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對付熊崽子,需要用這一招!

對付熊崽子,需要用這一招!

來源:寶貝周    閱讀: 7.1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總有一段時間是讓媽媽們抓狂的時候,腦海中“母慈子孝”的畫面通通都沒有了,熊孩子隔三差五就要被收拾一頓,其實媽媽們也不想這樣!

在沒有孩子之前,長輩們總是拿一句“早生早省事”來引誘我們。哪知“一入娃坑深似海,從此節操是路人”。

那些養了娃才知道的事情,能寫下一籮筐。

吃了奶嘴再吃媽媽奶的娃,有可能會認奶瓶不認親媽;犯了困的娃根本不會自己入睡;想要小小娃一覺到天明比中彩票還難;夜醒的娃哭不算什麼,對你笑才完蛋;“娃沒睡,我犯困;娃睡了,我精神”的狀態已然成爲日常……

捱過了哺乳、睡眠、學步各種屎尿屁,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和隊友額手相慶“幸而未瘋”。哪知,半路殺出個“Terrible2”,一打聽才知道後面還有個Horrible3!

真真想一甩手,“老孃不幹了!”

也有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的媽媽,生了個天使娃。吃得飽睡得香,生活規律,不愛哭笑點低,儼然一個教科書寶寶。看着媽媽羣一片哀嚎吐槽,天使娃媽總默默無語,最後才雲淡風輕的丟下一句“怎麼你們說的那些我家娃都沒有,看來我們真天使啊!”瞬時羣裏瀰漫着嫉妒的酸臭味道。

但,你以爲“好的開頭等於成功的一半”?圖樣圖森破~直到娃步入了2歲、3歲……

當滿屏都在刷“陪孩子寫作業雞飛狗跳”時,我在想“難道你們忘記了孩子曾經的2、3歲?”

對付熊崽子,需要用這一招!

1、爲什麼2、3歲如此可怕?

我們的心態與孩子的大腦

爲什麼2、3歲在坊間被形容得如此可怕?怪只怪我們太傻太天真。被娃虐了一年的媽媽,身心似乎都逼近可以承受的“臨界值”,疲憊與壓力,以及長期的睡眠缺乏,都讓媽媽們很難再分出一點力氣咬緊牙關。

當他們面對一個自我意識爆棚的兩歲小娃時,他們內心的坍塌如阿爾卑斯山的雪崩,一潰千里。而教科書娃媽沉浸在娃的天使中,儼然忘記了娃區別於動物的種種屬性。以至於當娃步入兩三歲時,怎麼也無法適應這個變臉比翻書還快的人類幼崽。

招架不住和猝不及防,都讓我們不得不給娃的兩三歲貼上“Terrible”與“Horrible”的標籤。

但沒準小娃比我們更委屈。因爲一個只知道吃吃睡睡的小萌獸,一下子有了思想與情緒,有了打開自我意識大門的鑰匙。但那顆尚未成熟的大腦,並沒有賦予他們相應的精神武器來控制自己。

一個兩歲多的小人兒,還不知道怎麼假設沒有發生的事情,不懂得如何進行邏輯思維,不知道怎樣從自己的想法中抽離,保持距離或者投射到未來。

他們停留在當下,以自我爲中心,一意孤行。

這也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總是因爲一點點小事兒憤怒無比、崩潰大哭的根本原因。他們一旦有了情緒的反應,便會淪爲情緒的奴隸,無法控制,無法逃脫。

但養娃有限公司,沒有一天能請假的……所以,今天我們就不雞湯、不恐嚇,心平氣和的來聊聊關於小娃的情緒管理問題。

對付熊崽子,需要用這一招! 第2張

2、允許孩子表達感受

所有的育兒指南都在強調,要傾聽孩子發泄情緒。但這談何容易?

