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怎麼看寶寶冷不冷 寶寶冬天手腳冰涼要緊嗎

怎麼看寶寶冷不冷 寶寶冬天手腳冰涼要緊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怎麼看寶寶冷不冷?寶寶冬天手腳冰涼要緊嗎?天一冷,家長習慣給寶寶穿太多、包太多,但是你們發現沒,越是給孩子裹得嚴嚴實實,裏三層外三層,孩子就越是容易生病!換句話說,孩子已經失去了對體溫的調控能力。下面來看看關於寶寶穿衣的問題,供大家參考。


大家都知道寶寶界“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你冷”!照傳統老人家的帶法,寶寶一出生就要包得嚴密,家長特別注意寶寶的手腳是否冰冷,並當成穿衣標準,習慣給寶寶多穿幾件,生怕他們受涼感冒。

事實上,“冷”是一種感覺,穿衣多少其實不見得與氣候有關,反而與“風土民情”更爲相關,是被養成的。

例如德國許多爸媽會在下雪的天氣裏,帶着才兩三個月大的寶寶出門遊玩,也不見德國寶寶因此特別容易感冒。

人體其實自帶適應力,會隨着環境調整,所以,給寶寶穿着的最大原則應該是“舒爽”。

手腳冰涼的孩子總是讓家長很擔心,這樣的孩子感覺其體質較弱、抵抗力差,很容易反覆生病,讓家長很抓狂。

寶寶的手腳冰涼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嬰幼兒容易發生手腳發涼,主要是嬰幼兒對體溫的調節能力較差,在過冷或過熱的環境中難以很好的調節體溫。

如果家長遇到孩子手腳發涼的現象,先彆着急,摸摸寶寶的後腦勺,只要後腦勺是溫暖的就是不冷。

一些疾病可以影響寶寶的血液循環,如貧血、心臟疾病、營養不良等,家長注意觀察小兒是否有面色蒼白、口脣發紺、哭聲弱、活動少和容易疲勞等現象。

寶寶的體表面積比大人來得大(體積與體重的比例),因此散熱快,需要用皮膚血管收縮變冷的這種調節去維持體溫,所以常感覺寶寶的手腳比較冰冷。

事實上,與大人相比,兒童的呼吸、心跳是大人的2倍,新陳代謝也比大人快,加上活動力強,所以孩子穿衣服其實並不需要比大人多。

如果因爲怕小孩子感冒,所以穿得又多又笨重,反而可能因爲穿太多而流汗,更容易感冒。

很多家長因爲覺得孩子手腳冰冷,就把寶寶一層一層包得很嚴實,結果反而把孩子悶出一身的熱疹。

熱疹容易出現在額頭、臉頰、身體、脖子、鼠蹊部、腋下這些部位,也可能併發念珠菌等細菌感染,引發更嚴重的皮膚症狀。

國內還常有案例:家長讓孩子穿得太厚重、或是睡覺時蓋得被子太厚,結果反而讓孩子體溫過高,導致”捂熱綜合症”,造成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其實,只要孩子不是病理性的手腳冰冷,家長都不用太擔心。

什麼是病理性的手腳冰冷呢?

1. 最常見的就是發燒時,是因爲身體有發炎症狀,爲了抵抗、消滅病毒而使得體溫升高。

2. 此外,中暑時,則是身體的體溫調節中樞出了問題,無法因應氣溫變化來維持身體的正常溫度。 這時常發生身體體溫一直處於很高,可是身體末稍如手、腳卻是冰冷的狀況。

3. 當身體要禦寒時,短暫地降低血液循環速率是正常的,但如果是長期血液循環不良的話,就要探究是否有新陳代謝或其他方面的疾病了。

例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糖尿病、腎臟病、貧血、心臟疾病、營養不良等。家長應注意觀察孩子是否有面色蒼白、口脣發紺、哭聲弱、活動少和容易疲勞等現象。

對於非疾病原因的手腳冰涼,只要在日常生活各方面多注意保暖,並確保孩子足夠的運動,增加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速度即可,不需要太緊張。

怎麼看寶寶冷不冷 寶寶冬天手腳冰涼要緊嗎

事實上,孩子到底冷不冷,比較正確的觀念是:

1. 手腳冷不見得是冷

孩子的體溫較高,汗腺還在發育不是很成熟,很多時候手腳摸起來冰冷,其實滿頭大汗。

2. 真正要摸的地方不要忘記

不管是白天,或者是晚上,正確的應該是摸摸孩子脖子後的溫度,來決定增減衣服,或睡覺時的棉被。

如果這個部位是溫暖的,代表他穿得剛剛好;若摸起來有微汗的感覺,代表穿太多;若摸起來涼涼的,代表穿得不夠。

此外,室內溫度維持26-27℃,是最適合孩子睡覺的溫度。

3. 穿太多睡覺,會悶醒

睡覺時,穿比較貼身的薄衣服,讓孩子好散熱,保持室溫不要太低就好,不然孩子常會睡到全身都是汗,翻來覆去反而影響睡眠品質。

4. 孩子最多比大人多穿一件

所有的兒科醫生都會肯定地告訴爸媽:”大人穿幾件,孩子就穿幾件”。如果要對老人家交代,最多幫孩子多穿一件就好。

5. 大人脫幾件,孩子就脫幾件

進到室內的時候,一定要幫孩子脫外套及脫背心,讓孩子的皮膚可以透透氣。如果孩子是到室內蹦蹦跳跳的運動,體溫會升高,要再多幫孩子脫一件較好。

太冷時,體溫如何調節?

