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怎麼給孩子立規矩?家長快看看!

怎麼給孩子立規矩?家長快看看!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怎麼給孩子立規矩,這一直是家長們十分感興趣的話題,制定前氣勢如虹,執行起來卻堵心堵氣。那麼家長應該如何正確的給孩子立規矩呢?

1、什麼叫“錯誤”?

先說什麼叫錯誤,那就太五花門了。

見人都要打招呼,不然就是沒教養;

無論怎樣都不能大聲跟奶奶說話;

馬虎的毛病絕不能再有下一次;

別一不開心就哭,這是最後一次了,記住了嗎?

這些“錯誤”背後的邏輯是人不能馬虎;不能哭;一定要有禮貌等等。

乍一看,你會覺得這很正常嘛,有教養的、認真、樂觀的孩子是我們喜聞樂見的。

但細思之下,你會發現,孩子的這些優良品質不是你給他立了規矩,他就能完全做到的。你再三重申,他仍做不到,你除了感到被打臉外,也請想一想,這一定就是孩子的“錯”嗎?

那爲什麼我們第一反應要幫孩子“糾錯”呢?那就說來話長了,用心理學的話來說,與你的“私人邏輯”“人生腳本”有關,就是你早年形成的一整套生活策略,裏面包含了很多固定僵化的信息。成年後你下意識地按照那些信息來生活,即使與現實不想符合,也不輕易改變。

怎麼給孩子立規矩?家長快看看!

好了,言歸正傳。那些不是錯誤是什麼呢?

2、尊重人的三個特性

我們可以把那些讓我們煩心的問題,換個角度看,那可能是我們需要尊重的人的三個特性:

1.人的差異性

有些錯誤是個人的特點,強行要求改正就是不尊重人的差異性。比如啊谷是個冷靜型的孩子,專注力好擅長思考,在林文采博士的先天氣質劃分裏,他的一大特點就是“慢”,進入狀況慢,接受新事物慢,而且不喜歡打招呼……

有些家長焦慮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計算能力差、容易興奮、情緒反應比較大等等。孩子被要求不許重犯相同的錯誤,除了感到困惑不解,還會收穫到“我很差我很沒用”的自我貶低感。因爲,他很努力,但是很難改正。

如果家長認真觀察,會發現很多成年人都帶着這樣那樣的缺點生活得好好的,比如Zoe自己小時候對“和陌生人打招呼”也很抗拒,文科好理科爛,這些問題“立規矩”也無法解決,因爲沒有人是完美的。

2.人的發展性

有些錯誤是適齡性問題,是孩子在某個年齡段會重複出現的行爲。比如2歲的“不”階段,4歲的“屎尿屁”階段、玩食物、看到好吃的管不住嘴,不敢跟陌生人打招呼、粘人、上課愛和同學說話……這些問題到了一定年齡就會減退。如果家長對這些問題太執着,被打臉可能是家常便飯了~

3.人的情境性

就是在某些情境中人會有的自然反應。比如難受沒法說就哭,被壓制了就發怒,保護自己的東西,疲勞了要偷懶,被人冤枉了大聲申辯……要求孩子不要有人的正常反應,強行學會“更有禮貌”“更得體”,也許符合道德教育的要求,但肯定不符合心理建設和人格發展的規律。比如Zoe有位朋友的家規是“無論如何不能大聲和奶奶說話”,其實她心裏也覺得孩子有時候挺冤枉。從古至今,我們能教出很多很多好人,不一定能教出足夠多幸福的人。

瞭解了這三個特性,你立的規矩就不容易打你的臉了。那麼,上面三個特性產生的“問題”,是不是置之不理呢?我們總歸希望孩子更好。

3、立規矩的正確姿勢

林老師說,立規矩的正確姿勢就是——我看到你的“錯誤”是什麼性質的,你也有機會去完善自己,當你需要我幫助時,我也有能力幫助你。

但現實的情況是,很多家長制定了規則,卻不知道“錯誤”的性質;希望孩子改好,但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只會說教和打罵。

今天分享“既尊重人的情境性,又幫助孩子變得更好”的一些小方法。

1.首先得以身作則。

比如,當孩子犯錯誤時,你去打孩子,罵孩子,那你就是在告訴孩子在憤怒情境下可以打人罵人,可孩子學你這樣做了,你又說他不“得體”不“禮貌”。孩子能不無所適從嗎?

前面說的情境下,人憤怒時第一反應都不太好,這我們得承認。Zoe之前分享過的積極暫停(參考繪本《傑瑞的冷靜太空》)、深呼吸、照鏡子(參考《媽媽很優雅,孩子就乖》)等方法冷靜下來,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會給孩子良好的情景化處理示範,收穫一個善於管理情緒的孩子。

2.規則是人人平等的。

很多家長的概念裏,規矩是針對孩子的。而Zoe認爲,規矩是要像法律一樣,在家人人平等,孩子要尊重長輩,這是中國人基本禮儀,但孩子不要面子的嗎?學過正面管教的家長,會了解“互相尊重”是教育的五大評判標準之一。所以給孩子立規矩時,想想自己和家人都能做到嗎?

可是問題來了,爸爸媽媽可能還會反省自己不夠尊重孩子,要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溝通,像尊重一個大人那樣尊重孩子,可能沒那麼容易。怎麼辦呢?

3.花時間訓練孩子。

比如教孩子用“我”句型。當長輩教訓或者打罵孩子時,教會孩子用不帶評判的語言,得體地表達自己的感受,爭取長輩的尊重和重視。

我的心情+不帶評判的事實+我希望……

比如約定看電視時間到了,長輩直接關掉電視機並嘮叨他不自覺,孩子則每次都嚷嚷“你太討厭了,不說一下就關掉”。

你是不是要教訓孩子不尊重長輩?也可以教孩子這麼說,“我不開心,因爲你沒提前提醒我一下就關掉電視還說我,我希望能約定一個提醒方式。”

比如訓練專注度和數學思維。對於專注力差的孩子,可以用走迷宮、串珠子、玩拼圖的方式增強專注力;對於數學思維的培養,其實是在學齡前,從根本上,以上方法遠遠不夠,需要深入挖掘和化解我們內心固化思維,尊重“人的差異性”,多瞭解和接納孩子的“發展性”,最終明白——我不要你做完美的孩子,只希望你看到自己,有勇氣去面對自己,做剛剛好的自己。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