孩子的情緒會帶動我們的情緒,讓我們煩躁、內疚、憤怒或者惴惴不安、產生挫敗。所有的父母都希望有一個聖誕老人可以滿足他們的願望:孩子可以不哭泣、不喊叫、不在地上打滾。但情緒對於孩子卻那麼重要,包含了他對自我身份的認同以及自我存在的體驗。

成年人眼中那些細碎的小事,在2歲+的小娃眼中宇宙第一大。同事最近被家裏的兩歲半小爺折磨得不行,屁大點事都能讓小爺哭得驚天地泣鬼神,吃飯的碗必須要畫着粉紅小豬的、杯子必須是藍色的、饅頭不能掰開吃,甚至家裏客人錯穿了爸爸的拖鞋都不行。

其實這些,都是小人兒在表達自己的感受。

作爲父母的我們在傾聽、接納這些“瑣事”的同時,也是在幫助孩子培養自我喜好,讓孩子意識到“我”與“他者”的不同,有助於他們建立起對自己的身份認同。

對於孩子的情緒,我們總是試圖去解決,卻忽略孩子真正要表達的內容。也許比起“要如何去做”的道理,他們更希望我們傾聽。就像很多時候,我們難過、憤怒、悲傷、壓抑,我們多希望能找個人傾訴,肯定我們內心的情緒甚至比給出我們解藥更爲扎心。孩子亦是如此。

當他哭鬧着說“我不想睡覺”的時候,告訴他“我知道你還沒玩夠,你還想讓媽媽給你講一個故事”可能比“如果你想明天有個好精神,現在就得睡覺”要能讓他更快躺下。當她在地上打着滾非要那隻布娃娃時,也許你將“不行,你已經有很多布娃娃了”換成“我也喜歡這個布娃娃,她的小裙子和小辮子多好看……”更能讓她的歇斯底里來得短一些。

很多時候,他們並不真正需要某些東西,他們只是希望擁有表達願望的權利。

對付熊崽子,需要用這一招! 第3張

3、幫助孩子接納情緒

前兩天,娃看到正在發微信的我,問道“媽媽,爲什麼你總是發笑臉呢?”“因爲我想表達我很開心呀!而且,不僅僅可以發笑臉,你看這些表情,還有哭的、憤怒的、害羞的。比如有人搶了你心愛的玩具,你可以發一個憤怒的表情……”我們利用表情包做了一次關於“情緒認知”的科普。

因爲只有認識,纔可以更好的接納。

適度的悲傷與憤怒是將我們引向光明的必然,哭泣、喊叫、顫慄,這些都是生命的“暫停休息”區,是緊張與壓力的解藥與出口。

知道了負面情緒的積極作用,你還會在孩子哭的時候急於制止嗎?

打針的孩子哇哇大哭,父母們說“不疼不疼,你最勇敢啦”;被大海嚇得不敢游泳的孩子在沙灘上哭泣,父母們說“大海有什麼好怕的?膽子太小啦”;被搶了玩具的孩子嚎啕大哭,父母們說“不要哭啦,要懂得分享呀”。

我們以爲剋制情緒,便是對它的最佳管理。殊不知否定與掩藏情緒,可能會讓孩子產生感情的老繭。看似自我保護,實則不再敏感、柔軟,直到長成一個感情被老繭包裹的成年人,無法恰如其分地感知外部世界,就如我們一般麻木而遲鈍。

要幫助孩子接納情緒,就要讓孩子知道,每一種情緒的袒露都不會有任何危險的後果。爲他們提供一個安全的體驗情感的空間,讓他們在受傷和遭遇不公後,有機會釋放內心的壓力。

對付熊崽子,需要用這一招! 第4張

4、不要給發脾氣的孩子time-out

兩三歲的孩子,頭腦中能幫助其換位思考和將情緒放在第二位的大腦前額葉和大腦皮質,都處於正在發育中。所以,當孩子們的大腦邊緣系統下指令後,這片區域便成爲了危險的“施工重地”,他們會恐懼、大笑或者哭泣,但唯獨不會理性地控制自己。

孩子們總是將此刻當作全部,他不太明白疼痛會過去,怒火會熄滅,自己還能重新找回舒適的好心情。所以,當眼前正在經歷的事情讓他覺得壓力過大時,他便會因爲覺得不可逾越而崩潰,大哭、打滾、捶牆、甚至撞頭。

他們很容易被情緒吞沒。這個時候的他們最需要父母的陪伴。我們要做的是幫助孩子找到情緒發泄的出口,並且用社會能夠接受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求。

當你對一個正在發脾氣的孩子說:去屋子裏冷靜下,反省下的時候,這樣的time-out無疑讓被內心的“怪物”所控制的孩子產生不安全感。這時候的他們更需要感覺父母是可以依靠的。

當孩子情緒激動時,我們應該如何陪伴呢?