人是恆溫動物,體溫約維持在攝氏37度左右,不管環境溫度如何,人體有其自然的體溫調控方式。

當環境溫度太低時,人體會肌肉顫抖以產生熱量,還會收縮毛孔以減少散熱,同時皮膚血管也會收縮,減少散熱,如此可以增加人體的保溫能力。

着涼到底會不會感冒?

“穿多一點,纔不會着涼!”婆婆說。

“媽,別再給添加衣服了,你看他都熱到滿頭大汗了!”媳婦心疼的大叫。

爲了穿幾件衣服,半夜會不會踢被子,流汗是否吹到風,洗澡水用幾度,兩代之間,鎮日劍拔弩張,爭論不休,就是怕孩子傷風感冒。

到底古人流傳下來的”着涼會感冒”,是否合乎科學呢?

事實上包括西方傳統醫學也認爲”冷”和”感冒”有某種程度的關聯。英文的感冒就叫做”common cold”,跟別人說我感冒了是”I catch a cold”,直接翻譯成中文就是”我着涼了”,還真是一模一樣!

不過現代醫學不應該是老前輩說了就算,必須經過實證研究來證明。

1968年,美國有學者找來44名志願者,讓他們接觸了”鼻病毒”,然後分成2組:一組請他們浸泡在溫泉裏,另一組則將腳泡在冰水裏。

經過數天的觀察,最後的結果顯示:泡溫泉和泡冰水的結果並沒有什麼差別,不論是發病率,以及症狀的嚴重度都差不多。

也就是說感冒的主要原因並不是身體是否受涼,主要的關鍵還是因爲接觸到病毒才感染的。

這個研究被刊登在醫學界排名第一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從此“着涼不會加重感冒”的結論,在醫學界也就拍版定案了。

直到2005年,有研究者不信邪,再次安排了一項研究。他們請了90位學生鞋子襪子脫下來,在10℃的冰水桶裏面泡個20分鐘;另外90位學生則什麼都不做,在旁邊看熱鬧。

5天后,腳浸冷水的同學中有13名感冒,沒浸冷水的則有8名,以數據來看,浸冷水組的感冒人數的確的比沒浸的高了許多。

現在一比一平手,那麼到底着涼會不會感冒呢?

1. 如果直接接觸了病毒,不管有沒有“着涼”,都會感冒的。也就是說,感冒必須要有”病毒感染”纔會發生。

如果把人放在一座無菌無病毒的冰櫃,他只會失溫,並不會因此而感冒的。否則如果光是”着涼”就會生病,那麼愛斯基摩人應該早就滅種了。

2. 從40年前冰水與溫泉的研究可以知道,如果一個人已經感冒了,病毒量已經很多,此時再來泡溫泉保暖,並不會快速痊癒。

所以當孩子正在發燒的時候,就別再幫他蓋棉被了,穿少一點透透氣,這樣比較舒服!

3. 在日常的生活中,適當保暖可能是重要的,但也不需矯枉過正。

對於”着涼會感冒”的解讀應該是:人每天都會接觸到各式各樣的病毒,這些病毒可能黏在鼻腔或呼吸道,被上皮組織的免疫細胞阻擋着,無法進到身體裏。

但若突然遇到冷空氣,或是踩進冰冷的水桶裏,鼻腔的血管會馬上收縮,造成免疫細胞供應不足,這時候病毒就可以突破重圍,造成疾病的產生。

4. 第二個研究中室溫是25℃,水桶是10℃,溫度相差高達15℃,鼻腔的血流可能因此突然收縮。

但是一般孩子多穿一件衣服與少穿一件衣服,絕對不會相差到15℃,因此,大概只有在寒冷的冬天,被雨淋得全身溼透,那纔可能真的”因爲着涼而感冒”。

但就算是如此,90個人着涼,也只多出5個感冒病例,大部分的人腳浸了冰水桶還是健健康康的。

不過不可否認,病毒在高溫的環境下比較不容易存活,反之在低溫的環境下會大爲活躍,這也是爲何冬季是感冒流行的季節。

不過,感冒的發生需要病毒的存在,光是覺得冷而沒有病毒,並不會感冒,因此,受涼不能跟感冒畫上等號。

不過許多人都有經驗,覺得冷時會出現打噴嚏、流鼻涕等類似感冒的症狀,其實這可能只是鼻腔黏膜對冷空氣的一種敏感反應,並不是感冒。

因此要預防寶寶感冒,與其注意他有沒有受涼,不如注意別讓寶寶接觸病原!家人養成勤洗手的習慣,感冒者戴上口罩隔離,比讓寶寶多穿衣服,更能夠遠離病毒的威脅。

孩子的”熱”從哪裏來?從哪裏散失?

