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幼兒園教育 > 專家稱入園難問題至少持續5年 入園入托

專家稱入園難問題至少持續5年 入園入托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專家認爲,由於我國長期以來教育資源分佈不均衡,加上近兩年生育高峯來臨、非戶籍人口不斷增加、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導致幼兒園入園難的問題至少還會困擾我國五年。

專家稱入園難問題至少持續5年 入園入托

中央召開了改革開放後的第四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會議強調了要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但是,專家認爲,由於我國長期以來教育資源分佈不均衡,加上近兩年生育高峯來臨、非戶籍人口不斷增加、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導致幼兒園入園難的問題至少還會困擾我國五年。

供需關係嚴重失衡

“說到底,入園難反映的就是供需關係。公立幼兒園質量高,在百姓中的需求量大,但數量相對少,民辦幼兒園按市場運作,可是又太貴。”北京市教委學前教育處處長張小紅介紹,目前,北京市各類幼兒園共1253所。公辦性質幼兒園(包括政府辦園、單位部門辦園等)佔到70%,民辦園409所。“按照戶籍規劃,目前1253所幼兒園能夠提供學位25萬個。”而據統計,2007年—2009年,北京市常住人口的新生兒有41.575萬人,而2009年在園幼兒有24.8萬人。

北京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系教授劉焱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認爲:“因爲名額很少,當然就會產生名額分配的問題,有一些關係要照顧,就會產生門檻高,憑關係進的現象,歸根結底是因爲我們優質教育資源稀缺。”

“這兩年正值入園高峯,幼兒園又不實行劃片的方式,無論外地還是本地孩子都可入園,所以,‘質高價低’的公辦園就成了稀缺資源。”北京市政協教文衛體委員會特邀委員、北京一中原校長王晉堂接受記者採訪說。

與人口出生高峯幾乎一樣“洶涌”的是,非戶籍的適齡兒童的增長,造成巨大入園壓力。隨着中國城市化率不斷提高,大量兒童來到了城市。

統計顯示,近3年北京市新生兒中,戶籍人口占49%,非戶籍人口占51%。北京學前教育發展的總體規劃顯示,現有的學前教育資源原則上是可以滿足戶籍出生人口的入園需求。

公立幼兒園不增反減

但另一方面,公立幼兒園並沒有隨着入托人數的增長而增加,反而在大量減少。劉焱告訴記者,這個現象在北京最爲突出。北京全市幼兒園只有10%是公立幼兒園。從1996年到2009年這13年間,北京市內經過正規註冊的幼兒園數量減少了一半還多。

“還有一部分是由一些企業、事業單位來管理的幼兒園數量明顯減少。”劉焱說。比如,在2000年我們國家有企事業單位、機關辦的幼兒園1.6萬所,到2007年的時候變成了5000所,下降了將近70%。

對此,王晉堂認爲,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以單位、集體辦園爲主,公益性和福利特點明顯的學前教育體制被打破,企業的後勤服務社會化改革將許多企業幼兒園推向了社會,幼兒園從原有單位中剝離出來,紛紛被關停並轉,導致幼兒園數量急劇下降。

“實際上,企事業單位辦園既能解決本單位職工子女教育,又能緩解和分擔整個社會學前教育壓力,對此,政府就應該在減稅等政策方面積極提供指導、服務和支持。在這點上,政府應該是責無旁貸的,否則企業也沒有動力。”劉焱說。

用政府資金建設的公立園因爲擁有最好的教育資源,反而被那些有權有勢者擠佔了有限的名額,爲權錢交易提供了土壤,還享受着相對低收費的“便宜”。另一方面,弱勢羣體、中低收入家庭因爲無權無勢,被剝奪國家本應提供的惠民服務,只能靠連夜排隊爭取微不足道的希望,或者只好花大價錢上私立幼兒園。

指導政策不健全導致建設難

建設難也是“入托難”的重要原因。

北京市教委新聞發言人線聯平分析說,目前存在着指導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有關政策制度尚不健全,投入體制不明確,公辦學前教育機構匱乏等問題。按照國家有關文件的規定,學前教育的發展是“以公辦爲示範,以社會力量辦學爲主體”,因此,北京市各區縣近十年來公辦園建設數量十分有限。學前教育配套設施建設一直滯後於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