1.用眼神而不是語言接納孩子。調整自己的心態,如有必要,把孩子抱在懷裏。

2.把孩子的感受描述出來:

“我看你很生氣!”

“嗯,你很傷心!”

“你被嚇到了!”

3.讓孩子把情緒完全發泄出來。

4.等孩子的呼吸重新恢復正常時,開始和他對話。

對付熊崽子,需要用這一招! 第5張

5、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

傾聽孩子內心的核心是:共情。

所謂共情,是要抓住孩子表達的事情中的“情緒”、“情感”與“慾望”。對孩子所述說的一切,要在情感上與之產生共鳴,要在特定的時刻進行換位思考,去體會他的感受。

比如最近一段時間,我家娃酷愛搭積木,經常獨自一人癡迷得玩上好久。當我幾乎要爲這一派祥和的氣氛感動到流淚時,娃的積木塌了。接下來一陣慘叫和痛哭終結了我的美夢。

第一次我還能心平氣和的安慰他:沒關係,我們重新再搭;第二次,我依舊平靜的引導他:失敗總會有的,沒有人能一直成功;第三次,我試圖理性的爲他分析:你看你這一層搭得有些歪,重心不穩肯定會倒……

直到,我的性子被磨光了,心裏哀嚎着“再也不要搭積木了吧!這簡直是自己找罪受啊!”娃的耐心也早已消失殆盡,借題發揮打滾哭鬧得更加慘烈起來。娃爹趕緊來救駕,他抱起娃,拍着他上下起伏的後背說“爸爸理解你,寶貝,積木塌了肯定讓人難受啊。之前它都搭得那麼高了……”娃一邊哭一邊拖着長音“嗯~嗯”地呢喃着,漸漸地哭聲小了起來。

還有一次,剛從海南旅行回來的閨蜜跟我抱怨:麻蛋,本來娃爹扛着大單反,準備給兒子拍點海邊大片的,誰知少爺根本不~下~水,甚至連海邊都不肯去,白瞎了我們租了那麼貴的充氣船。

娃的膽怯讓閨蜜沮喪。當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時,我們很容易因無法忍受而變得咄咄逼人。在各種威逼利誘之後,閨蜜家的娃依然在沙灘上嚇得肌肉緊繃,腳底下沾點水都讓他驚恐萬分。

計劃泡湯讓閨蜜火冒三丈,“去年你在青島不是玩得挺開心的嗎?怎麼現在就不行了呢?這有什麼好害怕的?男孩子怎麼那麼膽小!”

剛好《理解孩子的語言》這本書中,作者也舉了一個類似的例子,我趕快將它分享給閨蜜:

四歲半的瑪戈在海濱浴場緊緊抓住我不放,喊着“我害怕,我不要去。”

首先,我們要接納孩子。

“我知道你害怕。你已經好久沒有體會下水游泳的感覺了。”

接着,幫助孩子找到自己內在的能量。

“你還記得在馬提尼克島玩水嗎?你穿着泳衣在海里玩得多開心啊!我們遊了很遠,你還放開我自己遊呢!”

要注意說話的語氣!以一種讚賞的口吻,不讓孩子產生挫敗感。目的是讓她回憶過去,重新找回勇氣,體驗曾經的快樂,讓她產生下水的慾望。

“嗯,好。”

她在慾望和恐懼之間搖擺不定,勇氣還不足。於是我開始從她過去的經歷中尋找動力。

“你記得有一次你很害怕,後來卻戰勝了恐懼嗎?”

