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先有好好說,孩子纔會好好聽

先有好好說,孩子纔會好好聽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的不好好聽話本質的原因是家長沒好好說話。

今天小明的爸媽一起來找我,從表情上看是帶有情緒的,原因是:小明昨晚沒寫完作業,而且今天一大早就被老師打電話“投訴”。事情的處理結果當然是媽媽沒好好說話,導致孩子沒聽媽媽的話,繼而把情緒帶給了老師。

讓我們先來上演一幕媽媽和小明處理“沒寫作業”的劇情:男一號小明因愛看書而耽擱了寫作業,後因時間太晚又加上有些題不會做,所以把試題攤放在桌子上,想等第二天早上請教媽媽。再把鏡頭轉向我們的女一號——小明媽媽,她晚上下班回到家十一點了,疲憊的她看到的是兒子沒有做完的試題,心中立刻升起了一團怒火和委屈。在她看來,自己這麼辛苦,兒子卻沒有乖乖地完成作業以示對自己安慰,況且馬上期末考試了,他應該自主複習,調整好狀態。媽媽於是一晚上沒睡着。

先有好好說,孩子纔會好好聽

劇情向高潮發展:第二天一大早,媽媽就質問小明“昨晚爲什麼沒寫完作業?” 小明怯怯地回答:“看書太晚了。” 媽媽非常氣憤,說:“快考試了,你知不知道?你怎麼能先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呢?你怎麼沒有輕重緩急呢?” 在媽媽看來,做作業纔是重中之重,而看書只是愛好,可有可無。小明看到媽媽斥責自己,當然有情緒,但敢怒不敢言,結果去到學校,把情緒發泄給了老師,老師“忍無可忍”,向媽媽“投訴”小明是神經病。媽媽聽到這話之後是“火上澆油”,感覺必須“管管”小明,於是和老公一起找到我這裏,希望能一起想辦法“管教”小明。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挺好的親子抒情劇本,讓媽媽給演砸了。爲什麼?媽媽內心對兒子的期望值沒有達到,帶有情緒地指責了小明。媽媽的內心要求沒有在兒子那得到滿足,因此把情緒發泄給了兒子。那麼兒子這時感到自己的愛好沒有被尊重,覺得憑什麼愛好就可有可無?憑什麼作業就要第一?他的心裏是不服氣的,也有了情緒?怎麼辦?要麼是和媽媽吵架,要麼是把情緒積壓在心裏,終會通過其他途徑發泄出來。小明則壓在了心裏,帶到了學校,發泄給了老師。

先有好好說,孩子纔會好好聽 第2張

我們生活中每天都會遇到和孩子溝通的事情,關鍵是父母有沒有使用正確的溝通方式。昨晚九點了,大女兒洗漱完還想到奶奶房間玩兒一會。這時,我沒有認爲到睡覺時間了,孩子就應該自覺回到自己房間,而是把我內心的真實感受說出來了,對女兒說:“閨女,九點了,我們早點睡好嗎?媽媽不希望你明早睡不醒。” 女兒這時體會到的是媽媽的關心,而不是一種指責。她很愉快地答應了,並回到了自己房間。試想,如果昨晚我對女兒換種方式說:“閨女,九點了,趕緊上牀睡覺,不然明天起不來。” 我估計我女兒肯定會把嘴撅起來,就算回房間了,也是不情願的。

再有,也是最重要的,跟孩子交流語氣要溫和,帶有愛意,把媽媽對孩子的愛傳達給她。還是昨天晚上,小女兒要睡沙發,而且只穿了一件小吊帶,她這兩天腸胃不是很好,我擔心窗子開着她會着涼,想讓她蓋件小被單,可是,給她蓋上,她就掀下來。幾次之後,我想她應該是很享受這夜晚的涼風。但是對於生病的她來說真的不利,於是我對她說出自己的感受:“寶寶你今天拉肚子好幾次,媽媽心疼你,我們把肚子搭上小被單好不好?只蓋肚子。” 小女兒把頭在我懷裏蹭蹭,表示愛意,然後蓋上了被單。兩歲的孩子甚可善解人意,所以不是孩子不聽話,是我們沒有說對話。

現在讓我們重新請故事的主人公登場:媽媽回到家看到兒子的試題攤在桌上,理解兒子可能因爲不會做題,而留了一部分題未做,心裏想着第二天早點起來,幫助兒子。而小明在第二天早上起牀後告訴媽媽自己昨晚因爲看書入迷了,耽擱到很晚,所以沒寫完作業。展開母子倆解決問題的對話:

先有好好說,孩子纔會好好聽 第3張

媽媽:“媽媽尊重你的愛好,你喜歡讀書,媽媽很支持你,但讀書和寫作業都是幫助你學知識的途徑,你不能顧此失彼。而且快考試了,媽媽希望你在學習上抓緊。”

輔導員專欄:先有好好說,纔會好好聽

我想兒子肯定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他會對媽媽承認問題:“媽媽,對不起,我一會兒把作業補上,下次,我會先寫作業再看書。”

“專業”影視劇評論家評論:小明母子間這樣的交流,不僅體現了媽媽對孩子的尊重和理解,而且讓孩子感覺到了媽媽的愛,還自覺地選擇了先做作業。一句話點評:家長好好說話,孩子好好聽話。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