要知道冬天裏如何幫孩子保暖,首先要知道孩子從哪裏取得熱能,又是從哪裏散熱:

主要熱能來源有三:食物(奶);肌肉活動;基礎代謝。

主要散熱管道有三:流汗(皮膚);呼吸(呼吸道);排尿、排便帶走熱量。

寶寶手腳冰冷如何改善 :

當寶寶手腳冰冷時,先確定是否有發燒、衣服穿得夠不夠暖,如果都沒有問題,只是個人體質的關係,在日常照護上可以從下列幾個方式加強護理,促進血液的循環並增加熱能取得。

針對容易手腳冰冷的寶寶:

I. 留意日常保暖

天氣冷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保暖,可幫孩子圍上圍巾、穿襪子、戴手套及帽子,避免肌膚直接跟冷空氣接觸,免得已經不好的血液循環功能,還得爲了保暖而降低循環速率。

II. 做手腳的局部熱水浴

可以趁洗完澡、穿上衣服之後,另外用一盆溫熱水幫寶寶浸泡手腳部位,促進末梢的血液循環。如果不方便泡熱水,也可用熱毛巾爲孩子熱敷手腳,記得要馬上擦乾、穿上手套與襪子即可。

III. 多補充蛋白質、鐵質、葉酸

蛋白質、鐵質和葉酸,是最能調節體質,幫助改善手腳冰冷的3種營養素。

蛋白質的補充除了可以從肉類、奶類製品獲得,素食者則可食用毛豆、黑豆、紅豆、黃豆、全谷雜糧等食物,也能攝取到完整的蛋白質。

鐵質的動物性來源包括:內臟(如:豬肝、豬血、豬心)、牡蠣、牛肉、羊肉;植物性鐵質來原則有:黑芝麻、紅莧菜、黑豆、葡萄乾、紅棗等。

葉酸則可由綠色蔬菜,比如萵苣、波菜、花椰菜、地瓜葉、空心菜;與堅果類:如腰果、核桃、杏仁等食物取得。

IV. 多運動

運動是讓身體變熱的好辦法,所以儘管冬天很冷,還是不要停止運動。千萬不要以爲小寶寶就不能夠運動,如果寶寶已經會站了,家長可以協助他扶着桌子、牀沿練習站立。

如果寶寶只會爬,那就多用玩具逗他多爬行;如果爬、站都不會,只要多陪寶寶玩,一樣能達到運動促進血液循環的目的。

寶媽有話說:

寶媽在冬天的時候,喜歡讓孩子穿兩截式衣物,並以”洋蔥式”穿法爲孩子穿衣服。當寶寶動個不停流汗時,方便穿脫。

儘量上下身都穿棉質的衣服,在家的時候,上身再套一件厚的棉上衣即可,若擔心風從袖口、褲管灌入,可穿有束口的衣服。

外出時多加一件外套與長褲禦寒。夏天時,內衣以棉、麻的天然材質爲佳,加上適度空調讓寶寶不會時時滿身大汗。

簡單地說,由於嬰幼兒的腦部中樞發展尚未成熟,末梢循環通常都比較差,只要不是因爲疾病引起的手腳冰冷,就不太需要擔心。

家長只要幫寶寶做好保暖工作,多陪他遊戲、運動,飲食注意營養均衡,通常長大後就會改善了。

最後還想提醒大家: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尚未完善,負責管理血管舒張、收縮的自主神經易發生紊亂,因此導致孩子在發燒時四肢末端的小血管處於痙攣性收縮狀態而發涼。

很多家長不瞭解這種情況,一發現寶寶四肢發涼,就誤以爲寶寶受寒怕冷,馬上將寶寶緊緊包裹起來,結果使得寶寶的體溫得不到及時散發而越升越高,甚至發生高燒、抽搐。

一定要記得,孩子發燒初期時畏寒發抖以及手腳冰冷時,應該幫他們多加衣物保暖;可是當他們已經發高燒而且不會冷時,就應該幫他們退去多餘衣物,保持通風透氣,這樣纔可以幫助散熱退燒。

總而言之,天冷還是要注意保暖,不要讓孩子突然失溫。但也請各位家長不要爲了一兩件外套吵翻天。

多出來的一件外套並不會減少孩子感冒的機率,溼疹倒是冒出一大堆,更加得不償失!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