“是的……”

“那天你是怎麼戰勝恐懼的呢?’你還記得那時你有多麼驕傲嗎?你體會到了自己內心的自豪感了嗎?”

“是的。”

和她一起分擔恐懼的感覺,讓她感到踏實。

“你知道,我也會害怕。我非常害怕玩那種大的滑梯。你看到了,你爸爸去玩了,我就沒有去。我實在太害怕了。可是我很清楚,那沒什麼危險。就好像你帶着救生圈也不會有危險一樣。”

鼓舞、激勵她戰爭恐懼。

“有時我們會害怕,但我們還是堅持着。我們可以有害怕的感覺,然後超越它。我們倆可以互相鼓勵。如果你戰勝了你的恐懼,你就可以穿着泳衣在大泳池裏游泳了。而我呢,如果我戰勝了我的恐懼,就去大滑梯那邊玩!”

“我要離開這裏!”

接受她的提議。永遠都不要堅持己見!

她脫下泳衣,我們倆擦乾身上的水。

過了一會,她說:“你給我穿上泳衣吧,媽媽!”

當她自己決定要下水時,這個決定就像一根魔法棒,把起抑制作用的恐懼轉變成了起促進作用的恐懼。

我幫她穿上泳衣後,她非常堅定地向泳池走去。

共情式的對話方式,不妄下結論、不進行評價,要在第一時間認同孩子的情緒,這樣孩子纔會覺得自己被接納、被重視,自己有權利通過自我進行體驗和表達。

對付熊崽子,需要用這一招! 第6張

6、不要忽視我們的情緒

很多時候,在我們最不想讓人招惹的那一天,在我們最想靜一靜的那個時刻,孩子卻顯得尤其惹人煩。我們因爲孩子被激怒,卻忘記了讓我們咆哮失控的真正原因,也許只是來自於我們自身當下的困境。

忍耐總有極限,重壓之下潰堤的機率會大大增加。所以,沒必要在孩子面前壓抑情緒。

孩子需要看到父母也會產生各種情緒,甚至是一些非常強烈的情緒。他們需要看到自己的父母並沒有被這些情緒毀掉,藉此來學習如何處理、消化它們。

如果孩子只是引發你怒火的那根導火索,你可以誠實地向孩子坦白你生氣的真正原因。你可以到其他房間去發泄、冷靜一下,也可以當着孩子的面抱怨你受夠了,只要讓他們知道錯不在他們身上。別忘了事後和孩子聊一聊,“我剛纔大叫,你被嚇到了嗎?你知道我爲什麼大叫嗎?我大吼對你有什麼影響嗎?”讓孩子學習如何表達憤怒。

如果的確是孩子的原因讓你憤怒。在闡述你的需求時,儘量不要一味地指責孩子。法國心理學家伊莎貝拉·菲麗奧沙教授給出了非常具體的建議,在表達時可以採用以下例句的模式:

當你……(孩子的某個具體行爲)時,

我覺得……(我的感受,我的情緒)。

因爲我……(我的需求)。

我希望你……(此時要提出一個具體的要求,以修復兩者之間的關係)。

這樣纔可以……(爲激勵對方做出迴應而設想一個可能實現的願望)。

舉個例子,當你家娃把玩具丟得滿地都是,把你剛剛收拾好的客廳又弄得亂七八糟時,你可以這樣說:

你把玩具丟的到處都是,我有些不高興,

因爲我總是不停地爲你收拾東西,其實我更想多一點時間陪你一起玩,而不是整天忙着整理你弄亂的東西。

我希望你能理解我的感受,把你的玩具放到抽屜裏。

這樣我們纔可以一起玩得很開心。

當然,寥寥幾句話,看似簡單,實則複雜。我們需要克服那些更容易脫口而出的話語,“你爲什麼總是不聽話”、“你真讓人受不了”。我們要對一個具體的行爲進行界定,避免泛泛而談或者以偏概全,甚至橫加指責。

我們需要意識到自我,同時看到他人。這對於從小缺乏情感表達訓練的我們,顯然難上加難。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