,一定要記得,肉類的烹調方法要清淡。不要燒成辛辣厚膩的味道,而且肉、甜食、零食都不要過量,不然痰溼的狀況又會加重。

其次要多泡腳,腳暖全身暖,每天臨睡前泡泡腳也非常好。如果有溼氣用祛溼的泡腳方法,如果身體正常狀況,可以在泡腳的水裏加一些生薑或花椒,這也能祛溼,補充陽氣。

泡完腳,自己還可以給自己做一下腳步按摩,按揉涌泉、太溪、照海、足三裏也能很好的補腎哦。

生娃後的冬天冷颼颼,當媽的一定要給自己補一補,可是你補對了嗎? 第2張

(從左至右穴位分別是涌泉、照海、太溪)

如果有條件,每週泡1-2次澡也是很好的。水溫40度左右是最舒服的,這會把進入身體的寒氣都驅逐出來。

第三個保養關鍵是艾灸,冬天是最適合艾灸的季節,灸完全身暖暖的,把陽氣補得足足的,就會精神十足。

艾灸主要灸背後的脾俞、命門、腎俞,八髎和前面的中脘、肚臍、關元和子宮,以及足三裏,豐隆等。

生娃後的冬天冷颼颼,當媽的一定要給自己補一補,可是你補對了嗎? 第3張

(八髎是八個穴位的統稱)

第四個是做好保暖。冬天不要跟自己的身體過不去,尤其在血虛的情況下,一定要做好保暖,寧要溫度,不要風度。不然,陽氣消耗更嚴重,身體就會更差。冬天穿的是對身體殺傷力非常強。有孔隙和縫隙的地方,後頸、肚臍、肩膀、膝蓋、腳踝、足心,是保暖的重中之重。

當然如果你在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另當別論哦!

第五個要點是要早睡晚起。當然對於媽媽來說,早睡晚起基本是奢侈品,尤其哺乳期的媽媽,這基本是不可能的,正因爲如此,要抓緊一切機會多睡,很多寶寶晚上睡覺比較早,媽媽儘量跟寶寶一起入睡,這樣寶寶半夜鬧騰,媽媽也纔有精力折騰,這也是對自己最好的護理方法。

產後飲食
產後保健
產後恢復
產後疾病
產後避孕
產後哺乳
產後食譜
哺乳期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