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智力發展 > 感春李賀賞析

感春李賀賞析

來源:寶貝周    閱讀: 8.0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感春李賀賞析,這首詩是詩人李賀因應舉受阻,仕途受挫,在春日感於自己的貧困落魄、不爲世用,抒發愁悶之作人,下面一起來賞析下吧。

感春李賀賞析

感春唐-李賀

日暖自蕭條,花悲北郭騷。

榆穿萊子眼,柳斷舞兒腰。

上幕迎神燕,飛絲送百勞。

胡琴今日恨,急語向檀槽。

翻譯:

天氣變暖,但家境仍冷落蕭條,白花齊開,更使我這北郭騷悲傷無聊。

一文不名,只有像來子錢一樣的穿眼榆莢,不見舞妓,倒有比舞妓細腰更柔軟的柳條。

張開簾幕,迎接神燕,弋射飛絲,送走伯勞。

彈起胡琴,藉以抒發今日的愁恨,頻繁急切的樂聲撲向那紫檀琴槽。

感春李賀賞析

註釋:

蕭條:寂寞冷落;凋零。《楚辭·遠遊》:“山蕭條而無獸兮,野寂漠其無人。”

北郭騷:春秋齊國的一個讀書人,關心國事,講義氣,樂於助人,以賢良忠孝聞名鄉里。但家貧如洗,每天結罘網捉鳥獸,割蒲葦織草鞋,換些柴米來奉養母親。還曾向晏子借過糧食。(《呂氏春秋·季冬紀·士節》)

萊子眼:古錢幣名,即耒子。

柳斷舞兒腰:舞兒腰,形容柳枝柔軟。

上幕:即“張幕”。迎神燕:古人每於春時張幕於郊外,祈燕求子,故云“迎神燕”。

飛絲:飄蕩在空中的蜘蛛絲。百勞:鳥名,即伯勞,又名鵙或鴂。額部和頭部的兩旁黑色,頸部藍灰色,背部棕紅色,有黑色波狀橫紋。吃昆蟲和小鳥。善鳴。

胡琴:古樂器名。古代泛稱來自北方和西北各族的撥絃樂器,有時指琵琶,有時指忽雷等。約宋元開始,亦爲拉絃樂器之稱。

檀(tán)槽:檀木製成的琵琶、琴等絃樂器上架弦的槽格。亦指琵琶等樂器。

感春李賀賞析 第2張

賞析:

這首詩首聯點明時序正是春天,大地還是一派蕭條景象,也表現了詩人自己家境的蕭條;頷聯寫的是春天家中院內的景象,承接首聯之意,繼續狀寫窮困之景況,也見出心中的悲涼;頸聯詩人詩人暫時置下貧困的愁苦,用兩句話寫春景,表現了詩人渴盼祥瑞、攘避兇災的美好祝福;尾聯寫詩人拿起胡琴來排遣胸中的遺恨,將滿腔的心事向琴槽訴說,以此來取得心理的平衡。

全詩情調極其幽冷,意象極爲悽怨。對春景的一連串的意象,進行了極力的渲染烘托,展示了一種飽“悲”之美,藉以強化了詩人的悲慘不幸。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